簡介
魏瑪,這座只有6萬人的城市,是來自全世界各地追求文學與藝術者的朝聖地。1547年,在它成為薩克森——魏瑪公國首府時,只有幾千人。今天這座古城,依舊保持著它昔日的傳統與古典神韻,逡巡在小巷中,常會看到一些別致的塑像,原來是各個餐館別出心裁的招幌。 1775年,魏瑪突然間一躍成為歐洲人文薈萃的中心,文壇巨匠歌德受聘任樞密顧問,席勒任耶拿大學教授,哲學和文藝界名人紛紛來到這裡。歌德、席勒的親密合作,創造了輝煌的德國古典文學時期。他們長期生活在這裡,並長眠在這裡,留下許多供後人憑弔、瞻仰的遺蹟。古典魏瑪因此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魏瑪為歌德提供了舞台,讓他有機會證明是一個無所不能的天才。他在魏瑪度過了生命中50年的光陰。歌德故居中共有17個房間,這是記錄他私人生活的真正寶藏。歌德親手收藏大量的藝術品,每個會客室都是以他的客人命名的。他的興趣極為廣泛,故居中至今還保存著他收集18000多塊礦頭。他在美學、醫學、文學、科學等方面也同樣有著很深的造詣。
席勒故居與歌德相去不遠,作為歌德的密友,席勒當時在耶拿大學的演講常常爆場。席勒是個充滿激情的浪漫主義文學家,他與歌德之間豐碩的詩文往來,共有15年之久。
一代文學名匠在這裡完成了他們最後的寫作。留在魏瑪的還有他們的墓地,深夏別墅,和他們遊憩過的美麗的公園。而留在人們心目中的是他們永遠不朽的文字和恢弘的巨作。古城魏瑪也因此成為德國和歐洲精神生活中古典主義輝煌的永久所在。
歷史
魏瑪有著22所歷史建築和文學紀念館、德國國家劇院、魏瑪古典主義基金會和每年舉辦的文化節,是“德國象徵之地”,這些象徵包括了約翰·沃爾夫岡·歌德的工作場所、包浩斯大學、魏瑪“弗蘭茨·李斯特”音樂學院和布痕瓦爾德集中營紀念館。就像雅典曾是歐洲文化的心臟一樣,魏瑪也有過作為德國文化中心的輝煌時代。兩位文壇巨擘歌德和席勒曾在這裡創作出不朽的文學作品,李斯特等世界聞名的藝術家也曾在這裡生活。魏瑪代表著古典文化的傳統,被人們讚譽為德國的雅典。魏瑪位於圖林根州府以東20公里,人口6萬,是座風景優美、古色古香的城市。它依偎在埃特斯山的懷抱中,清澈的伊爾姆河水從身邊靜靜的流過,掩映在樹木花叢中的中世紀建築物,以及富有田園詩風味的公園,還有矗立在公園和街頭的雕像,都給魏瑪增添了無窮的魅力。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曾說過,魏瑪不是一座有公園的城市,而一座有城市的公園。
當然,魏瑪的魅力更在於它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傳統。公元975年,皇帝奧托二世魏瑪在這裡大會諸侯,使這座千年古城首次載入史冊。從1547年起,魏瑪成為薩克森-魏瑪公國(後為大公國)的京城。城裡的故宮和郊區的貝爾維德雷宮及梯夫特宮就是當年留下的宮邸。這個諸侯國小國寡民,無力爭雄,於是歷代邦君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化藝術方面。公爵卡爾•奧古斯特(1758-1828)特意邀請在文壇初露才華的歌德來擔任大臣。1775年年僅26歲的歌德來到魏瑪,在這裡一直生活到1832年逝世。他的非凡才華,為魏瑪開創了第一個文化上的黃金時代。歌德不少千古傳世的作品都是在這裡創作的,他的巨著《浮士德》也完成於魏瑪。更有愛克曼與歌德在魏瑪長達10年的友誼和完成在魏瑪的《歌德談話錄》。詩人和劇作家席勒也兩度在魏瑪生活,並在這裡寫了劇本《威廉•退爾》。此劇歌頌了瑞士傳奇式的自由英雄,鼓舞了人民反抗專制的鬥爭意志。然而受到奧古斯特公爵資助的不僅有歌德和席勒。小說家兼莎士比亞蓍作翻譯家維蘭德(1733-1813)從1772年起到去世一直生活在魏瑪。從1776年起德國啟蒙運動最有名的理論家赫爾德(1744-1803)也住在這裡。他的思想強烈地影響了德國的狂飆突進文學運動。那時的魏瑪群星燦爛,堪稱德國的精神首都。1708年到1717年,音樂家巴赫在這裡創作了他的一些著名作品。馬丁•路德的朋友和肖像畫家克拉納赫(1472-1553)在魏瑪度過了一生中最後的時光。他的舊居至今仍在。市教堂內的祭壇畫就是他的作品。還有著名德國哲學家尼采,1900年死於魏瑪……這些也都是魏瑪文化史上的大事。
文化
19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初是魏瑪的第二個文化黃金時代。1848年,有“音樂之王”稱譽的魏瑪鋼琴大師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人)來到魏瑪擔任宮廷樂長,在這裡創作了《但丁交響曲》和《浮士德交響曲》等傑出的音樂作品。同時,李斯特還指揮了同時代作曲家華格納、舒曼、柏遼茲和他自己作品的演出,使魏瑪無可爭議地成為當時歐洲的音樂中心。李斯特創辦的魏瑪音樂學院至今享有盛名。他的故居在伊爾姆河公園旁邊,是一座花園別墅。客廳與琴室合為一體,擺著他當年用過的鋼琴。1860年魏瑪創辦了一所美術學院,德國最重要的印象派畫家利貝曼(1863-1935)曾就學於此。1919年,建築藝術家格羅皮烏斯把這所學院和實用美術學校合併為公立包浩斯學校。這是一所融藝術、手藝和技術於一體的新型建築學校,開創了現代建築主義學派。1925年,包浩斯學校遷往德紹。1933年以後,許多曾任教的藝術家流亡國外,將他們的思想傳播到海外,為各國建築界所推崇。戰後,魏瑪又重建了建築學院,而後這座幾經興衰易名的學校最終在兩德統一後的1995到96年間重新復名為包浩斯,成為著名的公立綜合設計類大學性質的學術機構。魏瑪不僅曾是德國文化藝術的心臟,而且還曾在政治史上留下烙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意志皇冠落地,王侯們也紛紛退位。1919年德國國民議會在魏瑪制訂了第一部共和憲法,民族劇院就是通過該憲法的會場。人們把這個憲法稱為魏瑪憲法,依憲成立的共和國為魏瑪共和國。14年後,希特勒上台,扼殺了魏瑪共和國。希特勒時期是魏瑪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在這個文化古城西北8公里的布赫瓦爾德設立了臭名昭著的集中營,五六萬人在那裡喪生。這個集中營遺址已闢為控訴法西斯罪行的紀念館。
景點
德國皇家劇院德國國家劇院在劇院廣場,門口是歌德和席勒的紀念像。這座建築早在1779年就作為魏瑪宮廷劇院建造。1907年由於建築安全期原因被拆除,1908年新建了一個新古典主義建築。歌德曾經是宮廷劇院經理。好幾個重要的政治會議也在這裡召開,如1919年的魏瑪共和國的建立。今天這棟建築里包含有圖林根劇院和魏瑪國家管弦樂團。
女公爵安娜·阿瑪麗亞圖書館這座1570年原來的寢宮“綠宮”,位於民主廣場的東側,在1691年被女公爵安娜·阿瑪麗亞改建為圖書館。歌德看管這裡的圖書一直到1819年。書籍在文藝復興大廳展出,這座洛可可式大廳可以被參觀。直到1991年,圖書館才根據它的創建人來命名。2004年9月2日這座歷史性建築及其洛可可式大廳和無數的藏書及油畫被毀於一場大火。預計在2007年10月,這座建築將會在女公爵安娜·阿瑪麗亞200周年忌辰之時重新對外開放。
伊爾姆河畔的公園和歌德花園房美麗的公園坐落在小河伊爾姆旁,有眾多的小房子。從魏瑪市中心幾分鐘就能到這座48公頃大的公園。公園沿伊爾姆河長約千米,直到貝爾迪亞宮和提爾福特宮。歌德用十幾年的時間使公園成為田園風光的花園。這裡有他在1776到1782年居住的花園房。除了花園房對面的羅馬式房子,公爵卡爾·奧古斯特在1776年為歌德買了一幢花園房。歌德在來到魏瑪幾個月後就搬了進去。儘管歌德在1782年搬到了弗勞恩普朗的房子,但他還是很喜歡回來看看這座花園房。今天,房子及其內部設施可供遊人參觀。在伊爾姆河西岸有一座樹林小木屋,公爵卡爾·奧古斯特於遊覽公園時在此歇息。許多的林蔭道、紀念碑、雕像和橋構成了伊爾姆河畔花園田園般的風景。
盧卡斯·克拉納赫故居畫家老盧卡斯·克拉納赫在市場廣場上,建於文藝復興早期(1549年)。盧卡斯·克拉納赫在這裡有他所謂的“畫屋”,並在那裡完成了城市教堂的三翼聖壇畫像。克拉納赫在這裡度過了他生命中的最後幾年。這座雙山牆的建築有眾多的柱子、貝殼狀的隔間和圓拱形的裝飾。今天在這裡有一個小藝術劇院。
歌德故居這座市民住房是1709年用巴洛克風格建造的。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在這裡幾歌德故居乎住了半個世紀:從1782到1789 年作為房客,1792到1832年作為業主逝世。他把房間和房子按照他的意願裝修。1792年,主樓體間被改建三年。1856年,前排房屋作為紀念館開放。今天這裡有歌德國家博物館,展示了房屋在歌德生活晚期的樣子和1759到1832年歌德生活時期的魏瑪古典主義物件以及與同時期重要人物相比較的作品。
歷史悠久的墓園在歷史悠久的墓園中,林蔭道末端是領主之墓——一座圓頂小教堂,在裡面安放著歌德和席勒的棺木和大公爵卡爾·奧古斯特的石棺。在俄羅斯小教堂內安葬著女大公爵瑪麗亞·帕芙洛芙娜。夏洛特·馮·施坦、歌德的家人以及歌德的秘書艾克曼也安葬在這座墓園裡。
包浩斯大學包浩斯大學在“Geschwister-Scholl-Straße”街上。它在1904年根據建築師亨利·范德維爾德的設計建造,是1900年左右最著名的藝術學校建築之一。1919年,著名的藝術、設計和建築學校——包浩斯在這裡建立。
歌德和席勒紀念像歌德和席勒紀念像是魏瑪的城市標誌,由恩斯特·里徹爾在1857年完成,在劇院歌德和席勒紀念像廣場上德國國家劇院前。紀念像的複製品在克利夫蘭、密爾沃基、舊金山和上海矗立。題詞寫道:“詩人夥伴歌德和席勒——祖國”。
魏瑪-博物館
包浩斯博物館在包浩斯博物館裡展出了這所著名設計學校師生大約500幅的作品。此外還展出了亨利·范包浩斯博物館德維爾德手工藝學校的物件和包浩斯首任校長瓦爾特·格羅皮烏斯、約翰內斯·伊滕、廖內爾·范寧格和馬克爾·布洛伊爾的作品。魏瑪古典主義基金會擁有這個世界最大之一的包浩斯收藏館。
銀杏博物館在市場廣場上的銀杏博物館裡可以體驗到“銀杏的魅力”。這座房子帶您感受所謂“活化石”的銀杏,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樹之一。人們在這裡可以了解銀杏的一切,在博物館商店內還可以找到關於銀杏的茶、化妝品、首飾和書。
歌德博物館位於弗勞恩普朗一幢房屋內的歌德國家博物館展現的是魏瑪古典主義特別是古典作家歌德、席勒、赫爾德和維蘭這一時期的歷史。博物館會帶領參觀者通過州史、科學史、藝術史和出版方式來走近魏瑪古典主義這段歷史。
新魏瑪博物館新文藝復興式的當代藝術博物館位於大公爵博物館內。藝術家丹尼爾·布倫和索爾·勒·維特共同設計了這個建築。在此有現代藝術的不定期展覽。
席勒故居的席勒博物館弗里德里希·席勒在這幢過去空地上的巴洛克房子(1777)里度過了生命中的最後三年。從1802年到他逝世的1805年,席勒和他的妻子夏洛特及四個孩子一起住在這裡。今天,這裡根據當時的部分原貌而重新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