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3年,道爾頓用氫的原子量為1作為相對原子量的標準。
1826年,J.J.貝采利烏斯改為氧原子量的1/100為基準。
1860年,J.-S.斯塔建議用氧原子量的1/16為基準,沿用了很長時間。
1929年,W.F.吉奧克和H.L.江斯登發現天然氧中存在著16O、17O、18O三種同位素,它們在自然界的分布不完全均勻,因此用天然氧作為原子量基準就欠妥。後來物理學界改用16O的1/16作為原子量基準,化學界還沿用原來的基準,從此原子量出現兩種標度,1940年國際原子量委員會確定以1.000275作為兩種標度的換算因子:物理原子量=1.000275×化學原子量。存在兩種標度必然經常引起混亂。
1959年,在慕尼黑召開的國際純粹與套用物理學聯合會上,德國J.H.馬陶赫建議12C=12作為原子量基準,並提交國際純粹與套用化學聯合會考慮,後者於1960年接受這一建議。
1961年,在蒙特婁召開的國際純粹與套用化學聯合會上,正式通過這一新基準。
1979年,由國際相對原子質量委員會提出原子量的定義。
相關詞條
-
原子[物理概念]
原子(atom)指化學反應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狀態中可以分割。原子由原子核和繞核運動的電子組成。原子構成一般物質的最小...
簡介 發展歷史 基本構成 性質 重要參數 -
原子經濟性
原子經濟性是綠色化學以及化學反應的一個專有名詞。綠色化學的“原子經濟性”是指在化學品合成過程中,合成方法和工藝應被設計成能把反應過程中所用的所有原材料盡...
概念提出 體現 -
原子跑車
在化學中,原子是組成物質的最基本粒子。在汽車世界裡也有自己的“原子”——它是一種簡單至極的汽車,被稱之為極簡主義藝術品。嚴格說來,原子跑車是一種超級車,...
結構性能 內部構造 制動系統 -
原子吸收光譜
原子吸收光譜(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AS),又稱原子分光光度法,是基於待測元素的基態原子蒸汽對其特徵譜線的吸收...
基本原理 譜線輪廓 儀器結構 干擾效應 主要特點 -
原子汽車
嚴格說來,原子跑車是一種超級車,即一種產量相對較少的、性能接近於賽車的跑車。 在價格上,相比其他超級車六位數的價碼,原子跑車則要便宜許多。 儘管原子跑車...
-
原子車
在化學中,原子是組成物質的最基本粒子。現在汽車世界裡也有了自己的“原子”——它是一種簡單至極的汽車,有些人稱之為極簡主義藝術品。嚴格說來,原子跑車是一種...
簡介 -
原子
原子(atom)指化學反應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狀態中可以分割。原子由原子核同核內電子和核外電子構成。因此具有核式結構。...
概述 特點 構成 性質 發展史 -
原子學說
道爾頓與原子論道爾頓提出原子論(Atomic Theory),標誌著近代化學發展的開始。因為化學作為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學,它所要說明的現象本質正是原子的化...
理論歷史 關於原子 原子組成 發展史 -
原子半徑
原子半徑 ()是描述原子大小的參數之一。 根據不同的標度和測量方法,原子半徑的定義不同,常見的有軌道半徑,范德華半徑(也稱範式半徑),共價半徑,金屬半徑...
基本介紹 化學術語 分類 范德華力半徑 金屬原子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