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高速

原神高速

原神高速是山西省高速公路網規劃中“三縱十一橫十一環”第三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靈河高速公路原平至神池段。項目起點位於原平市麻地溝東,與繁峙至大營高速公路終點大運樞紐相接後,途徑原平、寧武、神池三縣市,終點在神池縣東湖鄉接神池至河曲高速公路,路線全長64.67公里,概算總投資75.27億元。該項目的實施將山西省高速公路網中東縱、中縱、西縱連線起來,對實現中央加快中西部地區政治經濟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幹線公路網,緩解山西省中北部地區橫向的交通壓力,促進山西省以及周邊地區的經濟建設,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沿線旅遊事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該項目於2013年5月開工建設,已於2017年2月28日通車運營。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原神高速 原神高速
原神高速公路計畫造價高昂,部分路段甚至每公里造價上億元,之所以造價如此之高,是因為工程難度大。
“我們路基3標雖然只有2.93公里長,造價卻高達3.2億元。”6月5日上午,在原平至神池高速公路路基3標,正在現場指揮作業的項目總工張純剛對記者說。

原神高速路基3標工程量包括2座橋、1條隧道、2段路基,項目雖然總長度不長,但橋隧相連,任務量大。記者看到,項目所在地兩山夾一溝,東面尖咀梁山已被“劈”掉40米的山頭,西面石匣口山的段家堡隧道掘進已深入洞口,兩對正在建設的高橋墩直入62米深的溝底,原緊貼石匣口山硝壁底部的省道206已改線至兩座橋墩之間,橋墩上工人緊張施工,省道上車輛川流不息。

“我們項目挖方量大,僅尖咀梁山挖方已達15萬方,而且墩高坡陡,路橋隧相連施工交叉影響大,交通干擾多,用水困難,同時氣侯惡劣,工程難度非常大。”張純剛說。陽方口、神池、原平地界的風沙很有名,“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3個月下來,工人們的臉與手都被風沙吹得乾裂起皮了。6月5、6日在原神高速公路採訪,感觸最深的就是這裡的施工難度之大。

原神高速公路是國家高速公路網靈河高速公路的中間一段,也是我省高速公路網規劃中的第3橫中的一段。起點設於原平市麻地溝東,與繁峙至大營高速公路終點大運樞紐相接後,經原平、寧武、神池3縣7個鄉鎮43個自然村,終點在神池縣東湖鄉接神池至河曲高速公路並與規劃中的西縱高速公路相交,路線全長64.67公里。全線概算投資高達75.27億元,均公里造價超億元,是目前在建項目中造價最高的一條高速公路。

“這條路之所以造價高,是因為沿線地形複雜,所在地區山高坡陡,橋隧多而集中,比例高達46%,大於40米的高墩就有210餘根,大中小橋總計39座,其中特大橋2座,隧道8座,特長隧道1座。”原神高速公路建管處處長張補才說。

滑坡、崩塌、岩溶、黃土陷穴、煤礦採空區、特殊性岩土等不良地質在全路段都有體現,再加上幾個大的控制性工程技術難度大、施工周期長,種種困難時刻考驗著建設者。
“為了保證工程安全可靠有序推進,針對隧道內的特殊地質條件,我們採取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勤測量的戰術。”在控制性工程野馬梁隧道,路基二標項目經理白國峰向記者作了介紹。在隧道口監控室內採訪,隧道內弱爆破的炮聲仍把記者嚇了一跳。

野馬梁隧道全長5512米,位於原平市雷家峪口石牆村一帶,處於雲中山北側山系野馬梁基岩山區內,隧道洞頂地形起伏較大,整個隧道地表海拔高程介於1231-1620米之間,隧道最大埋深336.9米。隧道長度比不上太古高速西山隧道,不良地質卻勝過一籌,堪稱一個小型地質博物館。洞內4級、5級圍岩占到93%以上,隧址區域存在煤層、採空區、亂掘帶,洞身掘煤施工有10處之多,隧道內不良地質有解釋溶洞、斷層破碎帶、岩溶段等,最大斷層破碎帶影響寬度80米,而且隧道埋深均較淺,最淺處埋深僅3.4米,施工時必須進行地表注漿加固,施工技術難度非常大。

為將這條晉西北人民期盼的高速公路修好,項目處確立了高標準建設、精細化管理、全方位推進的實施方案,要求全線乾一處、成一處、放心一處,扭住安全、質量、廉政三個重要環節,採取各種措施,穩步推進。
據了解,原神高速今年4月1日開工,沿線工程已全面鋪開,目前正處大幹局面,一線施工人員達4500人,大型機械設備進場1200餘套,截至6月5日已完成投資12.3億元。該高速計畫於2015年10月建成通車,通車後將貫通西煤東送通道,給中西部地區打通了一條西通陝甘寧,東達京津塘的大動脈,使我省高速公路網中東縱、中縱、西縱連線起來,為晉西北老區人民脫貧致富,拉動繁峙、代縣、原平、寧武、神池5縣經濟發展,緩解我省中北部地區橫向交通壓力,特別是緩解省道206、省道305的交通壓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工程動態

2013年

2013年5月5日記者從省交通廳了解到,山西今年的重點高速公路工程原平至神池高速公路,目前已經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第一片架橋用T型箱梁前日製成,標誌著橋樑箱梁預製全面開始。原神高速全長64.67公里,建成後將連線大運高速和忻州中西部縣鄉。

2014年

2014年5月20日,時任山西省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袁純清赴正在建設中的靈(丘)河(曲)高速原(平)神(池)段進行調研。山西省委常委、秘書長聶春玉一同參加調研。山西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正印,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郜玉蘭陪同調研。

2014年6月10日,由中鐵十一局集團承建的原神高速公路LJ10標契約段神池特大橋左幅順利架通,標誌著該控制性工程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靈河高速公路(原神段)神池特大橋墩高坡陡,墩柱最高達61.2米,橋隧相連,上跨省道馬五線及神朔鐵路,施工交叉影響大、交通干擾多,同時氣侯惡劣,工程難度非常大。項目部克服種種困難,經多次研討決定採用安全係數及施工效率較高的內滑外爬新施工工藝,並專門成立了高墩施工QC領導小組,搶晴天、戰雨天,從原來單套模板平均施工不到1米,到後來每天平均施工3米以上。特別是在跨馬五線和神朔鐵路T梁架設施工時,一方面由於公路車流量較大,需採取臨時交通管制,但單次交通管制時間又不宜太長。另一方面跨神朔鐵路施工需要提前一個月報批施工計畫。為此,項目部多方協調,周密安排,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分別在5月17日、6月6日兩天冒雨奮戰,順利完成T梁架設,保證了建設目標的圓滿實現。

2014年8月20日,山西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郜玉蘭輕車簡從,深入到 原神高速公路建設工地調研。在由中鐵十一局承建的原神高速第10標段施工的神池特大橋工地,郜玉蘭詳細查看了工程進度、質量、安全措施和現場管理,看望了一線築路員工,鼓勵大家為山西交通多做貢獻。並強調指出在確保全全施工、工程優質的前提下,抓緊進入冬季前良好的有效施工期,全面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2017年

多年砥勵,今朝夢圓。2017年2月28日上午10時,靈丘至河曲高速公路原平-神池段正式通車運營。山西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袁清茂,忻州市副市長安書田出席通車儀式座談會。

靈丘至河曲高速公路原平大營至神池段是2013年《山西省高速公路網調整規劃》中“三縱十二橫十二環”高速公路網主骨架第三橫(靈丘至河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山西省北中部地區西通陝、甘、寧、蒙,東達京、津、冀的重要戰略通道。全線總長64.67公里,起點位於原平市沿溝鄉麻地溝村,與繁峙至大營高速公路終點大運樞紐相接,經原平、寧武、神池3縣(市)、7個鄉(鎮)、43個自然村,終點位於神池縣東湖鄉,與神池至河曲高速公路相接。全線採用全封閉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時速80公里,路基寬度24.5米。全線主要構造物:特大橋4994米/2座,大橋8951米/22座,中橋778米/13座,特長隧道5512米/1座,長隧道7273米/4,中隧道2341米/3座,涵洞96道,通道46道,橋隧比例46%。設原平北、寧武北、神池3處互通式立交,分離式立交2處,管理分中心1處,軒崗服務區1處,養護工區2處,神池停車區1處,隧道管理站3處(含隧道救援站),連線線3條,概算投資75.27億元,建設工期3年。

靈丘至河曲高速公路原平大營至神池段橫貫恆山、管涔山,沿線山高坡陡,溝壑縱橫,滑坡、崩塌、岩溶、黃土陷穴、煤礦採空區、特殊性岩土等不良地質分布廣泛,具有地質結構複雜、施工技術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的特點。原神高速公路的建設對實現中央加快中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完善國家高速公路網,支撐山西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實施,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沿線旅遊業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袁清茂代表山西省廳、代表張志川廳長對原神高速公路的通車運營表示熱烈祝賀,對忻州市委市政府及沿線各級黨委和政府、特別是沿線人民民眾對原神高速公路建設給予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對為原神高速公路建設做出貢獻的參建單位表示感謝。袁清茂指出,路通後,管好、用好、維護好是關鍵。他希望忻州高速公路公司和原神建管處一要強化精細化管理,提高管養水平,搞好服務;同時也要開源節流,降本增效;二要強化安全生產,完善各項配套設施,對遺留問題要抓緊時間進行處理,各部門要履職盡責,堅決杜絕安全事故發生;三要搞好路邊綠化、美化;四要研究路域經濟的開發利用。總之要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一個指引、兩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按照山西省廳“一條主線、二條底線、信息支撐、四輪驅動”的整體部署,盡職履責,借勢交通運輸發展的黃金期,提升整個交通運輸的管理水平,為山西省廳再譜新篇章、再鑄新輝煌做出積極的貢獻。

原神建管處處長張補才表示,將把此次通車運營作為新的起點,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在山西省廳、省高管局、忻州高速公司的堅強領導下,在沿線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團結和帶領全體員工,接受新任務、迎接新挑戰,進一步增強歷史使命感和時代緊迫感,以精細化管理為抓手,不斷實現“道路更加安全暢通、環境更加和諧優美、管理更加規範高效、服務更加文明優質、隊伍更加精幹優秀”的目標任務,為山西省高速公路事業發展再創輝煌勇立新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