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卡夫卡的思想和創作顯然受到過中國文化的影響,他閱讀了大量經過翻譯的中國典籍、詩歌、傳說故事,認真研究過西方學者撰寫的有關中國及東方的著述,翻閱過許多西方旅行家、神職人員、記者、軍人、商人等撰寫的旅行記或回憶錄。他在他的書信、日記或談話中多次談及中國文化,引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他對中國古代哲學和文學非常崇拜和讚賞。他以他的不朽作品精心構築了一座德語的“萬里長城”。他創作的第一篇小說《一次戰鬥紀實》就與中國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以後他又創作了以中國為題材的小說《往事一頁》《中國長城建造時》《一道聖旨》《中國人來訪》等,他的其餘作品也常常與中國文化思想有著某種或隱或顯的相似性和一致性。卡夫卡在創作中駕輕就熟地掌握了一種變成小動物的方法,這種方法的運用通常只有中國人堪與媲美。中國文學中最能體現這一方法特徵的是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卡夫卡恰巧讀過這部小說的德譯本,他的創作有意無意地受到過這部小說的影響。卡夫卡還熟讀過老莊哲學,這在他的思想和創作中有所反映和表現。卡夫卡的“法”與“道”一樣,充滿了多義性、歧義性和神秘性;卡夫卡筆下人變成甲蟲是異化的結果,莊子夢蝶則是自由逍遙的化身;卡夫卡的寓言是自我表現和自我宣洩的現代寓言,莊子的卮言則是溝通天人之際和載道的工具。卡夫卡的《城堡》與錢鍾書的《圍城》在主題立意上有著驚人的相似,而它們之間的差異又體現了兩位作家迥然相異的生活方式、人格特徵以及東西方文化與思維方式的不同。
卡夫卡的一生大致經歷了想像中國、閱讀中國、描繪中國和創作中國這一過程,這在西方作家中雖然不能說是絕無僅有的,至少可以說是非常獨特的、難能可貴的。同時,卡夫卡又是中國讀者非常熟悉、敬重的作家,而且,他對中國現當代作家的生活和創作還產生過巨大影響,被許多中國作家視為“知音”。卡夫卡活著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他以其獨特的創作使中國作家感到震驚,並為中國作家打開了另一個世界。該書最后綜述了20餘年來中國(大陸)對卡夫卡的譯介和研究。
作者簡介
曾艷兵,1957年生於湖北。1974年高中畢業後曾下鄉、當民辦教師、工人等。1982年畢業於華中師大中文系(七七級),1987年畢業於湘潭大學世界文學專業,2005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文學博士。現任天津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文學院教授;青島大學文學院教授,外國文學教研室主任。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主要從事20世紀西方文學與中西文學比較研究,已出版學術專著《西方現代派文學研究》、《東方後現代》、《西方後現代主義文學研究》、《卡夫卡與中國文化》等。主編或撰寫的教材有《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西方文學史》、《外國文學史》、《比較世界文學史綱》等。自1985年以來,在《文藝研究》、《外國文學評論》、《國外文學》、《當代外國文學》、《外國文學》、《外國文學研究》、《中國比較文學》、《文史哲》、《社會科學戰線》、《東方叢刊》等刊物共發表論文130餘篇,另外發表譯文及學術隨筆數十萬字。
編輯推薦
本著對閃耀著創意、靈性和發展的“中學西漸”過程進行饒有興味的探索的精神,全面、系統地梳理中國文化進入西方文化主流的歷史現象,對在這方面有重大貢獻的代表性歷史人物進行了研究。這套叢書涉及的歷史人物包括有白碧德、史耐德、龐德、萊布尼茨、卡夫卡等。該書介紹了歷史人物卡夫卡。
本書旨在探索和研究卡夫卡與中國文化的關係。卡夫卡特別鍾情於中國文化,他說自己就是一個中國人。本書探索了卡夫卡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鐘的理由和原因。該書最后綜述了20餘年來中國(大陸)對卡夫卡的譯介和研究。
目錄
導論
第一章沉入中國文化的海底——卡夫卡與中國傳統文化
第一節德語文化中的中國
第二節“我是一個中國人”
第三節建造德語的“萬里長城”
第二章冬天裡邁出的 第一個舞步——論《一次戰鬥紀實》
第一節遙望中國
第二節描繪中國
第三節跨越中國
第三章跨文化語境中的萬里長城——論《中國長城建造時》
第一節文本中的“萬里長城”
第二節歷史性的“萬里長城”
第三節跨文化的“萬里長城”
第四章來自中國的古老手稿——論《往事一頁》
第一節源於中國
第二節抹去中國
第三節建構中國
第五章修建在中國長城上的巴別塔——卡夫卡與老莊哲學
第一節道與法
第二節蝴蝶與甲蟲
第三節卮言與寓言
第六章堪與中國人媲美的傑作——卡夫卡與《聊齋志異》
第一節孤獨與孤憤
第二節寓言與隱喻
第三節異化與詩化
第七章走出“圍城”與走入“城堡”——錢鍾書《圍城》與卡夫卡《城堡》的比較研究
第一節“走出”與“走入”
第二節理趣與理事
第三節用智與用心
第八章當代中國的“知音”——中國當代文學對卡夫卡的回應
第一節活著本身就是藝術品
第二節“打開了另一個世界”
第三節通向靈魂的城堡
第九章說不盡的卡夫卡——卡夫卡研究在中國
第一節最初的譯介
第二節研究主體
第三節研究對象
第四節研究特徵
附錄
附錄一卡夫卡年表
附錄二卡夫卡作品德文、英文、中文對照表
附錄三國內研究卡夫卡的主要論文目錄
參考文獻
後記
索引
書摘
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又一次掀起了了解中國、探索中國的熱潮,但這一次主要是為了掠奪、控制中國,以便在中國獲得更多的利益。“在遠東,古老的中華帝國是爭奪的主要對象。第一個在現場的是英國,到了
1890年,英國以海上力量為基礎,在那裡建立了貿易和外交的優勢。在北方,俄國的目的在於獲得一個不凍港,作為橫貫西伯利亞的重要鐵路的終點站……在南方,法國在間接損害中國利益的情況下,獲得了印度支那,正像英國1885年在同樣情況下,兼併上緬甸一樣,於是,這兩個國家就能夠滲入中國的南部。”與此同時,鄰近的日本也對中國虎視眈眈。甲午戰爭後,日本迫使中國在1895年4月17日簽訂了馬關條約,逼迫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和旅順。
德國也一直在尋找機會,此時它聯合俄國和法國,干涉日本歸還遼東半島,由此它獲得了參加對華借款和天津、漢口兩處租界。1897年11月1日在山東巨野縣張家村,3個德國傳教士在深夜裡遭到中國人的襲擊,其中兩人被殺。德國立即與其他國家,特別是俄國進行了聯繫,並立即派遣由海軍少將封·迪特里希率領的巡洋艦隊於1897年11月14日占領了青島和膠州灣。1898年3月6日德國迫使中國簽訂了《膠澳租界條約》。這樣,當時德國軍隊占領的地方被以99年的期限租給了德國,並劃定了租界周圍50公里的區域,在這一區域內中國所採取的任何行政措施都須經過德國政府的同意。同時,整個山東境內的鐵路修建和礦山開採都被德國所壟斷。1898年4月27日,德國皇帝將租界改稱為保護區。隨後德國海軍宣布要將青島建成一個樣板殖民地。1900年德國又派遣東亞遠征師團參加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運動,並保護德國在中國的既得利益。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在給遠征師團餞行時發表了一番“關於蠻人的講話”,稱中國人為“黃禍”。德國當時著名的戰地記者魯道夫·扎貝爾這樣表述“他自己和許多同時代人的看法”:中國應被作為這樣一個國家來對待,人們要有意識地強迫它服從歐洲的統治,從而達到對其進行政治和貿易統治的目的,或通過長時期控制中國的內政來防止“黃禍”,為達此目的,可使用融合兩種文化的和平方式,如果行不通,就應使用武力。
這便是當時德國人對中國的較為普遍的看法。德國對中國的軍事行動在當時被看做是一次新的“十字軍遠征”,並且,這次軍事遠征對很多德國人來說還被認為是認識那個遙遠國度的一次絕好機會。
當然,作為歷史悠久的東方文明古國,中國也一直是歐洲人遙望、想像和憧憬的世界。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