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影塔廣場

三影塔廣場

三影塔廣場位於南雄城區中心,由始建於北宋現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千年寶塔——三影塔而冠名。它由一個2.5萬平方米的中心文化廣場、一個新建博物館[典藏人文自然遺產等的文化教育機構]、13座商住樓群和2條步行街組成,是一個集文化活動、購物休閒和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現代城市中心。

基本信息

簡介

三影塔廣場三影塔廣場
三影塔廣場以三影塔為中心景觀,南始於出入口標誌牌樓,北止於新建博物館,是一個古典風格與現代建築藝術完美結合的現代城市廣場。廣場南部由標誌牌樓、風土柱列、玉帶水景、玻璃觀景台、旱噴泉、大型花池等構成的娛樂休閒空間,面積達到9000多平方米。廣場中部由下沉式演藝場、大型音樂噴泉、露天歌舞台等構著成集會演出空間,面積達到8000多平方米。廣場北部由亭台廊榭、假山水景和建築小品等組合成的中國傳統園林空間,把雄偉壯觀的三影塔襯托得更加熠熠生輝。

傳說

三影塔廣場三影塔廣場
三影塔的塔身每層都伸出飛檐和欄桿,每個檐角的梁頭下都懸掛著一隻銅鐘,全塔共掛了48個銅鐘,每條檐脊的端部各蹲伏著一隻醬紅色的陶貔貅。貔貅是傳說中的一種猛獸,形狀似虎,毛色灰白。古時候人們常用它來作為軍隊的稱呼。但這三影塔的陶貔貅卻是有著一段神話傳說,相傳在南朝時候,梁武帝蕭衍的長子蕭統,曾經隱居於始興的傅大士那裡讀書。有一年,始興、南雄疫病流行,死人甚多。蕭統為了治病救民,奮起追瘟,從始興追到南雄的瑞應山,見到一隻貔貅,便促住它,斬去它的角,磨水給民眾治病。這樣很快就撲滅了這場瘟疫。後人為了紀念這位性情溫和,心地仁慈的太子,便在瑞應山前建了一間延祥寺來祭祀他。到了宋代建塔的時候,又將陶製貔貅放在檐角,寄以祛災托福之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