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卡洛大師賽舉辦地是位於地中海岸的明珠摩納哥公國,這項比賽始於1897年,已經擁有
一百多年的歷史。身為每年三大紅土大師賽的第一項,蒙特卡洛大師賽也標誌著每年歐洲紅土賽季高潮的到來。簡介
由於場地性質與法網接近,並且多位曾在這裡奪冠的選手最終都在巴黎問鼎,
這項比賽也素有“法網風向標”之稱。這一規律最早始於羅馬尼亞名將納斯塔斯(1973),在瑞典球王比約-博格身上也兩度得到驗證(1979、1980)。最近十年來,1993年的布魯格拉、1995年的穆斯特、2001年的庫爾滕、2003年的費雷羅以及2005-07年的納達爾,都順利成為這一預言的佐證者。
今年的蒙特卡洛大師賽於4月21日至27日進行,總獎金高達227萬歐元。世界球王費德勒、三屆賽會冠軍納達爾以及澳網冠軍德約科維奇悉數參賽,而這也是納達爾和小德本賽季首次參加紅土賽事。過去兩年的決賽中,納達爾都是擊敗了費德勒奪冠,並在最後的法網中同樣是從世界第一手中奪走了冠軍獎盃。
歷史
蒙特卡洛大師賽創立於1987年。1928年成立鄉村俱樂部後,賽事被
固定在其中的網球中心舉行,蒙特卡羅大師賽有過無數的輝煌經歷。從都郝提兄弟到澳洲的火箭拉沃,瑞典貓王博格,德國金童貝克爾,奧地利的穆斯特,法網3冠王庫爾騰到2003的西班牙的王子費雷羅,似乎人們都普遍接受一個事實,只要在蒙特卡洛奪冠就能在隨後的賽季中擁有絕對的好運。畢竟蒙特卡洛的紅土更接近法網,在這裡稱雄的人法網中從不很差。蒙特卡洛鄉村俱樂部的對面是浪漫的地中海和享有盛名的沙灘酒店。中心球場就在海邊,造型別致,並非全包圍的場地,站直高出熱門經常一邊欣賞比賽,一邊欣賞蒙特卡洛的美景。
蒙特卡洛是富裕之城,賽事的總獎金接近300萬美元,在蒙特卡羅奪冠的選手在當年的法網中得到庇佑,1995年穆斯特就是一例,1999年的庫而騰也是一例,當然2003年的費雷羅更是一例。
作為三站紅土大師賽的第一站蒙特卡洛明顯的好於後兩項,羅馬因為文化和城市的發展,對於球場的位置有些難以保證,漢堡站因為和法網離得太近經常缺少大牌的光顧比賽資金都陷入困境。只有蒙特卡洛依舊健康的發展著,這個精彩的城市還經有無限精彩的比賽。
歷屆冠軍榜比較
年份 法網 蒙特卡洛大師賽
1968年 羅斯維爾(澳大利亞) 無賽事
1969年 拉沃爾(澳大利亞) 奧克爾(荷蘭)
1970年 科德斯(前捷克斯洛伐克) 弗拉努洛維奇(前南斯拉夫)
1971年 科德斯(前捷克斯洛伐克) 納斯塔塞(羅馬尼亞)
1972年 吉梅諾(西班牙) 納斯塔塞(羅馬尼亞)
1973年 納斯塔塞(羅馬尼亞) 納斯塔塞(羅馬尼亞)
1974年 比約博格(瑞典) 帕蒂森(南非)
1975年 比約博格(瑞典) 奧蘭特斯(西班牙)
1976年 潘納塔(義大利) 維拉斯(阿根廷)
1977年 維拉斯(阿根廷) 比約博格(瑞典)
1978年 比約博格(瑞典) 拉米雷茲(墨西哥)
1979年 比約博格(瑞典) 比約博格(瑞典)
1980年 比約博格(瑞典) 比約博格(瑞典)
1981年 比約博格(瑞典) 維拉斯(阿根廷)
1982年 維蘭德(瑞典) 維拉斯(阿根廷)
1983年 諾阿(法國) 維蘭德(瑞典)
1984年 倫德爾(前捷克斯洛伐克) 桑德斯特羅姆(瑞典)
1985年 維蘭德(瑞典) 倫德爾(前捷克斯洛伐克)
1986年 倫德爾(前捷克斯洛伐克) 尼斯特羅姆(瑞典)
1987年 倫德爾(前捷克斯洛伐克) 維拉德(瑞典)
1988年 維蘭德(瑞典) 倫德爾(前捷克斯洛伐克)
1989年 張德培(美國) 曼奇尼(阿根廷)
1990年 戈麥茲(厄瓜多) 切斯諾科夫(俄羅斯)
1991年 考瑞爾(美國) 布魯格拉(西班牙)
1992年 考瑞爾(美國) 穆斯特(奧地利)
1993年 布魯格拉(西班牙) 布魯格拉(西班牙)
1994年 布魯格拉(西班牙) 梅德維德夫(烏克蘭)
1995年 穆斯特(奧地利) 穆斯特(奧地利)
1996年 卡費爾尼科夫 穆斯特(奧地利)
1997年 庫爾滕(巴西) 里奧斯(智利)
1998年 莫亞(西班牙) 莫亞(西班牙)
1999年 阿加西(美國) 庫爾滕(巴西)
2000年 庫爾滕(巴西) 皮奧林(法國)
2001年 庫爾滕(巴西) 庫爾滕(巴西)
2002年 科斯塔(西班牙) 費雷羅(西班牙)
2003年 費雷羅(西班牙) 費雷羅(西班牙)
2004年 高迪奧(阿根廷) 科里亞(阿根廷)
2005年 納達爾(西班牙) 納達爾(西班牙)
2006年 納達爾(西班牙) 納達爾(西班牙)
2007年 納達爾(西班牙) 納達爾(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