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拼音:kǎlāniǎolóng鳥籠是觀賞鳥進行活動與息棲的主要環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養鳥器具的適用與否,是能否養好觀賞鳥的關鍵之一。所以,只有先置備好合適的鳥籠和其它附屬器具,才能將鳥養得健康活潑,鳴唱自如,適合觀賞。根據不同體形,習性,鳥籠分為許多種。
製作工藝
卡拉鳥籠製作工藝複雜,要經過砍竹、破竹、除濕、定型、編織、上色等十幾道工序,第一步就是從選料開始。貴州當地由於氣候濕熱、雨量充沛,非常適合竹子的生長。製作鳥籠一般選用竹梢挺直,無病蟲害,竹齡在三年以上的竹子,除3月到5月竹筍生長期外,其餘時間均可採伐。卡拉鳥籠的製作要選用楠竹和水竹兩種材料。楠竹硬性較強,主要用來做籠圈,當地人叫做籠箍,竹節長的為上品,一根楠竹大概可以做十個鳥籠的籠箍。水竹柔韌性好,主要用來做籠絲,竹節最低不能低於35公分。無論楠竹還是水竹,青皮的竹子要比黃皮的更結實耐用。由於在選材上都使用本地優質的材料,因此卡拉鳥籠具有不乾裂不變形的特點,
挑選出合適的材料後,要用蔑刀進行破竹這道工序。破竹,用力講究穩和準,將竹子分片以便用來做籠箍和籠絲。破竹後需要把做籠絲的水竹放進大鍋里蒸煮,進行除濕定型。經過蒸煮之後,竹料會變得更加柔韌,不易生蟲。在所有鳥籠製作的工藝流程中,這是最重要的環節。溫度的掌控需要非常精準。溫度過高會使竹絲髮脆,容易折斷;溫度過低,則達不到除濕和防蛀的目的。為了保持鳥籠的堅固耐用,卡拉村的村民在蒸煮的過程中會加入一些當地的草藥,至於配方則是保密的。
在製作過程中,經過削料之後,就要開始進行籠箍的製作了。這道工序比較費力,無論是底圈還是頂圈,都要將竹條沿著鋼圈模內側盤卷,是竹圈層間儘量不留空隙。在卡拉村里,這項工作只有男人可以做,而女人通常負責拉絲打孔等。圈好的竹條還要用繩子逐段捆緊,掛在背陰處晾乾定型。進行拉絲前,要先用刮刀颳去表面的蠟質層,將竹條一端削尖,直徑按照鳥籠的大小而定,一般為兩至三毫米。插入拉絲板的小孔里,用鋼絲鉗夾住露出的尖端,用力將竹條拉出板孔,反覆拉幾次,就可以做成編織鳥籠用的竹絲。鳥籠編織要從頂部開始,為了保持籠身的平衡,要先從四個方向各穿三條籠絲,籠圈上留出兩公分的長度。穿好所有的籠絲後,利用手掌的彎度,把籠圈擠壓到頂部。穿完底圈之後,再用刮刀做一個夾擊用的竹籤,將籠圈底部多餘的竹籤去掉。穿過底部的籠絲之後,最後一到工序就是編織籠門。
從古至今
中國的鳥籠制藝在北宋以前沒有任何的史書文字記載,各地的博物館也沒有意見出土物證。當時古人也發現和利用了輕便易加工的竹材木材,但由於無法解決防蟲、防腐、抗氧化、風化等諸多難題,保存條件不具備,所以沒有流傳後世的籠具實物,加之災害、戰亂和世事的滄桑變化,是地面實物至今沒有被發現。而在北宋時期,制籠技藝以達到很高的水平,籠具製作已進入分工明細的專業化作坊生產。生產作坊的形式一直流傳至今,經過漫長的歲月,卡拉村還沿襲著這項傳統。尺寸見方的卡拉鳥籠距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屬於南派鳥籠。從製作工藝上,鳥籠有南派和北派之分。北方籠以京津、山東為代表,鳥籠的外形大多以平頂、圓形為主,掛鈎大多是四角抓鉤,將鳥籠固定住,不能轉動。製作上非常講究,首選上等竹材,編織成型後配以上等的鳥食罐、水缸,並用竹木牙角裝飾。南方鳥籠以蘇杭、廣州、四川為代表,外形以方形、圓頂圓形為主,俗稱饅頭籠,掛鈎的是單獨的構件,鳥籠可以自由轉動;編織所用的竹子以南方的紫竹為最上等的選材,其次用的較多的是黃竹。
卡拉鳥籠文化
貴州省境內大部分養的是畫眉,這與當地的歷史傳統有著深厚的淵源。由於地勢險峻、山林密布,這裡的民族長期從事狩獵活動,因此捕鳥、養鳥、斗鳥也就成為一項比較普遍的民間活動。如今隨著保護環境和動植物資源的意識不斷增強,村民們不再狩獵和捕鳥,但養鳥和斗鳥仍然廣泛存在與民間。當圈養的鳥兒年老之後,苗寨的村民會將它們放歸山林,讓他們回到大自然的懷抱,尋找最後的歸宿。在日常生活里,鳥的圖案在丹寨隨處可見,在苗族文化里,至今仍然保存著對玄鳥的圖騰崇拜。因為愛鳥的緣故,鳥籠子也就成了當地苗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生活元素。無論在丹寨縣城還是大山裡的村寨,都能看到房前屋後掛著鳥籠。珍藏價值
在各種材料的鳥籠中,最具品味的鳥籠是竹質的。這大概與竹子高風亮節的內涵,與文人與竹相伴的情趣習性相關。卡拉苗寨的鳥籠製作精巧,深受人們喜愛,不僅暢銷國內,還遠銷香港、台灣、新加坡、日本以及歐美等地。鳥籠品種繁多,規格各異,形狀多樣。除了普通的鳥籠外,還有集編制、雕刻、蠟染、刺繡、書法、繪畫等藝術為一體的鳥籠精品,可堪稱是精妙絕倫的稀世藝術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