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手不離方寸
在明清文學中,經常會看到一個說法:某某人“叉手不離方寸”。“叉手不離方寸”是古代的一種禮儀,即雙手五指併攏貼在胸前。例如:
1、武松跳將起來,把左腳踏住婦人,提著雙拳,看那人時,……看著武松, 叉手不離方寸,說道:“願聞好漢大名。”(《水滸傳》第二十七回)
2、那施恩 叉手不離方寸,才說出這件事來。(《水滸傳》第二十八回)
3、那後生放下搭膊,向前深深作揖:“小娘子獨行無伴,卻是往那裡去的?”小娘子還了萬福,道:“是奴家要往爹娘家去,因走不上,權歇在此。”因問:“哥哥是何處來?今要往何方去?”那後生 叉手不離方寸:“小人是村里人,因往城中賣了絲帳,討得些錢,要往褚家堂那邊去的。”(《醒世恆言》第三十三卷)
4、那阿寄 叉手不離方寸,不慌不忙的說道:“一來感謝天地保佑,二來托賴三娘洪福……”(《醒世恆言》第三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