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衛星雷射武器

反衛星雷射武器是一種遠程戰略雷射武器,可裝備於地面部隊,也可裝備於戰鬥機、戰鬥衛星上,利用雷射瞬間能量,摧毀太空中的軍用衛星。

反衛星雷射武器發射的雷射束,輻射強度高,能在空間、時間上,將能量高度集中,具有殺傷破壞作用。它的主要殺傷作用是熱效應,即利用高溫燒毀或重創太空中的軍用衛星。雷射束也有一定的衝擊效應,使衛星上的零部件損壞或者偏離軌道。
反衛星雷射武器發射的雷射束以光的速度行進,光彈要比炮彈、飛彈的速度快得多,可以瞬間擊中目標,不需要提前量,瞄到那裡,打向那裡。還由於反衛星雷射武器發射的光彈質量為零,射擊時沒有反作用力,不會發生后座,可以安裝在飛機、軍艦或地面,進行精確地瞄準、射擊。
1997年10月17日,美國用地面化學雷射發射裝置向美國要報廢的軍用氣象衛星發射雷射束,照射時間10秒,命中了目標。10月20日,美國國防部宣布用雷射射擊衛星獲得成功,這表明反衛星雷射武器成為軍用衛星新殺手。美國還研製一種機載雷射系統,它由一架改裝的波音-747攜帶強力雷射和雷射瞄準儀組成,它能在10至20秒之內摧毀來襲飛彈,也能摧毀低軌道衛星。
上世紀80年代末,日本啟動了一項能運用到彈道飛彈防禦系統上的先進技術項目,其中就有反衛星雷射武器。日本在雷射武器項目上的投入比任何一個國家都大,超過4000名科學家工程師和6家科研機構與試驗場都投入這一項目的研發。根據目前的進程,日本的地基雷射防禦系統將在2010年後部署。如果技術被證明可行的話,那么日本還打算部署天基雷射防禦武器。這些系統都可以用於打對方的衛星。
(施鶴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