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性傳播引起的慢性全身性傳染性疾病,早期以皮膚損害為主。因瘡之外形似楊梅,故名楊梅瘡。此外還有下疳、便毒、楊梅豆等名稱,凡出生後患病的稱獲得性梅毒;在胎里得病的稱胎傳梅毒。最早記載梅毒治療方法的,是宋代釋繼洪著的《嶺南衛生方》。明代《本草綱目》有用土茯苓、水銀治療本病。《瘡瘍經驗全書》記載有胎傳梅毒。1632年陳司成著《霉瘡秘錄》,是中國第一部詳細論述梅毒的專著。
發病及其原因
梅毒的病原體是梅毒螺旋體,絕大多數獲得性梅毒是在性交時皮膚或黏膜直接接觸梅毒螺旋體而感染。少數是接觸附有活的梅毒螺旋體的杯子、毛巾等,或輸入梅毒病人的血而感染。胎傳梅毒是孕婦血中的梅毒螺旋體通過胎盤傳給胎兒的。此病發無定處,外達皮膚黏膜,內抵肌肉筋骨以至臟腑,隨處可生。在發病過程中,無臨床表現,只能靠血清檢查來證實的稱隱性梅毒,有臨床表現的稱顯發梅毒。凡病期在四年以內者稱早期梅毒,超過四年的稱晚期梅毒。獲得性梅毒在感染梅毒螺旋體後,通常有一個潛伏期,短到一周或長達三四個月,通常是二三周,在這期間雖無症狀,但螺旋體已在感染入口處繁殖,並通過淋巴和血液傳布全身,待潛伏期一過則發病。
臨床表現
梅毒由於病期的早晚不同,表現各異,可分為以下階段。
早期梅毒 ①疳瘡。感染後的一二個月內發生於男女前後陰,又稱下疳。這是梅毒最先出現的損害,下疳也稱原發梅毒,它發展緩慢,初為粟米大小皰,四周腫而光亮,逐漸增大,破後糜爛,腥而無膿,四周堅硬凸起,形如缸口,中央凹陷成窩,一般無痛癢等自覺症狀,除觸及瘡面時有疼痛外,按壓瘡基也不致痛,合併感染時則腫痛並作。下疳大都發生在外生殖器,此外以口唇、乳房和眼瞼為多。下疳出現一二周后,其附近的淋巴結開始腫硬,但不痛,也無壓痛。不和皮膚及其鄰近的淋巴結相粘連,表面光滑,可被移動,其中腹股溝腫大之淋巴結,中醫又稱為橫痃,破潰後稱魚口,統稱便毒。②楊梅瘡。在下疳發生後的七八周,出現皮疹,有斑疹、斑丘疹、丘疹、盤形疹、膿瘡疹。一般無痛癢,多在一二個月後皮疹自行消退,在發疹之前往往有發熱,輕微頭痛,骨節酸痛等全身症狀。此外在皮膚皺褶間如肛周、外陰、腋、腹股溝等處可發生扁平濕疣。初起為紫紅色丘疹,由於潮濕摩擦而形成濕丘疹,以後擴大融合成基底寬廣、扁平、表面有密集細粒,蓋著灰白色膜的斑塊,出現在患梅毒後一年左右。有10%患者因毛囊受梅毒浸潤,出現程度不等的脫髮現象,可自愈。
晚期梅毒 又稱楊梅結毒,大多在患梅毒四年後發生,常有筋骨疼痛,日輕夜重,損害無定處。主要有三種病理改變:①硬化性損害。患部皮膚硬化,不隆起,表面有鱗屑或色素沉著,偶有潰爛,消退後皮膚萎縮,但無明顯的疤痕,好發於手掌、足底。②小結節損害。開始為扁豆形的小結節,常簇發在皮膚的呈紫褐色,高出皮面,觸之質硬,無壓痛,以後漸向四周擴大,與鄰近損害融合,呈多環形,中間有色素沉著及萎縮,邊緣堅硬,可附有鱗屑或出現淺潰瘍,上覆污黃膿痂,愈後遺留疤痕和色素沉著。發生在黏膜的結節無色素沉著,潰爛較多且重,常繼發感染,破壞組織較多,並易在疤痕處發生癌變。③樹膠樣腫。質堅、無痛、能移動的皮下硬結,漸增大與四周組織粘連,中心漸軟化,觸之有波動,無壓痛,皮色紫褐。崩潰後膿出臭穢,形成較深的潰瘍,邊緣紫紅,垂直向下,基底高低不平,覆以黃色腐肉,難以癒合。發於骨關節處,損筋傷骨,癒合後也多關節強直;發於頭顱,引起頭痛眼脹,漸致顱頂塌陷;發於口鼻多成鼻塌唇缺;還可致目糊音啞,甚則喉破眼盲。
胎傳梅毒 梅毒從血液傳染,故無下疳。感染重的導致死胎或流產,即使產下,嬰兒體格瘦小,皮膚蒼白鬆弛、或身赤無皮,毒血淋漓,毒攻九竅,口腔與肛門附近發生皸裂,如不早治,以後可留下輻射形疤紋,鼻、喉、口腔和唇黏膜,可發生潰爛,如不及時治療,鼻中隔可破壞,塌陷成馬鞍鼻,口唇潰爛而致缺唇,有的嬰兒發生顱頂凹陷。
治療
此病以內服藥物治療為主。①早期宜清血解毒:選用清血搜毒丸、三仙丹、複方土茯苓湯等。②晚期宜扶正解毒:選用化毒丸、五虎湯、土茯苓煎劑。外治:①疳瘡及梅毒性潰瘍:選用下疳散、鳳凰散。②橫痃、楊梅結毒等損害選用陽和解凝膏、旱螺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