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洪谷

南陽洪谷

在山西古代方誌中,對荊浩為山西沁水人,太行洪谷在山西沁水境內,都有明確的記載。 其《山川·澤州府·沁水縣》記:“洪谷,唐洪谷子荊浩,字浩然,隱太行洪谷。 寺溝河谷山水環境,與荊浩《筆法記》所記洪谷山水環境,非常相似吻合。

由南陽入峽谷,南行三五里,有一五六戶人家的村莊,名寺火莊。村南西向有一河谷,即洪谷;洪谷有山溪,奔瀉而下,俗稱洪谷河;洪谷河平時清澈,每遇雨季,水流混濁,洪谷因此得名。
古代著名畫家荊浩,晚唐五代時隱居於太行洪谷,悉心山水畫藝術,創作了不朽的傳世名畫《匡廬圖》(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完成了古代山水畫論的奠基之作《筆法記》;其弟子關仝的山水畫成就,更是青勝於藍,史稱“荊關山水”,標誌了古代山水畫體的完全獨立與藝術成熟,荊浩因此被尊為古代山水畫宗師。
在山西古代方誌中,對荊浩為山西沁水人,太行洪谷在山西沁水境內,都有明確的記載。雍正《山西通志》之《山川》《古蹟》《人物》《經籍》《雜誌》諸卷,共載有關於荊浩的9條資料。其《山川·澤州府·沁水縣》記:“洪谷,唐洪谷子荊浩,字浩然,隱太行洪谷。工丹青,尤長山水,為唐季之冠,所謂荊關董巨也。”雍正《澤州府志》之《山川》《古蹟》,皆記山西澤州沁水境內有洪谷,其《人物誌·技術》載:“荊浩,唐末沁水人。善畫,世稱荊關董巨,為畫家正宗。”現存康熙、嘉慶、光緒三部《沁水縣誌·古蹟》皆記:“洪谷,唐末荊浩隱居此,因自號洪谷子。”《人物·隱逸》又記:“荊浩,字浩然,隱洪谷,自號洪谷子。工丹青,尤長山水,為唐末之冠,關仝師之。嘗作《山水訣》。”
河南濟源因有源出山西的沁河流經其境,兩漢、西晉時曾名沁水縣,北齊時廢止;又因河南濟源位於古濟水發源之地,隋代開皇年正式改稱濟源縣,延及唐宋以來,縣名濟源至今沿革不變。同樣,山西沁水在漢代也曾名沁水縣,後一度廢止而名永寧縣,或隸端氏縣,隋代開皇年正式復用沁水縣,延及唐宋以來,沿革至今不變。所以,無論是晚唐五代,還是北宋時的沁水,皆指山西沁水而非指河南沁水。隋代開皇年是個明顯界線。北宋幾種畫論都犯了一個歷史錯誤,即把晚唐五代時的“沁水縣”,誤認為河南沁水而非山西沁水。
那么《匡廬圖》何以叫“匡廬圖”呢?原來,在宋代以前並無畫題,畫的題目大都是後人著錄時根據畫中的內容而擬定。元代內府收藏此畫時,畫家柯九思用唐代李白《望廬山瀑布》詩意在此畫題跋:“嵐漬晴熏滴翠濃,蒼松絕壁影重重。瀑流飛下三千尺,寫出廬山五老峰。”到了清代,《匡廬圖》進入乾隆御府,乾隆召集朝臣鑑賞此畫,認為畫中所畫為江南廬山,因為“匡廬”是廬山的別稱,乾隆遂將此畫御定為《匡廬圖》。“山雨未晴嵐氣濕,溪流欲盡水聲微。”宋代詩人徐范這樣描繪太行美景。歷代文人墨客對太行山多有激賞之詞。太行山巍峨高峻,溪水潺潺,清幽之至,根據《沁水縣誌》《澤州府志》《山西通志》的明確記載,荊浩隱居作畫的太行洪谷,就位於山西沁水境內。
荊浩《筆法記》所記洪谷山水環境特徵:“太行山有洪谷,其間數畝之田,吾常耕而食之。”峽谷中有山溪,兩岸峭壁對立如門戶,到處怪石,滿山松柏。且有“神鉦山”、“大岩扉”、“石鼓岩”等幾個地名。
依據《沁水縣誌》所記洪谷位置,《筆法記》所記洪谷山水特徵,結合當地民間傳說,荊浩隱居作畫的太行洪谷,位於沁水西南中條山主峰歷山東北麓南陽村附近的寺溝河洪谷。眾所周知,中條山是太行山系延及西南的余脈。
寺溝河谷山水環境,與荊浩《筆法記》所記洪谷山水環境,非常相似吻合。結合當地民間傳說,可以認定,位於寺溝河谷中的洪穀穀口寺火莊,便是荊浩隱居太行洪谷的結廬之地,村邊恰有八九畝耕地。
整個寺溝河谷山水布局,可分三層:河谷寺火莊海拔1060米,村邊約八九畝耕地可供耕食,寺溝河流經寺火莊,順峽谷而出。寺火莊應是荊浩《匡廬圖》近景所繪河流與草廬。寺溝河洪谷兩側各有一山,北側山半叢林中青蓮寺海拔1110米,寺側洪谷山溪在兩山之間飛流而下。其山勢水流,與荊浩《匡廬圖》中景有石階、叢林、矮峰、寺院,兩山之間夾一飛瀑之構圖,基本相似。青蓮寺背後山坡較為平緩,約二三里處,突兀拔起幾座山峰,高聳入雲,最高峰名望谷峰,海拔高達1590米。寺溝河洪谷山水布局,以及神韻氣派,與荊浩《筆法記》所載太行洪谷的山水環境基本相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