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一個民族,追尋他的文化來源,由文字記載以前至於邃古之初,時代愈悠遠,故事愈神秘,神秘至於不可再追尋的階段,便斷之以洪水。正如《創世記》所說,洪水滌盡人類的一切罪惡,也毀滅了遠古的一切文明。第四冰河時代之末,距今不過五萬多年,這次泛濫的洪水,誠然可由人類的祖先口說流傳,至於有史以後,予以文字的追記。巴比倫高僧Berosos遺書和印度的《摩奴法典》所傳述的洪水故事,都是這么留傳下來的。《尚書·堯典》所謂“湯湯洪水方割,浩浩懷山襄陵”,我認為,也該是第四冰河期所遺傳下來的一種極深刻的印象。“孔子刪《書》,斷自唐、虞”,正是古代史家尋不出我們民族文化來源和端倪,也不得不斷取洪水以為國史起點。《堯典》的成書時代雖在晚周或秦、漢之際,其所述故事,卻不盡出於儒家的“托古改制”。四中星的名辭,若鳥,若火,若昴,概見於卜辭;出日、納日、上帝、六宗、山川、群神的祭典,在卜辭里也不乏若干新證。《堯典》、《皋陶謨》的價值,決不在梅賾偽造的《古文尚書》之下;儘管書是偽造,裡面確為國家保存若干古來傳說的故聞佚事,供吾人追尋吾民族文化的淵源。卜辭的辭例,雖不如典、謨的堂皇,誥、誓的完美;但遣辭紀事,也進步到文字工具可以自由運用的程度。若參驗以商代的金石刻辭,其時文獻,直接流傳到現代者,不下百萬言,比較孔子所見,不知豐富到若干倍。可是,始終不曾發現煌煌誥命如《酒誥》、《盂鼎》那么言之成理的文章。因此,《盤庚》三篇以及《高宗肜日》等篇,可否認為“商書”而不疑,尚待地下的新證明。以卜辭、金文和殷虛出土的實物為中心,商史之業,現已達到必需重建的新階段了。然而,這都是盤庚遷殷以後的一堆斷爛朝報,遷殷以前的文獻至今還不曾獲得地下有刻辭的直接證明。夏後氏以前的史跡,更是傳聞異辭,文獻不足征。
圖書目錄
自序
由三代都邑論其民族文化
(一)引言
(二)夏後氏都邑十遷
(三)殷商都邑十六遷
(四)周都十餘遷
(五)論三代異族
(六)論三代文化異征
(七)夏後氏文化
(八)殷商文化
(九)周代文化
(一0)論周祖后稷興於夏衰
新殷本紀
卜辭所見先帝高祖六宗考
(一)先帝
(二)高祖
(三)六宗
(四)結論
宗法考源
開國前周人文化與西域關係
(一)七日周制
(二)以事紀年
(三)火葬
由陳侯因餈銘黃帝論五帝
禹平水土本事考
(一)論書始《堯典》即以洪水神話為國史起點
(二)論禹平水土故事傳自殷商
(三)論禹字從蟲九即《楚辭》所謂雄虺九首
(四)論能平九土之句龍即禹之化名
(五)論禹盡力乎溝洫演自“禱雨不如決瀆”神話
(六)論禱雨之祭周名舞雩,雩用人犧
(七)論“舞雩”即“霧”之語誤,禹之為禹,得名於熏
(八)論禹平水土主名山川演自禱雨山川神話
(九)論禹合諸侯於塗山演自禱雨神話,其“娶於塗山”演自止雨神話
(一0)論渝州塗山本杜宇遺蹟
(一一)論禹勞天下而死為社
(一二)論禹為姒姓,姒象蛇身自環形
(一三)論御龍氏為祀龍之官,夏後御龍即其民族圖騰神話
(一四)論颶叔安即辮安,辮安即九黎九隆之圖騰
(一五)論越王無餘亦舞雩之音轉
(一六)論鮮虞、公繇皆東胡部族,匈奴以公繇為圖騰,故傳為夏裔
(一七)論夏後氏宗禹與蘇美爾人所祀恩利爾神格相同
由鯀堙洪水論舜放四凶+
(一)論共工壅防百川為鯀堙洪水故事所分化
(二)論共工、帝鴻、帝江、渾敦、騅兜,皆為鯀之緩言
(三)論帝江之最初神格為江神,
(四)論帝鴻即陽鳥,隨日南北,故或以象徵旱神
(五)論夸父飲河即虹飲水之喻言,虹亦共工本名
(六)論虹象兩頭蛇,鯀篆作蚰,即其別體,鯀堙洪水亦演自虹飲神話
(七)論殛鯀於羽山,即放驩兜於崇山,故鯀又稱崇伯
(八)論流共工於幽州演自逐旱魃回朔漠神話
(九)論共工怒觸不周山為不周風吹折沙邱之喻言
(一0)論窮奇、窮髮即有窮鬼,窮得名於鴃,故世傳后羿作弓
(一一)論羿即蜺之音轉,“羿焉彈日”演自朝嚌其雨神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