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

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

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賽(Indian Wells Masters)是一項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小城印第安維爾斯舉行的網球賽。比賽在室外硬地球場上進行。由於贊助商的原因,該項賽事2009年之後也被稱為巴黎銀行公開賽。男子比賽共有96名單打選手和32對雙打組合參賽,屬於ATP世界巡迴賽1000大師賽級別。女子比賽有96名單打選手和32對雙打組合參賽,屬於皇冠明珠賽級別。比賽在每年的三月份舉辦,並持續兩周。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
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IndianWellsMasters)是一項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小城印第安維爾斯舉行的網球比賽。由於賽事2009年起由法國巴黎銀行贊助,因而2009年後這一比賽又被稱作巴黎銀行公開賽(BNPParibasOpen)。
這項賽事男子比賽的級別是是ATP世界巡迴賽1000大師賽,女子比賽的級別是WTA皇冠明珠賽,因此它是一項重要程度僅次於大滿貫級別的網球巡迴賽之一。這項比賽在每一年的三月份舉辦,並占據兩周時間。女子比賽通常在星期三開始,男子比賽則通常在星期四開始。決賽通常被安排在第二周的星期日。這項比賽中男子和女子單打正賽各有96人參賽,前32個種子選手可以獲得第一輪輪空的待遇。
這一比賽是除了網球四大滿貫外最吸引觀眾的比賽,舉辦期間能夠吸引37萬遊客前來觀賽。

歷史介紹

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
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擁有悠久的歷史。這項賽事由1974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舉辦的一項比賽發展而來。最初這項比賽是由ATP舉辦的一項募集資金活動。1976年,比賽場地搬到了加利福尼亞州科切拉峽谷地區(CoachellaValley)進行。經過了5年的成功舉辦,在1981年,比賽場地移到了LaQuinta酒店。接下來的幾年中,比賽出現了許多引人注目的比賽,其中最有名的的是1982年雅尼克·諾阿終結了伊萬·倫德爾的44連勝。
在1987年,賽事搬到了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印第安維爾斯的球場進行,這個新建的球場最多可容納1萬人觀賽。在1987年,該賽事也開始舉辦女子比賽,並在1989年成為一項正式的WTA比賽。該賽事在1987年更換比賽場館後收到了國際的關注,並在1990年正式成為ATP大師系列賽(ATPMastersSeries,ATP舉辦的最高級別賽事)的比賽之一。在1996年,女子比賽首次被安排與男子比賽的同時舉行;1997年,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成為了WTA一級賽(Tier1,WTA舉辦的最高級別賽事)的比賽之一。
在比賽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2000年,比賽場地改為了新建的印第安維爾斯網球花園。並且賽事的主球場可以容納16100人觀賽。比賽獎金在2000年也有了巨大的提高。但在2001年,印第安維爾斯女子比賽中發生了不愉快的事件,塞雷娜·威廉士在女子單打比賽中受到了種族歧視,因此威廉士姐妹(塞雷娜·威廉士和維納斯·威廉士)宣布抵制這一比賽,在2001年之後不在參賽。在2002年至2008年間,比賽由太平洋壽險(PacificLife)贊助,因此也被命名為太平洋壽險杯(PacificLifeOpen)。在此期間瑞士球王羅傑·費德勒曾創造了賽事的三連冠(2004至2006年)。
在2009年,比賽更名為巴黎銀行公開賽(BNPParibasOpen),並且在ATP和WTA的賽制改革中成為了ATP世界巡迴賽1000大師賽和WTA皇冠明珠賽。在2010年,比賽舉辦了為海地地震募捐的表演賽,眾多著名的球星如安德烈·阿加西、皮特·桑普拉斯、施特菲·格拉芙、賈斯汀·海寧等均參加了表演賽。
在被命名為巴黎銀行公開賽之前,在男子比賽方面還曾經被命名為:美國航空網球賽(AmericanAirlinesTennisGames,1974–1978)、CongoleumClassic(1979–1980,1982–1984)、GrandMarnier/ATPTennisGames(1981)、百樂筆精英賽(PilotPenClassic,1985–1987)、新聞周刊冠軍杯(NewsweekChampionsCup,1988–1999),網球大師賽系列印第安維爾斯站(TennisMastersSeriesIndianWells,2000–2001)和太平洋壽險杯(PacificLifeOpen,2002–2008)。在女子方面,這項賽事還曾經被稱為:VirginiaSlimsofIndianWells(1989–1990)、VirginiaSlimsofPalmSprings(1991)、MatrixEssentialsEvertCup(1992–1993)、埃弗特杯(EvertCup,1994和1999)、StateFarmEvertCup(1995–1998)、TennisMastersSeries(2000–2001)以及太平洋壽險杯(PacificLifeOpen,2002–2008)。

比賽球場

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
比賽舉辦地印第安維爾斯位於科切拉峽谷,大概在洛杉磯以東125英里的地方。印第安維爾斯賽的舉辦地是2000年3月開放的印第安維爾斯網球花園,它擁有1個主體育場、11個比賽場地、6個練習場地和2個紅土球場。其中主體育場(即一號球場)最多可以容納16100名觀眾觀賽,是世界第二大網球球場(第一為舉辦美國網球公開賽的阿瑟·阿什球場)。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在室外硬地球場上進行。除了網球比賽,部分球場平日對公眾開放。
由於需要迎接越來越多的球迷前來觀賽,比賽主辦方開始興建新的球場,新球場預計有8000個固定觀眾席位,計畫於2014年竣工。
在比賽搬至印第安維爾斯網球花園之前,比賽曾經在不同的地點舉辦過。

獎金和積分

比賽獎金

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賽擁有豐厚的獎金回報,下表展示了參加比賽的球員獎金(單位為美元)。
階段 男子/女子單打 男子/女子雙打
冠軍 $1,028,300 $336,920
亞軍 $501,815 $164,420
半決賽 $251,500 $82,410
四分之一決賽 $128,215 $42,000
十六強 $67,590 $22,140
三十二強 $36,170 $11,860
六十四強 $19,530
一百二十八強 $11,970

比賽積分

參加比賽的男女運動員都會獲得參賽積分,男子運動員獲得ATP的積分,女子運動員獲得WTA的積分。積分的多少決定了運動員的世界排名高低。
階段 男子單打/雙打 女子單打/雙打
冠軍 1000
亞軍 600 650
半決賽 360 390
四分之一決賽 180 215
十六強 90 120
三十二強 45/0 65/10
六十四強 25/- 35/-
一百二十八強 10/- 10/-

賽事記錄

在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男子單打比賽中,仍被保持的記錄有:
最多冠軍:羅傑·費德勒(四屆冠軍:2004、2005、2006和2012)
最長連續冠軍:羅傑·費德勒(連續三屆冠軍:2004-2006)
進入決賽次數最多:羅傑·費德勒(四屆進入決賽:2004、2005、2006、2012、2014)

歷屆冠軍

男子單打

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歷屆男子單打比賽冠軍
年份 冠軍 亞軍 比分 比賽名稱
2015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 羅傑·費德勒 6-3 6-7(5) 6-2
巴黎銀行公開賽 (BNP Paribas Open)
2014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 羅傑·費德勒 3-6、6-3、7-6(3)
2013 拉菲爾·納達爾 胡安·馬丁·德爾波特羅 4-6 6-3 6-4
2012 羅傑·費德勒 約翰·伊斯內爾 7-6(9-7) 6-3
2011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 拉菲爾·納達爾 4-6 6-3 6-2
2010 伊萬·柳比西奇 安迪·羅迪克 7-6(7-3) 7-6(7-5)
2009 拉菲爾·納達爾 安迪·穆雷 6-1 6-2
2008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 馬迪·費什 6-2 5-7 6-3  太平洋壽險杯 (Pacific Life Open)
2007 拉菲爾·納達爾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 6-2 7-5
2006 羅傑·費德勒 詹姆斯·布雷克 7-5 6-3 6-0
2005 羅傑·費德勒 萊頓·休伊特 6-2 6-4 6-4
2004 羅傑·費德勒 蒂姆·亨曼 6-3 6-3
2003 萊頓·休伊特 古斯塔沃·庫爾滕 6-1 6-1
2002 萊頓·休伊特 蒂姆·亨曼 6-1 6-2
2001 安德烈·阿加西 皮特·桑普拉斯 7-6 7-5 6-1 TMS Indian Wells
2000 亞歷克斯·科雷查 托馬斯·恩奎斯特 6-4 6-4 6-3
1999 馬克·菲利普西斯 卡洛斯·莫亞 5-7 6-4 6-4 4-6 6-2  Newsweek Champions Cup
1998 馬塞洛·里奧斯 格雷格·魯塞德斯基 6-3 6-7 7-6 6-4
1997
張德培 博丹·烏里拉赫 4-6 6-3 6-4 6-3
1996 張德培 保羅·哈爾赫伊斯 7-5 6-1 6-1
1995 皮特·桑普拉斯 安德烈·阿加西 7-5 6-3 7-5 
1994 皮特·桑普拉斯 佩特·科爾達 4-6 6-3 3-6 6-3 6-2
1993 吉姆·考瑞爾 韋恩·費雷拉 6-3 6-3 6-1
1992 張德培 Andrei Chesnokov 6-3 6-4 7-5
1991 吉姆·考瑞爾 Guy Forget 4-6 6-3 4-6 6-3 7-6
1990 史蒂芬·埃德伯格 安德烈·阿加西 6-4 5-7 7-6 7-6
1989 Miloslav Mečíř 雅尼克·諾阿 3-6 2-6 6-1 6-2 6-3
1988 鮑里斯·貝克爾 Emilio Sánchez 7-5 6-4 2-6 6-4
1987 鮑里斯·貝克爾 史蒂芬·埃德伯格 6-4 6-4 7-5 Pilot Pen Classic
1986 Joakim Nyström 雅尼克·諾阿 6-1 6-3 6-2
1985 Larry Stefanki David Pate 6-1 6-4 3-6 6-3
1984
吉米·康諾爾斯 雅尼克·諾阿 6-2 6-7 6-3  Congoleum Classic
1983 José Higueras Eliot Teltscher 6-4 6-2
1982 雅尼克·諾阿 伊萬·倫德爾 6-4 2-6 7-5 
1981 吉米·康諾爾斯 伊萬·倫德爾 6-3 7-6
Grand Marnier Tennis Games
1980 未進行決賽  Congoleum Classic
1979 Roscoe Tanner Brian Gottfried 6-4 6-2
1978 Roscoe Tanner Raúl Ramírez 6-1 7-6 American Airlines Tennis Games
1977 Brian Gottfried 圭勒莫·維拉斯 2-6 6-1 6-3
1976 吉米·康諾爾斯 Roscoe Tanner 6-4 6-4
1975 John Alexander 伊利耶·納斯塔塞 7-5 6-2
1974 John Newcombe 亞瑟·阿什 6-3 7-6

女子單打

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歷屆女子單打比賽冠軍
年份 冠軍 亞軍 比分 比賽名稱
2015 西蒙娜·哈勒普 耶萊娜·揚科維奇 2-6,7-5,6-4
巴黎銀行公開賽 (BNP Paribas Open)
2014 佩內塔 拉德萬斯卡 6-2/6-1
2013 瑪利亞·莎拉波娃 卡洛琳·沃茲尼亞奇 6-2 6-2
2012 維多利亞·阿扎倫卡 瑪利亞·莎拉波娃 6-2 6-3
2011 卡洛琳·沃茲尼亞奇 馬里昂·巴托麗 6-1 2-6 6-3
2010 伊蓮娜·揚科維奇 卡洛琳·沃茲尼亞奇 6-2 6-4
2009 薇拉·茲沃娜列娃 阿娜·伊萬諾維奇 7-6 6-2
2008 阿娜·伊萬諾維奇 斯沃特拉娜·庫茲涅佐娃 6-4 6-3  太平洋壽險杯 (Pacific Life Open)
2007 達妮埃拉·漢圖楚娃 斯沃特拉娜·庫茲涅佐娃 6-3 6-4
2006 瑪利亞·莎拉波娃 耶蓮娜·德門蒂耶娃 6-1 6-2 
2005 吉姆·克里斯特爾斯 琳賽·達文波特 6-4 4-6 6-2
2004 賈斯汀·海寧 琳賽·達文波特 6-1 6-4
2003 吉姆·克里斯特爾斯 琳賽·達文波特 6-4 7-5
2002 達妮埃拉·漢圖楚娃 瑪蒂娜·辛吉斯 6-3 6-4 
2001 塞雷娜·威廉士 吉姆·克里斯特爾斯 4-6 6-4 6-2 TMS Indian Wells
2000 琳賽·達文波特 瑪蒂娜·辛吉斯 4-6 6-4 6-0 
1999 塞雷娜·威廉士 施特菲·格拉芙 6-3 3-6 7-5 Evert Cup
1998 瑪蒂娜·辛吉斯 琳賽·達文波特 6-3 6-4 State Farm Evert Cup
1997
琳賽·達文波特 Irina Spîrlea 6-2 6-1
1996 施特菲·格拉芙 康奇塔·馬丁內斯 7-6 7-6
1995 瑪麗·喬·費爾南德斯 娜塔莎·茲韋列娃 6-4 6-3
1994 施特菲·格拉芙 阿曼達·科澤爾 6-0 6-4 Evert Cup
1993 瑪麗·喬·費爾南德斯 阿曼達·科澤爾 3-6 6-1 7-6 Matrix Essentials Evert Cup
1992 莫妮卡·塞萊斯 康奇塔·馬丁內斯 6-3 6-1
1991 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 莫妮卡·塞萊斯 6-2 7-6 Virginia Slims of Palm Springs
1990 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 海倫娜·蘇科娃 6-2 5-7 6-1 Virginia Slims of Indian Wells
1989 Manuela Maleeva Jenny Byrne 6-4 6-1

男子雙打

年份 冠軍
比分 亞軍
2014年 鮑勃·布賴恩/麥克·布賴恩(美國) 6-4、6-3 利佩亞(奧地)/蘇亞雷斯(巴西)

女子雙打

年份 冠軍
比分 亞軍
2014年 彭帥/謝淑薇(中國/中國台北) 7-6(5)/6-2 布萊克/米爾扎

歷屆賽事

下表列出了2000年以後的各屆賽事舉辦時間和官方名稱。
屆數 官方名稱 舉辦時間
41 2016年巴黎銀行公開賽(2016 BNP Paribas Open) 2016年3月9日-20日
40 2015年巴黎銀行公開賽(2015 BNP Paribas Open) 2015年3月12日-22日
39 2014年巴黎銀行公開賽(2014 BNP Paribas Open) 2014年3月5日-16日
38 2013年巴黎銀行公開賽(2013 BNP Paribas Open) 2013年3月4日-17日
37 2012年巴黎銀行公開賽(2012 BNP Paribas Open) 2012年3月5日-18日
36 2011年巴黎銀行公開賽(2011 BNP Paribas Open) 2011年3月7日-20日
35 2010年巴黎銀行公開賽(2010 BNP Paribas Open) 2010年3月8日-21日
34 2009年巴黎銀行公開賽(2009 BNP Paribas Open) 2009年3月9日-22日
33 2008年太平洋壽險杯(2008 Pacific Life Open) 2008年3月10日-23日
32 2007年太平洋壽險杯(2007 Pacific Life Open) 2007年3月5日-18日
31 2006年太平洋壽險杯(2006 Pacific Life Open) 2006年3月6日-19日
30 2005年太平洋壽險杯(2005 Pacific Life Open) 2005年3月14日-20日
29 2004年太平洋壽險杯(2004 Pacific Life Open) 2004年3月10日-21日
28 2003年太平洋壽險杯(2003 Pacific Life Open) 2003年3月5日-17日
27 2002年太平洋壽險杯(2002 Pacific Life Open) 2002年3月6日-17日
26 2001年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2001 Indian Wells Masters) 2001年3月8日-18日
25 2000年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2000IndianWellsMasters)
2000年3月6日-12日(女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