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鳳秧歌

原平鳳秧歌

 鳳秧歌是流傳於原平北賈村的一種民間舞蹈藝術形式,其獨特的道具、舞蹈形式、演唱風格,在全國獨樹一幟。國家文化部就參加第十五屆全國“群星獎”決賽的有關事項發出通知,忻州市《原平鳳秧歌》經過初賽、複賽,已被選拔批准參加第十五屆全國“群星獎”廣場舞決賽,決賽定於2010年5月11日在廣東省廣州市舉行,全國參加此類決賽的共有12支代表隊,其中。這是忻州市民眾性文化精品節目首次進入全國“群星獎”決賽,也是忻州的舞蹈類節目首次參加全國性舞蹈大獎賽決賽,而且實現了山西省參加全國“群星獎”廣場舞決賽“零”的突破。

信息

原平鳳秧歌省級Ⅲ-12
原平鳳秧歌原平鳳秧歌

簡介

鳳秧歌是流傳於原平北賈村的一種民間舞蹈藝術形式,其獨特的道具、舞蹈形式、演唱風格,在全國獨樹一幟。原平市位於山西北中部,北賈村位於原平城北十公里處。鳳秧歌的歷史十分悠久,最早見於清光緒六年。從最早可考的民間藝人李正環開始,至今已傳到第六代。

表演形式

鳳秧歌的表演有三種形式:踩街、踩圈、開軲轆。

..

踩街,即在街道上穿行表演。男女排成幾列隊形,邊扭邊舞,交錯向前。隊伍前面由一個手擊水鑔者指揮,前面兩個領頭的分別化裝成“瘋公子”和“野太醫”。後面的男角揚臂擊鼓,頭上甩圈;女角擊打小鑼,載歌載舞。音樂高亢悠揚,表演自然生動,隊形靈活多變。踩圈,也叫小秧歌,是繼踩街後的定場表演。領唱者為一對老夫妻,其餘均為女角。演唱前有段純舞蹈表演,按“四開頭”、“長流水”等鑼鼓點進行。之後,便由男主角手持花扇,將繞圈舞動的女角一個個逗引出來。被點到的女角與男角跳“扭麻花”、“掏八字”等舞蹈。然後全體圍圈演唱,通常是男角領唱,女角合唱,尾聲時男女大合唱。歌詞大都自編自演,以頌人、描景、說事為主要內容。表演時的節奏也較前加快,幅度加大,男女對舞,演唱風趣幽默,富有鄉土特色。鳳秧歌是僅存於原平北賈村的一種民間歌舞。其表演形式為“過街”、“踩圈”和“開軲轆”三大部分。

“過街”,也稱“踩街”,與山西境內許多地方的“過街秧歌”類似,但原平鳳秧歌中的“過街”,其人物舞蹈的動作節律獨具風格,而最有特色、引人入勝的要數男性舞者的“草帽”(當地稱竹圈草帽)以及甩帽的功夫。竹圈草帽用紙漿托製成草帽形狀,也有人乾脆用真實草帽加工改造,表演時既要把帽子上富有彈性的竹圈甩出環繞轉動,又要敲響腰間的花鼓,同時邁著悠悠的舞步,渾身動作協調,灑脫而有情趣。

“踩圈”即“踩圈秧歌”,是“過街”以後的定場表演。表演的亮點集中在一位男角身上,這位男角必須具有公眾認可的演唱才能,表演時頭上扎塊毛巾或者扮成女妝。男角上場,將繞

..

圈行走的女角逐一“點出”,做“跌籽兒”動作後開始“跑場子”,然後邊走圈邊吟唱,或男唱女和,或男女對唱,完全由表演者即興發揮,或敘事或模擬角色說唱。均為無伴奏清唱。“開軲轆”,也稱“軲轆秧歌”、“出兒秧歌”,以演唱具有角色、故事情節和矛盾衝突的民間小戲為主。許多民間藝人從傳統戲劇中截取片斷進行演唱,如《血手印》、《真假劉知精》等。 開軲轆,也叫大秧歌,是以上秧歌演唱部分的延續,演出一個個小戲,劇目內容有人物性格,有故事情節,甚至有矛盾衝突,構成一出出民間小演唱,所以當地俗稱“出兒秧歌”。秧歌的節目達40多個,其內容非常豐富,有反映農業生產勞動的,如《薅苗》、《打麥》、《秋收》;有表現年節習俗的,如《過大年》、《觀燈》;有刻畫自然風景的,如《四敖八景》、《朝霞峪趕會》、《崞縣城趕十三》;有描寫愛情、婚姻、家庭鄰里關係的,如《二女告狀》、《等新郎》、《懷胎》、《親家相罵》等,形象地向人們展示了一幅幅農村生活圖畫。 平鳳秧歌是山西乃至全國民間舞蹈形式中一種特殊的形式,具有一定典型性、代表性,其獨特的形式以及伴隨鳳秧歌而形成發展的許多民俗活動,具有相當的研究和開發利用價值。原平鳳秧歌雖有傳承,但其生存環境的狹窄性大大限制了其發展空間;一些老藝人相繼謝世,使得許多舞蹈絕技難以承傳,能夠自編自演的藝人基本絕跡,50多個傳統節目絕大部分已無人能夠表演。鳳秧歌的瀕危狀況,已引起了當地政府和各級文化部門的重視,發掘、搶救工作已經開始。

表演過程

鳳秧歌是一種載歌載舞的集體表演形式。表演時男女各半,男的頭戴一頂草帽形的小帽,帽頂戴有一條既薄又窄、約長丈余、盤成螺旋形的竹圈,竹圈頂端置一鮮艷的紅色絨球,形似鳳凰頭頂的紅翎,故當地民眾稱其為“鳳秧歌”。表演時,男的身背腰鼓,女的手持一小堂鑼,邊敲邊舞。隨著舞步的節奏,帽上的竹圈前後伸縮、擺動。經過一段舞蹈後開始演唱,演唱的歌曲大都是詞、曲很長的敘事歌,曲調獨特,既有民歌的特點,又有曲藝的某些特徵。最具代表性、最受歡迎的曲目是《過大年》

..

鳳秧歌的竹圈甩帽是用竹皮經特別處理加工成螺旋形,甩舞時只能順時針方向轉動,如逆轉或過快、過猛繞甩,都會折斷。這一伴舞道具的特殊質地、性能,直接影響了鳳秧歌音樂的節奏和速度。

起源傳說

在民間流傳著三種關於鳳秧歌的起源傳說。

..

之一:秦始皇走馬修
邊時,有一家老少為避苦役,兒子扮成瘋公子模樣,揚襟舞扇,癲出城外。“野太醫”和全家老小以追瘋兒子為名,也逃出城去。後人為紀念他們足智多謀的行動,便產生了這種藝術形式。鳳秧歌的兩個領頭人,正是“瘋公子”和“野太醫”。
之二:北宋末年,梁山泊農民起義軍為了搭救被官家捕捉的弟兄,扮成賣藝人模樣,混入城內,劫了法場。後人為了紀念起義軍的英勇行為,便產生了鳳秧歌。
之三:北宋末年,為了抵禦遼國的入侵,從中原各地徵調士卒開赴邊地。當時,地處雁門關里的北賈村駐有許多安徽鳳陽縣籍的將士,為表達思鄉之情,他們常在營帳外演唱家鄉的鳳陽花鼓,後來逐漸演變成了鳳秧歌。

價值

鳳秧歌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其獨具特色的道具竹圈甩帽上。由於受該道具的影響,其舞步也呈現出慢悠悠、晃悠悠的特色。演唱風格不同於山西其它地方的小戲、民歌,它運用了大量虛詞,曲調昂揚、悠長,較為自由。鳳秧歌還具有深厚的民俗價值,因其活動時,在過去常伴有“上院”、“踩街”、“攆瘟神”等民俗活動,對研究原平乃至晉北的文化傳統有重要意義。它的歷史價值,從史書記載,到民間傳說,具有明顯的傳奇色彩。
..

作為原平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藝術,鳳秧歌廣受民眾喜歡,也是忻州市、山西省的一張民間藝術名片,自1955年李二俊率北賈村鳳秧歌隊進京演出開始,原平鳳秧歌先後參加了山西省“兩會一節”、“國際旅遊月”、第三、四屆民間藝術節,和中央電視台“魅力十二”、“星光大道”組織的演出。

傳承

原平鳳秧歌的傳承,最早可追溯至清同治年間的老藝人李正環,在當時幾乎只是李氏的“家傳”。新中國成立後,其“家傳”轉變為“師傳”,鳳秧歌藝人擴散到本村各姓愛好者。然而,這種傳承仍限於北賈村範圍,至今已傳到第六代。原平鳳秧歌雖有傳承,但其生存環境的狹窄性大大限制了其發展空間;一些老藝人相繼謝世,使得許多舞蹈絕技難以承傳,能夠自編自演的藝人基本絕跡,50多個傳統節目絕大部分已無人能夠表演。鳳秧歌的瀕危狀況,已引起了當地政府和各級文化部門的重視,發掘、搶救工作已經開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