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父國

《海外北經》說“禹所(導)積石之山在其(博父)東,河水所入。 ” ”

父國

《山海經·海外北經》有曰:“夸父國在聶耳東,其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黃蛇。鄧林在其東,二樹木。一曰博父。禹所積石之山在其(博父)東,河水所入。”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
“夸父國在聶耳國的東面,那裡的人身體高大,右手握著青色蛇,左手握著黃色蛇。鄧林在它的東面,其實由兩棵非常大的樹木形成了樹林。另一種說法認為‘夸父國’又叫‘博父國’。禹所積石山在博父國的東面,是黃河流入的地方。”
這裡的“禹所積石之山” 漏掉一個“導”字,應當記作,應當是“禹所導積石之山”。清代史學家畢沅就說國:“(禹所積石之山)當雲‘禹所導積石之山’,此脫導字。” (《山海經箋疏》)這與《淮南•地形訓》所說“河水出崑崙東北陬,貫渤海,入禹所導積石山”可以互相印證。
對於“夸父”的含義,袁珂先生說:“概夸父乃古巨人族名,非一人之名也”,且“以義求之,蓋古之大人(夸,大;父,男子美稱也。)” (袁珂《山海經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版,P428)
根據古籍記述,夸父(博父),共工、黃帝、蚩尤是同一時代。例如《山海經·大荒北經》曰:“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遂殺蚩尤。” 《山海經•大荒北經》又說:“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 《山海經•大荒東經》也記載:“應龍出南極,殺蚩尤與夸父。”
從古籍中我們還可了解到關於“夸父(博父)”的下述情況:
(一)夸父國的族屬。
1、《山海經·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後士生信,信生夸父。”——夸父是后土的後人。
2、《左傳•昭公二十九年》:“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后土為社。”——后土是共工的後代。
3、《山海經·海內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襖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共工又是是炎帝的後裔。
由上可知,夸父(博父)國是炎帝的後裔,屬於東夷族系。關於“夷”,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夷,東方之人也。從大從弓。”這與夸父國“其為人大”的特徵正相符合。
筆者以為,上面所說的“某生某”並非都是“生兒育女”的意思,也包含著氏族“衍生分支”之意。即夸父(博父)國是炎帝、共工氏的一脈分支。
(二)共工氏,曾是部落聯盟的一位首領。
《國語.魯語上》說:“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為社......”
《禮記•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
《淮南子•天文訓》:“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佐后土。”
由此可以看出,共工氏曾一度是九州的伯(霸)主,即落聯盟的一個首領,他的後代后土仍享有象徵國家的“社稷”之“社神”的尊位,延續了數千年。
《淮南子•天文訓》又有“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的記載。顓頊屬於黃帝後裔,共工屬於炎帝後裔,“共工與顓頊爭為帝”,大概是黃帝與炎帝“阪泉之戰”、黃帝與蚩尤的“涿鹿之戰”的延續,說明炎、黃之間在融合過程中仍存在大的摩擦。
(三)共工氏是治水世家,被後人尊為“水師(即水神)”。
共工之“共”,同於洪水之“洪”。共工之“工”是指工程首領。“共工”就是古代專門治理洪水、負責水利工程的首領。
《左傳•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
《管子•揆度》:“共工之王,水處什之七,陸處什之三,乘天勢以隘制夫下。”
(四)夸父(博父)國的活動範圍。
夸父出於共工氏。據《國語•周語下》記載:昔共工棄此道也……欲壅防百川,墮高堙,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禍亂並興,共工用滅。” 如前所述,共工氏又曾是部落聯盟的治水首領
由此可斷定,作為共工氏後人的夸父(博父)居住在河濟下游,他們之所以“壅防百川,墮高堙庳”,是欲阻擋河濟洪水淹沒本部落,但這卻遭到周圍困於水災諸部落的反對而招致“禍亂”,所以才出現“共工用滅”的結果。
傳說中的大禹治水的範圍主要集中在河濟下游。周華光先生在華夏文明起源與融合發展》一文中說:“禹治黃河的地域,大致從河南省新鄉地區滑縣往北到海河流域,往東到山東的古無棣、利津,禹治九河在這個地域內。這樣,治水聯繫華夏東西兩部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孕育著華夏融合的根基。” 譚其驤先生在《中國歷史時期海岸線的變遷》一文中說:“自新石器時代以來,黃河長期從渤海灣入海。……下游又分成多股,在天津、河北黃驊和山東無棣之間遊蕩。”
這裡就是共工氏曾經“欲壅防百川”的區域。在這個區域內,是夏商時期“渤方國”的活動範圍,關於“渤方國”,金岳先生髮表在《滹沱河商族方國考——論燕初並滅商族方國》(1995年《文物春秋》)說,渤方國的地理位置“相當於漢代的渤海郡……河間以東,至於滄州,北至通縣、安次(廊坊)以南,南至山東無棣縣,濱海之地皆是,治今滄縣。” 《河北通志》“第二章 夏商周時期的河北”(http://www.hebsky.gov.cn:82/zjxz/s22.htm)也有相似的論述。
商族也屬於東夷的一支,其始祖契也曾協助大禹治水,《史記·殷本紀》載:“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封於商,賜姓子。”
渤、博二字,發音相近,筆者認為《山海經·海外北經》中的“博父(夸父)國”極可能就是包含古無棣在內的“渤方國”。古黃河從“渤方國”流入渤海。唐代張守節【史記正義】曰:“河至冀州,分布為九河,下至滄州,更同合為一大河,名曰逆河,而夾右碣石入於渤海也。”
《海外北經》說“禹所(導)積石之山在其(博父)東,河水所入。”即《禹貢》所云黃河“至於碣石入于海”。
何幼琦先生在【《海經》新探】中也指出:“排除了各種錯誤的說法,可以確定,在《海經》的時期,河水是奪馬頰河入海的,河水所入的積石山、碣石山,就是今天無棣縣的馬谷山。” 徐南洲先生在【《山海經》——一部中國上古的科技史書】也說《海外北經》中的禹所積石之山“可能即今山東無棣縣北的馬谷山。”
在渤方國境內海濱只有一座玄武岩孤山,就是今山東無棣縣境內的碣石山(唐宋時改稱“馬谷山”),這與《山海經·大荒北經》中所說的“禹所積石之山在博父東”恰好相互印證。積石、碣石,讀音相近,所以《大荒北經》中河水所入“積石山”,就是《禹貢》“至於碣石入于海”的碣石山。即今山東無棣境內的《禹貢》碣石山。
正如當代著名歷史地理學家黃盛璋教授所說:“《禹貢》另一個碣石在冀州。……今天津市以南,除了無棣縣馬谷山外,古黃河口都沒有山,因此後代也有以馬谷山為《禹貢》冀州之碣石。” (黃盛璋《碣石考辯》1979年第6期《文史哲》) 有人對黃盛璋教授的這一正確論斷感到不滿,用略似耳提面命口吻說道:“我們在考辨碣石時,切不可像黃盛璋在寫《碣石考辨》時那樣,斷章取義地解釋‘《禹貢》之碣石’,輕而易舉地拿出南轅北轍、似是而非的論斷來。”( http://jieyangren.blog.hexun.com/2149375_d.html【“《禹貢》之碣石”非兩地】)但現代學術界的考證必將會進一步證明黃盛璋教授的論斷的唯一正確的結論——無棣馬谷山即《禹貢》碣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