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式剖宮產術

古典式剖宮產術,又稱體位剖宮產術,操作簡易迅速,可在緊急情況下迅速娩出胎兒,爭取搶救機會。缺點是切口部肌肉組織厚,縫合常不理想,出血多,再孕時子宮破裂率高,術後粘連發生率高。

簡介

古典式剖宮產術(classic Cesarean section)
古典式剖宮產術又稱體位剖宮產術,由於其併發症多,目前已少用或不用。

特點

操作簡易迅速,可在緊急情況下迅速娩出胎兒,爭取搶救機會。缺點是切口部肌肉組織厚,縫合常不理想,出血多,再孕時子宮破裂率高,術後粘連發生率高。

適應症

1.子宮下段嚴重粘連。
2.子宮下段血管曲張。
3.子宮下段形成不良。
4.胎頭深嵌。
5.骨盆畸形或懸垂腹使子宮極度前傾無法暴露子宮下段。
6.中央性前置胎盤或位於前壁的部分性前置胎盤

手術步驟

1.切開腹壁和探查腹腔 同子宮下剖宮產術。
2.切開子宮 取兩側圓韌帶之間的子宮壁正中縱切口4~5cm至胎膜前(),用子宮剪刀將上下端延長至10~12cm(),然後刺破胎膜,及時吸淨溢出的羊水。
3.娩出胎兒 原則上以臀位助產方式完成。術者以右手擴大胎膜破口後伸入宮腔內握住胎足,以臀牽引方式娩出胎兒()。
4.娩出胎盤、胎膜 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
5.縫合子宮切口 子宮前壁的縫合按肌層厚薄而定。目前大都採用兩層縫合法。
⑴間斷+連續縫合法:用大圓針及1-0絡制腸線間斷“8”字縫合肌層,不穿透子宮內膜及漿膜(),第二層連續褥式縫合漿肌層()。
⑵連續+間斷+連續縫合法:第一層連續縫合肌層內2/3,不穿透子宮內膜及漿膜()。第二層間斷縫合漿肌層,由漿膜面距切緣0.5cm進針,深達肌層2/3,至對側相應處出針,包括第一層縫合的肌肉,縫在第一層的兩針之間,或者採用“8”字型間斷縫合,以防止兩層縫線之間出現空隙及形成血腫()。第三層連續水平褥式縫合漿膜層,此時進針宜稍深以使漿膜完全覆蓋子宮切口。
6.清理腹腔 吸淨溢入腹腔的羊水、胎便及血液,用生理鹽水沖洗淨腹腔,然後撤除堵塞紗墊,扶正子宮,探查雙側附屬檔案有無異常,用大網膜遮蓋住子宮切口減少粘連,點清紗布敷料及器械。
7.縫合腹壁 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

注意事項

1.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1~項。
2.宮體部肌層較厚,切開時應避免偏斜,使兩側組織等厚,以利縫合。
3.擴大體位切口時應避免鈍性分離,要嚴格在手指指引下使用子宮剪開,以防止宮內側剪葉損傷胎膜及胎體。子宮壁切口宜先向下延長,注意勿傷及膀胱,然後再向上方剪開,避免血液向下流影響術野。
4.子宮體位下段縱切口縫合原則 是先縫合宮底部,後縫合下段部分,由厚向薄,尤其是上下段交界處的縫合要求對合整齊;不可穿透子宮內膜層,以防內膜種植;三層縫線兩針間應錯開,不可縫合過密或過松影響癒合;漿膜包埋完整,表面光滑,防止腸粘連。

術後處理

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