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潭村

博潭村,原名北潭村,位於海南省澄邁縣南渡江之南岸,與縣城金江鎮一衣帶水,隔江相望。村址占地1平方公里,地勢平坦,東西寬,南北窄,四周稍高,中間微低,村中間自然形成兩口大水塘,一東一西,似船艙,地形似船狀,歷代人們稱為“船土”。

基本信息

博潭村

該村有兩條小溝:一條叫溝前,繞著本村東南方朝北蜿蜓而流;另一條叫後溝,緊貼村西北朝東而流。經十彎九曲,兩溝流合而為一,再轉東北注入南渡江。舊時勘輿家認為這裡的地形乃是“雙水合襟”或“山抱水裹”之象,兩條小溝流象徵左龍右虎,船土宛如一顆明珠,便在民間傳說博潭村乃是“龍虎護珠,珠光千秋”之福地。北潭村建村於宋朝,至今有七百三十多年的悠久歷史。南宋撥貢生陳文孫(1192.3-1269.4),任韶州英德知縣,祖籍福建泉州晉江楊林里,先遷瓊山縣蒼原村,於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奉命來澄平亂,事息御任,擇地定居北潭村,為北潭村陳氏肇基祖。王宗達,宋解元,祖籍南京太倉州,先抵福建莆田縣,任閩省莆田縣防總,於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被改調出仕瓊州,攜三子問渡來瓊。即長子王朝銑(文林郎任榮樂縣正堂),次子王光祖(承節郎),三子王子瑞(承信郎)。因宋失其政,戰火硝煙,兵荒馬亂,元兵追殺宋朝官員,宗達公擇地靈人傑之地,潛居澄邁溝前,為博潭王氏肇基祖。後因局勢更加緊張,為分散潛居生存,次子光祖改名有益,潛居樂會(今海南省瓊海市)新寨;三子子瑞改名子南潛居定安9今海南省定安縣)南九。建村後,歷代有人陸續遷居北潭村:明崇禎年間羅儒盈;清順治年間李哲;康熙年間姚達德、王美;乾隆年間洪若璧;光緒年間葉萬盛;民國年間有蔡、徐、曾等姓氏。有十個血脈,十四支人分別居住在上村、中村、下村、奄前、溝前、塘角、竹園七個點,築屋建房,生育繁衍,形成今天的博潭村。全村現有500多戶,總人口3000多人。是澄邁縣較大的古村莊之一。博潭村舊時有“八橋九井,兩座石路頭”之稱。“八橋”是:長北坡一橋、長北塘二橋、長坡洋橋、路巷橋、庵前橋、上村橋、下村橋、外村橋。“九井”是:上村陳宅井、上村王宅井、下村一井、下村二井、庵前井、竹園井、嶺岸井、塘角井、溝前井。其中,清代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村中陳世佐、王試兩人,採取“入股立祖”的辦法,發動村民集資,先後購置田地200個工(計100畝),謂之“股祖”。將每年田租收入的租金,積累起來辦公益事業。前後修建長坡洋石路頭一座,石橋七座,方便村民生產出入;建水井九口,解決全村飲水問題。葉萬盛出資在村中王氏宗祠後邊築建石路頭一座。長坡洋石路頭由於後來建公路被毀,但至今還有五座石橋保存完好。現在村中還保存清朝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所立的“當官示禁”碑,禁文內容主要是保護鄉民利益,如有盜竊而被擒獲者,輕者處罰賠償、示眾;重者則送縣署究治。長期來農民遵循守約,約束自身的行為。博潭村從宋代建村,重學興教,傳播中原文化,教化弟子,造就人才。經歷宋、元、明、清四個朝代,村中出解元2人,貢生、庠生38人,國學生14人。步入仕途任郎官2人、知縣者2人,任縣教諭、訓導、巡檢等官職者3人。民國時期,受過高等教育的有12人,黃埔軍校畢業生3人,中等學校畢業生48人。其中,洪劍雄任國民革命軍師政治部主任,代理黨代表,為黃埔軍校300名將領之一;王家愧任國民黨陸軍少將;陳光南任有國民黨北平特別市黨部第二屆執行委員兼青年部長、國民黨監察院秘書、新民縣國民政府縣長;王綱任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組織委員會主任、澄邁縣國民政府縣長;王元范任國民黨陸軍上校旅長;還有歷史學者王家梧。新中國成立後,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有183人,其中北京大學1人,清華大學1人。現有博士1人,碩士2人,學士15人。具有大學教授職稱的4人,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者12人,中級職稱者48人。服務於社會、軍團、縣處級者10人,其中任過縣長職務2人;科級幹部58人。現有陳光恆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團長;王仲任武警部隊正團職軍官。七百多年來,博潭村豪門宦家層出不窮,有八代儒門宦家者2戶、七代書香宦家者1戶、六代書香門第者1戶、四代書香宦家者1戶、三代書香儒門者1戶。真是學子濟濟,人才輩出,不愧為文化古村。[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