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泉鄉

口泉鄉

口泉鄉,鄉鎮名,行政隸屬於山西省大同市雲岡區,是一個以煤產業為主的工農業結合經濟型鄉鎮,是大同發展較早的地區,1990年就榮獲山西省第一批小康鄉鎮稱號。2008,口泉鄉作為大同市第三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試點的鄉鎮。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圖1 口泉鄉政府大樓 圖1 口泉鄉政府大樓

山西省大同市雲岡區轄鄉。區府駐地。1958年建口泉公社,1984年改鄉。位於區境中部,面積102平方公里,人口1.2萬。同蒲、京包線路過境。轄口泉、回去村、永定莊、同家梁、四老溝、店上村、白洞、銀塘溝、煤峪口、里南溝、鄭家嶺、忻州窯、曹家窯、大北溝、石岩莊、韓家窯16個村委會。農業主產玉米、葫麻、馬鈴薯。

口泉鄉地處七峰山下,口泉河畔,系南郊區政府所在地。東距市區約20公里,南與朔州市懷仁縣毗鄰,西連鴉兒崖鄉,北接高山鎮。2002年鄉鎮合併,原西萬莊鄉、趙家小村合併到口泉鄉,現全鄉區域面積213平方公里,轄35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口泉。2008年,全鄉總人口15423戶、44874人、勞力20546個,全鄉有基層黨組織52個,黨員1440名,其中農村黨組織35個,黨員1291名。

自然狀況

圖2 口泉鄉自然風光 圖2 口泉鄉自然風光

該鄉地形地貌複雜多樣,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為山地、黃土丘陵地,東南部為平川區,口泉河、甘河自西向東橫貫全鄉,截止2008年,有耕地91863畝,其中水澆地53561畝。適合種植的農作物有玉米、土豆、谷黍、豆類等,經濟作物主要有葡萄、杏、李、胡麻等。

交通狀況

轄區內交通便利,鐵路有北同蒲、口泉線,韓楊鐵路。境內公路縱橫交織,大運公路、環城高速,鴉西公路,運煤專線、泉榆路、泉毛路、塔里路、泉落路等公路貫穿境內。1993年,全鄉各村基本實現村村通油路(公路)。特別是2001年到2008的,全鄉累計投資4680萬,共新修鄉村公路、村主要街道、巷道共118條78公里,交通狀況大為改善,有力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資源優勢

境內西部,北部礦藏資源豐富,尤以煤為最,同煤集團七大煤礦分布在轄區內,截止2008年,有鄉村煤礦四座,還有豐富的石灰岩、高嶺岩等礦藏。

經濟狀況

圖3 口泉鄉煤礦產業 圖3 口泉鄉煤礦產業

口泉鄉在雲岡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按照“發揮優勢、搶抓機遇、因地制宜、大展宏圖”的總體要求,緊緊抓住同煤擴張和塔山園區建設的有利機遇,充分發揮區位、資源、交通、地理優勢,全面實施“做大園區、做精煤炭、做活商旅、做好民生”的發展戰略,以實施經濟型為重點,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核心,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加快轉變增長方式。2002年至2008年,累計引資約100億元,新上各類項目24個。其中上億元的項目有6個,全鄉現已初步形成集煤電一體化、化工、建材、乳業、林果業、高嶺土開發等多板塊、多類型、多產業的經濟格局,實現了全鄉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財政稅收連續三年實現翻番,分別從2006年16669萬元,2007年的44060萬元,一舉達到2008年的82967萬元,是南郊區經濟較發達的鄉鎮之一。

第一產業

歷史上轄區傳統農業以種糧為主,產業結構較單一,由於受地理條件及氣候因素影響,農作物一年一作,廣種薄收,效益較低。1978年以後,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和農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農民種田的積極性極大提高,產量和品種有明顯的改善。進入新世紀,特別是2002年到2008年間,通過幾次大規模的農業綜合開發和中低產田改造,期間,新打和更新配套機井224眼,改造中低產田近2萬畝,使全鄉水澆地達到53561畝,占全鄉總耕地的58%,初步形成以牆框堡、堡子店、五法、辛寨等村為主的萬畝玉米基地;以泉落路兩側趙家小村、回去村、高莊、落里灣、甘河等村為主的萬畝蔬菜及設施農業生產基地;以口泉、五法、窯子坡、回去村、楊家窯等村為主的林果業生產基地;以銀塘溝、鄭家嶺、同家梁等為主的萬畝小雜糧生產基地。同時,緊緊抓住環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園建設的有利時機,大力發展以奶牛養殖為主的畜牧業。2008年,全鄉共生產糧食14903噸,蔬菜43187噸,水果2903噸,奶牛存欄6280頭,生產鮮奶43187噸,農民人均純收入5764元。

第二產業

1978年至2000年,該鄉工業以煤炭生產為主,2000年以後,該鄉全面實施“工業強鄉”戰略,全力實施招商引資戰略,狠抓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分別投資建設了世紀星化工,鈺源煤站、夏進乳業、泉福鋼廠、金宇高嶺土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企業,使全鄉工業結構明顯最佳化,2008年,全鄉工業總產值83622萬元,占到農村社會總產值235760萬元的35%。

第三產業

改革開放後,該鄉發展速度最快的是第三產業,截至2008年,全鄉共有大型農貿市場5處,大型超市1處,農村超市27處,各類個體工商戶2065家,從業人員近0.8萬人,完成稅收12687萬元,占全鄉稅收的76%。第三產業及民營經濟已成為該鄉最具活力的經濟成長因素。

文教科衛

該鄉歷來重視文教工作,全鄉各村都有國小校,但大都是平房。2000年以後,鄉黨委、鄉政府切實加大教育投資力度,累計投資4000萬元,新建了五法、高莊、郊城、甘河、米莊等村9所國小校,平房、舊教室被現代化的新學校所替代,現全鄉有中國小校28所,其中國小25所,中學3所。截止2008年,有鄉衛生院一處,村級衛生所34處,農民文體活動場所27處,全鄉社會穩定、治安狀況良好,呈現出平安、富裕、和諧的景象。

旅遊資源

據統計全鄉有各類廟觀、古戲台16處,其中市級保護單位有白洞的玉龍洞、落里灣的果正寺、口泉的觀音殿三處,特別是玉龍洞和塔山禪房寺極具旅遊開發價值。

搬遷試點

在2004-2010年間,中國啟動實施了國有重點煤礦採煤沉陷區治理。2014年,山西省對採煤沉陷受損較為嚴重的太原古交市嘉樂泉鄉、大同雲岡區口泉鄉等8個鄉鎮啟動試點工作,在這74個村進行試點搬遷治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