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三影塔

南雄三影塔

三影塔位於南雄市區永康路,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明代正統十一年(公元1446年)重修過。三影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南雄三影塔三影塔原名延祥寺塔,是延祥寺的一座建築物,是廣東省僅有的有絕對年份可考的北宋早期磚塔。在光滑如鏡的寺壁上,竟然可以反射出三個塔影,一影向上,兩影倒懸,所以延祥寺塔被稱為三影塔。延祥寺內的一間廳堂也被稱為“三影堂”,可惜這座古寺廟早已毀掉,由於光線折射而出現的一塔三影的奇觀也隨之消失了。該塔為九層樓閣式磚塔,平面六角形,高50.2米,塔內設有木梯通向頂層,每層樓築平座建欄桿,每上一層均須鑽出塔門,繞塔身一段,才能進入另一塔門,再向上攀登。

景色特點

三影塔的塔身每層都伸出飛檐和欄桿,每個檐角的梁頭下都懸掛著一隻銅鐘,全塔共掛了48個銅鐘,每條檐脊的端部各蹲伏著一隻醬紅色的陶貔貅。貔貅是傳說中的一種猛獸,形狀似虎,毛色灰白。古時候人們常用它來作為軍隊的稱呼。但這三影塔的陶貔貅卻是有著一段神話傳說,相傳在南朝時候,梁武帝蕭衍的長子蕭統,曾經隱居於始興的傅大士那裡讀書。有一年,始興、南雄疫病流行,死人甚多。蕭統為了治病救民,奮 起追瘟,從始興追到南雄的瑞應山,見到一隻貔貅,便促住它,斬去它的角,磨水給民眾治病。這樣很快就撲滅了這場瘟疫。後人為了紀念這位性情溫和,心地仁慈的太子,便在瑞應山前建了一間延祥寺來祭祀他。到了宋代建塔的時候,又將陶製貔貅放在檐角,寄以祛災托福之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