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灑紅節的來歷也有一個故事。從前有個叫希蘭亞卡西普(HIRANYAKASHIPU)的邪惡國王,強迫臣民尊他為神,而小王子普拉拉德(PRAHLAD)卻依然堅持對毗濕奴的信仰。國王為此讓他的妹妹、不怕火燒的霍利嘉(HOLIKA)抱著普拉拉德跳進火堆之中,妄圖除掉小王子。然而事與願違,霍利嘉被燒為灰燼,普拉拉德卻因為毗濕奴的保護安然無恙。百姓們為了慶祝,便向小王子身上潑撒紅顏色的水。
因此,人們把每年印歷12月的望日定為灑紅節。灑紅節的第二天,人們便用水和各種顏料互相潑撒、塗抹。夜晚,人們把用草和紙紮的霍利卡像拋入火堆中燒毀。印度人在灑紅節期間還要喝一種乳白色飲料,據說可保來年平安健康。在尼泊爾,慶典的開始是豎竹竿儀式。節日為期一周,人們互相拋灑紅粉,投擲水球。第八天時,人們將竹竿燒掉,節日結束。
灑紅節來臨時,人們不管相識與否,都可以向對方潑紅水,或是用各種顏色的粉潑撒對方,用各色顏料把對方塗成大花臉和大花袍。除了人之外,汽車也不能倖免。那架勢很像我國傣族的潑水節。因此,同事們出席灑紅節慶祝活動時都會選一件不打算要了的衣服穿上。入夜後,人們還會播放音樂,載歌載舞。如果是在鄉村,還要點上一堆篝火,象徵燒死霍利嘉和摧毀邪惡
相關詞條
-
灑紅節
灑紅節(Holi)印度和尼泊爾的傳統節日,每年2~3月舉行。
概述 別稱 來歷 慶祝方式 象徵意義 -
印度
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
歷史沿革 自然環境 自然資源 行政區劃 國家象徵 -
孟蘭盆節
孟蘭盆節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
簡介 佛教典故 節日內容 節日文化 其他習俗 -
荷麗節
荷麗節,又稱灑紅節、霍利節,是印度三大節日之一,也是印度最盛大的節日之一,源於古人期盼豐收的活動,並迎接春天的到來,在每年的2月至3月間舉行,節日裡最有...
概述 節日起源 慶祝方式 -
盂蘭盆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盂蘭盆會”,也稱“中元節”(一定意義上講,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
節日內容 節日文化 節日儀式 節日相關 祭祖 -
胡里節
Holi, 也叫灑紅節、歡悅節、五彩節、胡里節、荷麗節,是印度人和印度教徒的重要節日,其地位僅次於燈節,也是印度傳統新年(新印度歷新年於春分日)。在印度...
色彩節含義 色彩節起源 懲惡揚善的傳說 -
印度宗教與哲學辭彙列表
這是一份印度神話、宗教與哲學的辭彙列表。其中給出了一些來自印度傳統文化的重要概念。注意並非所有辭彙都使用了IAST標準拼寫。
A B C D E -
印度色彩節
Holi, 也叫灑紅節、歡悅節、五彩節、胡里節、荷麗節,是印度人和印度教徒的重要節日,其地位僅次於燈節,也是印度傳統新年(新印度歷新年於春分日)。在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