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博學中學1899年由英國基督教倫敦會牧師楊格非教授創辦,迄今已有過百年歷史,是我國最早的西式學校之一。其校訓“勤樸博學”,勉勵學生勤奮樸實,博識善學。 博學中學培養了袁隆平,袁隆平1943年至1947年就讀於當時的“博學中學”,從初一讀到高二。 1952年,該校更名為“武漢市第四中學”。
校園環境
學校的標誌性建築——古鐘樓和教堂,見證著學校百餘年的發展變化。落日的餘暉下,莊嚴的鐘樓拉長了影子,古樸的教堂旁,三五成群的學生圍坐寫生,依稀感覺回到了100多年前博學書院的時代。
站在全國一流的田徑場前,強烈的現代感又撲面而來。歷史與現代的完美交融,正是這座百年老校獨特的魅力所在。
武漢四中占地160畝,是全市城區面積最大的中學。近年,學校搶抓優質高中建設和入選全國六城會賽場的機遇,在市、區政府的支持下,投資1億多元進行了校園整體改造,建成了布局合理、建築現代、設施先進、環境優美的全新校園。
整個校園清晰劃為教學區、生活區、辦公區、運動區。擁有寬敞明亮的教室50間、理化生實驗室12間、微機室3間、多媒體教室4間以及音樂教室、美術教室、文藝科技活動室等功能室10間。全部理化生儀器設備均按國家一類標準配備,生物標本走廊頗具影響。
700座位的博學禮堂是各年級學生各類比賽、集會的演藝場。8000座位的田徑場、體育館、游泳池等體育設施及器材均為全國一流。
圖書館使用面積1122平方米,藏書68538冊,生均40餘冊,能同時容納500人閱覽,並建成了電子借閱系統。
氣勢恢弘的行政樓內,設有特級教師工作室、教研組活動室、學生文藝科技活動室及其他服務師生的功能室。
每座建築都有靈魂。四中的“人本思想”從校園裡每一處建築的細節中悄然流露:寬達17米的開放式大門,方便師生出入;1萬平方米的博學廣場,花香撲鼻,綠意養眼,兩邊花壇鋪著大理石,讓學生可坐上休憩,中間則留足了充足的活動空間;兩棟教學樓和一棟科技樓呈“E”字形結構布局,各層連廊讓師生冬不淋雨雪,夏不頂驕陽;教室裝備了人性化的移動金屬黑板,並實現了音頻網、視頻網、教學網三網合一,為老師們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創造了條件;教室內正在設計學生壁櫃,供每位學生存放學習用品,為學生書包減負;學校的消防設施配套完備。
教師隊伍
該校運用對內培養、對外引進的方針,迅速擴大了骨幹教師隊伍,最佳化了師資結構,形成了一支師德高尚、知識淵博、教藝精湛、樂於奉獻的名師隊伍。
學校現擁有8名特級教師,省骨幹教師、市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市政府津貼人員、區拔尖人才、市區學科帶頭人、市區優秀青年教師68人,高級教師96人。特級教師數居全市前列。
校長武萬忠是這支名師隊伍的“領頭羊”。有著33年從教經驗、擔任副校長、校長12年的武萬忠,在業內有“拚命三郞”的稱號。他堅持依法治校,堅持改革創新,在“理論建設、隊伍建設、特色建設、質量建設、校園建設”五大工程實踐中成績突出,獲評“全國百佳特色校長”、“全國教育科研傑出校長”、“中國名校長”、“武漢市突出貢獻專家”、“武漢市中學學科帶頭人”等榮譽稱號數十項。
8名特級教師領銜“名校科研組”和“奧賽輔導組”,編寫專門講義及訓練資料,對尖子生進行專門輔導與訓練,衝刺全國一流名校。今年高考以理科682分力奪江北四區狀元的張超一進四中,就被老師慧眼發現其潛質,各科老師為他量身訂做三年計畫;他家庭經濟條件不好,學校給予他特別資助;遇到不順心的事,班主任及時給他開導,三年堅持不懈。他最怕語文,有20多年語文教學經驗的武校長和語文教研組及他的任課老師一起,親自收閱他的每套語文試卷。到清華大學報到前,張超感動地說:“沒有老師們在學習上對我悉心指導、生活上對我無私幫助,我考不出682分的高分,我對四中的感激難以言表。”
品學兼優但家境貧寒的學子,在四中讀書不必為學費和生活費發愁。學校特設“袁隆平獎勵基金”,每年投入可觀的資金獎勵優秀新生和高二高三品學兼優的學生,並資助貧困生。
一批悉心於教學研究的名師,圍繞隊伍建設搞科研,圍繞課堂教學搞教研,創造了豐碩的教育科研成果。該校承擔了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教育部重點課題《個性化學習方式與教育方法研究》、《班級生本教育與管理研究》、《提高課堂實效性研究》、湖北省規劃課題《建立和完善課堂研討式學習操作模式》等12個國家、省、市級課題。近三年,該校教師在省級、國家級報刊發表教育教學論文150餘篇,在新華出版社、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等知名出版社出版教育教學專著20餘本。
校友名錄
武漢四中在一百多年的歷史中,走出過許多對社會及人類發展進程有著深遠影響的人。其中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中國返回式衛星總設計師林華寶,冒著生命危險到伊拉克重建我駐伊拉克大使館的大使孫必乾,“神六”火箭副總指揮、少將陳長貴,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何祚歡等就是他們中傑出代表。他們在祖國的各條戰線上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為中國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返回式衛星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林華寶
外交部原常務副部長浦壽昌
國家審計局原局長曾昭運
國土資源部副主任李裕偉
駐兩伊大使孫必乾
民航海南機場總經理龔乃祥
神舟五號和神舟六飛船測控總指揮陳長貴少將等。
學校概況
校訓:“勤樸博學”
辦學理念:“以人為本、個性發展”
辦學模式:堅持“個性化教育”的辦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發展其個性品質、個性愛好、個性稟賦、個性特長;
辦學體制探索與名校聯辦、與高校聯辦、與境外或國外學校聯辦的“多元化”辦學體制;開設各類選修課程,實行學分制管理,以培養勤樸向上,博學創新,人格健全,個性鮮明的人才。
教學特色
英語特色強力推進。經市教育局批准,學校設立了英國倫敦國際教育學院英語教師培訓的教學點;經省外事辦、省教育廳、市教育局、市公安局考察批准,學校獲得了聘請外國專家資格,學校“博學之星”電視台和“博學之聲”廣播站設立了專門的“學英語”欄目,全校有統一的英語會話時間。體育特色進入巔峰時期。武漢四中是全國優秀田徑試點校、全國足球傳統校、中國中學生體協田徑協會會員學校。學校於1995年成功舉辦了全國第六屆中學生運動會,2005年武漢市第七屆運動會在四中成功舉行,學校成立了全國第一家中學生田徑俱樂部,連續17屆奪得武漢市中學生運動會基層學校團體總分第一名,連續9屆奪得湖北省重點中學田徑運動會男子團體第一名, 2005年學校田徑隊代表中國中學生在葡萄牙奪得世界中學生田徑錦標賽團體冠軍(中國首次),2006年在四川綿陽奪得全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團體冠軍(湖北首次),又在黃梅奪得湖北省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團體冠軍,實現了全市、全省、全國、世界中學生田徑比賽大滿冠!校足球隊奪得武漢市青少年足球賽冠軍,在南京打進全國中學生足球賽八強。2007年學校田徑代表隊再次代表中國中學生出征法國世界中學生田徑錦標賽。
學校榮譽
武漢四中為湖北省示範學校、湖北省文明單位、湖北省園林式學校,武漢市優質高中、武漢市文明單位、武漢市綜合辦學水平先進學校、武漢市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單位、武漢市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武漢市十佳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體衛工作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