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厚葉紅淡比CleyerapachyphyllaChunexH.T.Chang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50(1)卷||3.厚葉紅淡比(中國高等植物圖鑑補編)圖版16:6-7 CleyerapachyphyllaChunexH.T.ChanginJourn.SunYat-SenUniv.Nat.Sci.ed.2:29,1959;中國高等植物圖鑑補編2:481,1983;廣東植物志2;160,1991;廣西植物志1:829,圖版327:3,1991.——Cleyerapachyphyllavar.epunctataH.T.ChanginJourn.SunYat-SenUniv.Nat.Sci.ed.2:30,1959,et4:133,1963;廣東植物志2:160,1991,syn.nov.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3-8米,有時可達12米,全株無毛;頂芽大,長錐形,長1.5-2.5厘米;嫩枝紅褐色或黃褐色,粗壯,略具棱,小枝灰褐色。葉互生,厚革質,長圓形,長8-14厘米,寬3.5-6厘米,頂端鈍或短鈍尖,基部闊楔形或有時近於圓形,邊緣疏生細鋸齒,稍反卷,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密被紅色腺點;中脈在上面稍凹下,下面隆起;側脈20-28對,在上面稍明顯,有時且稍凸起,下面不明顯;葉柄粗壯,長8-15毫米。花1-3朵腋生,花梗長8-15毫米;苞片2,闊卵形,長約2毫米,早落;萼片5,卵狀長圓形或長圓形,質厚,長4-8毫米,寬2.5-5毫米,頂端圓或近圓形,有小尖頭,邊緣有纖毛;花瓣5,橢圓狀長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10-12毫米,寬約6毫米;雄蕊25-27枚,長約8毫米,花葯長圓形,長約2毫米,有絲毛,花絲無毛;子房圓球形,無毛,2-3室,胚珠每室5-7個,花柱長約9毫米,頂端2-3裂。果實圓球形,成熟時黑色,直徑8-10毫米,果梗長1-1.8厘米;宿存萼片卵狀長圓形,長比寬大;種子深褐色,扁圓形,直徑約2毫米。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地區分布
產於浙江龍泉、江西(上饒、尋烏、武功山、鉛山、井岡山、德興)、福建北部和中部地區、湖南南部(宜章、汝桂、莽山、道縣、寧遠、衡陽)、廣東(信宜、乳源、茂名、樂昌、連山、陽山、高州、仁化、英德)及廣西等地;多生於海拔350-1800米的山地或山頂林中及疏林中。模式標本采自廣東信宜。
本種區分
本種葉片長圓形,厚革質,邊緣有鋸齒,側脈多達20-28對,在兩面均稍明顯,葉下面具明顯而密的紅色腺點以及萼片質厚,長圓形或長圓狀卵形,頂端圓等極易與本屬其他種區別。
本種在廣東省境內,其葉片下面均密被紅色腺點,而且比較穩定,但由此向北,紅色腺點有顯著減少現象,例如在廣西、湖南、福建、浙江等地的標本,特別是福建武夷山林來官5542、5543、5548,黃友儒2086等號標本,其腺點都很少,甚至僅有個別腺點。張宏達教授根據廣東英德曾沛10835及廣西大明山陳德昭327、825,蔡燦星5084,5181等5號標本創立無腺紅淡(變種),並稱它和原變種的區別在於葉下面無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