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南鳳凰山 又名覺原山、崢嶸山、清泥弄、莒地龍門或橫山,在今莒縣劉官莊鎮駐地南四公里處。東瀕沭水,海拔140.1米,山石為紅色砂崖,自東西望,地勢險要。山上有玉皇廟,故碑猶存。山上有銀杏樹,雖水乏土瘠,但銀杏樹枝榮葉茂,樹高約10米,粗約一圍,年代無考。
《 尸子》 卷下:“莒國有焦原者,廣數尋,長50 步,臨百仞之溪,莒國莫敢近也。有以勇見莒子者,獨卻行齊踵焉。葛國莫之敢近,已獨齊踵焉,所以服莒國也”。《 莊子》 :“伯昏暓人登焦原之山,射蛟百仞之淵,而目不瞬”。李白古風《 梁甫吟》 :“手接飛揉搏雕霓,側足焦原未言苦”,《 後漢書· 郡國志》 :“琅琊國,莒… … 故屬城陽。有鐵,有崢嶸谷”。《 中國地名大辭典》 :“焦原山在山東莒縣南40 里,亦名橫山.又名崢嶸谷,俗稱青泥弄”。焦原山東臨懸崖峭壁,壁立於深淵,以奇險要奇秀,鄉人又稱之為“莒地龍門”,以喻險而難躍。
焦原山上有舊廟,故碑今存。雖水乏土瘠,但銀杏樹枝榮葉茂,生機勃然,樹高近20 米,粗約三圍,年代無考。山上又有斷垣殘舍,傳為明、清時鄉民避亂的地方。
今日焦原山已變成一座蒼鬱蔥籠、逶邐連綿的名山,山上的樹木常年蔥籠繁茂,生長茂盛、枝葉扶疏、生意盎然。焦原景色,分外誘人。
歷史資料
(1) 焦原:巨石名。《尸子》卷下:“ 莒國有石焦原,廣尋長五百步,臨萬仞之溪。 莒國 莫敢近也。”《文選·張衡》:“願竭力以守誼兮,雖貧窮而不改。執雕虎而試象兮,阽焦原而跟趾。”舊注引《尸子》:“ 莒國 有石焦原者,廣五十步,臨百仞之溪, 莒國 莫敢近也。有以勇見 莒子 者,獨卻行齊踵焉,所以稱於世。夫義之為焦原也亦高矣,賢者之於義,必且齊踵,此所以服一時也。” 李善 註:“雕虎以喻貧,試象以喻竭力,焦原以喻義。” 唐 李白 《梁甫吟》:“手接飛猱搏雕虎,側足焦原未言苦。”
(2)焦原山。又名橫山,崢嶸谷,俗名青泥巷,現名南鳳凰山。據《莒縣地名志》載:焦原山在莒城西南十二餘公里處。位於莒中平原的南端,雄峙於沭河西岸。沭水狂濤自東呼嘯而至,直撲焦原東坡,波浪受阻,巨浪排空,咆哮之聲如雷,聲震數里。跌落的浪濤形成旋流後而急轉南去,在山根處生成極深極闊之淵潭,碧藍之中有深不可測之狀。此淵,名山頭淵。山體則成壁立千仞之峭壁雄立淵潭之上。造物主創造出了一處絕險的景觀。《尸子》曾載:“莒國有石焦原者,廣數尋,長五十步,臨百仞之溪,莒國莫敢近也。有以勇見莒子者,獨卻行齊踵焉,所以稱於世。”由此可見,連以勇著稱、喜好爭差別的莒人為之變色而“莫敢近”,其驚險奇絕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