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南鄭地名,始見於《史記.秦本紀.六國年表》,秦厲共公“二十六(年),左庶長城南鄭”。名稱來源歷史上有三種說法,其中“鄭民南奔”說逐漸為大家所認同,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沔水》引《耆舊傳》語:“南鄭之號始於鄭桓公。桓公死於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鄭為稱”。
南鄭置縣時間,史無明載。其地夏、商兩代屬梁州,為褒國所有。
西周時,合併於雍州,南鄭為周代古邑。
進入春秋後,為諸侯國爭奪地盤時期。公元前750年,褒國被庸國所滅,南鄭為庸國所有。
公元前611年,楚莊王聯合巴國、秦國擊敗庸國,南鄭進入秦、巴、楚三國反覆爭奪之盛期。南鄭先屬秦,後入蜀。
公元前475年戰國始,秦取蜀南鄭,秦厲共公二十六年(前451年)秦左庶長築南鄭城,南鄭地名始著。躁公二年(前441年),南鄭附蜀。秦惠公十三年(前387年)伐蜀,奪回南鄭。周顯王時(前368年),南鄭被蜀占據。秦孝公元年(前361年),漢中(時不含南鄭)被楚國占據,與秦地接壤。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派司馬錯領兵滅蜀,南鄭復秦。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秦楚丹陽之戰,秦奪楚漢中地六百里與秦的南鄭地區合併,置漢中郡,治南鄭(今漢台區境內)南鄭正式置縣,為陝西置縣最早縣之一。自公元前451年秦左庶長建築南鄭城以後,歷為漢中郡、道、府、縣所在地,為陝南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漢高祖劉邦為漢王時曾以南鄭為都城。
漢末張魯以五斗米道在此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近30年。
三國時蜀漢與曹魏在南鄭地區進行過激烈的較量。晉武帝泰始年間,南鄭為梁州及漢中郡治所。
西魏廢帝三年(554年),南鄭縣改為光義縣,治所未變。
隋開皇初年復稱南鄭縣,撤銷漢川,保留梁州郡,轄南鄭縣;隋煬帝大業初廢梁州復置漢川郡,南鄭為郡治。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廢漢川郡置梁州,南鄭為州治所;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南鄭為山南道梁州屬縣。
宋代,南鄭為府轄縣及路、府治所。
南宋時,分利州路為東西兩路,東路轄興元府,南鄭為府轄縣及路府治所,同時也是抗金的前線。
元朝設陝西行中書省,南鄭為興元路路治,正式劃歸陝西。
明朝時,南鄭為漢中府治。
清朝南鄭屬陝西布政使司漢中府轄縣。
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設道,十七年(1928年)撤銷漢中道,南鄭直屬陝西省轄。
1949年12月6日,南鄭分置為南鄭縣與南鄭市。南鄭縣遷治與漢中城東的十八里舖,除漢中城及郊區歸南鄭市外,其餘集鎮和鄉村仍由南鄭縣轄領。
1954年底,將四川省通江縣的碑壩區劃歸南鄭縣。
1958年底撤銷南鄭縣,轄區併入漢中市。
1961年9月縣市分設,劃漢江以南原南鄭縣轄的冷水、漢山、紅廟、南海、碑壩五區及原褒城縣轄的高台、新集、黃官三區和原黎坪中心區的部分區域為南鄭新政區。
2017年8月,經國務院同意,撤銷南鄭縣,設立漢中市南鄭區。
行政區劃
2015年全區轄1個街道 ,19個鎮、288個行政村,共有2856個村民小組,區政府駐地漢山街道西大街24號。
鎮 (社區/街道)名 | 轄行政村數 (城鎮社區) | 行政村(城鎮社區)名稱 | |
漢山街道 | 17(4) | 城東社區、城南社區、城西社區、城北社區;白馬寺村、高莊村、草堰村、五豐村、國慶村、紅橋村、趙家灣村、岳樹嶺村、保衛村、石門村、漢坪村、劉家營村、漢山村、白家灣村、楊家壩村、陶家灣村、齊力村。 | |
大河坎鎮 | 7 (5) | 大河坎社區、油房街社區、藝苑社區、漁營社區、店子街社區;中所營村、盧家溝村、歇馬店村、三花石村、丁元村、漢群村、李家營村。 | |
聖水鎮 | 13 (1) | 聖水社區;升仙村、山口村、山羊村、王營村、南華村、馬家嘴村、後營村、莊房村、瓮池村 、五愛村、新營村、廖壩村、青史村。 | |
胡家營鎮 | 8 | 王河坎村、高皇村、永燈村、建豐村、群星村、塘坎村、胡家營村、石谷寺村。 | |
協稅鎮 | 11 | 協稅村、王莊村、吳壩村、大營村、徐坡村、南路村、棗林村、張坪村、黃家溝村、馬家嶺村、三官廟村。 | |
梁山鎮 | 17(1) | 梁山社區;星光村、前豐村、石拱村、中咀村、梁西村、梁山村、南寨村、王巷村、愛國村、嶺崗村、萬眾村、榮國村、利民村、永遠村、永固村、丁店村、肖營村。 | |
陽春鎮 | 10 | 陳村、徐廟村、安坎村、付家河村、農豐村、葦池村、莊房村、玉泉村、杜家灣村、泉溝村、柳園村。 | |
高台鎮 | 14(1) | 高台社區;騎龍村、立峰村、東風村、東新村、東升村、團結村、戰鬥村、紅旗村、紅建村、紅星村、姜劉村、彌陀村、石科村、二郎村。 | |
新集鎮 | 28(1) | 新集社區;河灣村、王坪村、水城村、碗廠村、二門村、焦山村、新合村、許營村、羅堰村、西關村、太白村、岳嶺村、龍王村、魯營村、楊溝村、五郎村、木坪村、華燕村、華安村、華山村、陳灣村、汪家壩村、張營村、鐵爐村、黃河村、程扁村、白馬村、雙星村。 | |
兩河鎮 | 9 | 三門村、仰天坪村、鋼廠村、白廟村、紅廟村、倒廟村、墁坡村、爐河壩村、竹壩村。 | |
黎坪鎮 | 8(1) | 元壩社區;黎坪村、龍山村、瓦石溪村、二郎廟村、五郎壩村、松坪村、七鴨子村、桃源村。 | |
濂水鎮 | 8 | 濂水村、流西河村、團堆村、里仁村、聯合村、七里村、雅和村、熊廟村。 | |
黃官鎮 | 23(1) | 黃官社區;長嶺村、寶鼎村、張家灣村、火地溝村、新田村、桂花村、五豐村、朝陽村、水井村、潮水村、河壩村、青龍村、武營村、高石坎村、觀音溝村、李家咀村、何家溝村、武家溝村、大坪村、龍池村、廟壩村、雲河村、店子村。 | |
青樹鎮 | 18 | 歡喜嶺村、高柳村、冉家營村、新店村、漢山村、五道嶺村、查家溝村、青樹村、石橋溝村、潘家溝村、沙河村、七里村、雙聯村、汪家壩村、黃龍村、鍾寶寨村、土地埡村、馬鞍山村。 | |
紅廟鎮 | 16(1) | 紅廟社區;西溝村、喜神壩村、金溝村、羅帳嶺村、徐家嶺村、碾子壩村、柳林村、東溝村、中心村、乾壩子村、紅寺壩村、白家壩村、五龍庵村、民生村、關鍵村、群福村。 | |
牟家壩鎮 | 15(1) | 牟家壩社區;祖師殿村、青山溝村、柳溝村、王家溝村、馬仙壩村、徐家庵村、關公廟村、里八溝村、幸福橋村、馬鞍山村、雲峰寺村、朱家河村、茶房寺村、打鼓廟村、高家嶺村。 | |
湘水鎮 | 12 | 海棠寺村、紅旗村、湘水村、黃花窯村、五里溝村、盤龍庵村、五里店村、高皇山村、經堂灣村、潘家壩村、華嚴寺村、海明村。 | |
法鎮 | 14 | 桂花村、沙壩村、黃家溝村、曹家壩村、新店村、水磨村、法鎮村、八寶村、雙河村、梓橦村、後河村、李子埡村、茨壩村、沙河村。 | |
小南海鎮 | 14 | 黃家山村、沙子河村、秦家壩村、三聖廟村、峽山槽村、青石關村、鄭家壩村、小河溝村、回軍壩村、老龍池村、大安溝村、康家壩村、雙龍村、小壩村。 | |
碑壩鎮 | 14(1) | 碑壩社區;西河村、廣家店村、梁堂村、南岔河村、茶園村、西江村、花園村、大竹村、韭菜岩村、大西壩村、四溝村、壩溪村、朱家壩村、松樹庵村。 | |
福成鎮 | 12 | 佛頭山村、馬元村、楠木樹村、程家壩村、大營村、底坪村、明三灣村、田家營村、芭蕉坪村、何五嶺村、紅岩村、中營村。 | |
向陽社區 管委會 | 1 | 向陽社區。 |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南鄭區位於陝西省西南邊陲、漢中盆地西南部。地處東經106°30′~107°22′,北緯32°24′~33°07′之間。北臨漢江,南依巴山。南部與四川省通江縣、南江縣、旺蒼縣接壤;西與陝西省寧強縣、勉縣為鄰;東與城固縣、西鄉縣毗連;北與漢台區隔江相望。區界總長度436.04公里。區境東西最長直線距離83公里,南北長79公里。
地形地貌
南鄭區地處揚子準地台北緣,龍門——龍門大巴台緣隆褶帶,漢南米倉台拱區,其構造分為米漢台凸、寧鎮台凹、漢中新斷凹三區。在陝西地貌分區中,屬陝南秦巴山地的組成部分。境內橫亘東西的米倉山構成地貌骨架,漢江環繞東北部,地勢南高北低,呈階梯狀分布。域內由北向南依次為平原區(漢中平原組成部分)、低山丘陵區(大巴山低山丘陵組成部分)、中山區(米倉山至大巴山構造剝蝕中山區組成部分)。三種地貌面積,分別占全縣總面積的11.8%、22.5%、65.7%。地貌多樣性特徵明顯。山體一般海拔1000~1500米;丘陵區一般海拔800~1000米;平原區一般海拔500~800米。最高點在南部碑壩鎮與四川省交界的鐵船山,海拔2468米;最低處為聖水鎮東部的漢江河灘,海拔484米。
氣候
南鄭區屬於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具有以下明顯特徵:地處海陸氣候分界處,在地理區劃上位於秦嶺、淮河以南,以北亞熱帶氣候特徵最為明顯。四季分明,春旱少雨,夏熱多雨,秋多陰雨,冬季多霧寡照。
季風氣候特徵顯著。冬季受蒙古高壓控制,經常有冷氣流進入,天氣多陰,乾旱少雨,有時寒潮侵襲,但氣溫不至過低;春季天氣多變,乍寒乍暖,有時出現乾旱;夏季東南風頻繁,濕熱氣流進入,雨熱同季、多雷雨、伴狂風,也有乾旱發生;秋季北方冷氣團與南方暖氣團相遇,往往陰雨連綿,伴有暴雨,有時也出現乾旱。受地形影響,氣溫、降水垂直差異顯著,表現為:米倉山北坡氣溫由北向南遞減;降水由北向南遞增。災害性天氣如暴雨、低溫、連陰雨、乾旱頻繁,山區、丘陵局部夏秋伴有強風、冰雹。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南鄭區境內河流密布,水量豐盈。水資源總量24.4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23.51億立方米,人均地表水徑流量4139立方米,分別高於全省人均1460立方米、全國人均2560立方米183%和62%,但地表水時空分布變化大,豐枯懸殊;地下水資源年平均補給量為6.084億立方米,大部分地區水質良好,氟化物偏低,適宜工農業和人畜用水。至2015年底,有水庫58座,總庫容7912.9萬立方米,集灌溉、發電、旅遊、養殖於一體,收到良好效益。礦產資源
至2015年,南鄭區境內共勘查探明礦產24種,礦地139處,主要分布在南部米倉山、北部梁山兩大山系,以碑壩最為集中。礦產資源中,金屬類8種,包括鐵、銅、鉛、鋅、鈷、金、銀、黃鐵,主要分布在碑壩鎮、福成鎮、紅廟鎮喜神等地;非金屬類16種,包括大理岩、黃玉、頁岩、白雲岩、石英岩、石英砂岩、玄武岩、磷、石灰石、高嶺土、磚瓦粘土、大理石、花崗岩、水晶、煤、礦泉水,分布在淺山丘陵地區。在諸礦藏中,鉛鋅礦、磁鐵礦、銅礦、金銀礦,以及石灰石、花崗岩、石英砂岩、白雲岩、高嶺土等,在漢中市占有重要的位置。其中,分布在上、下樑山的石灰石儲量1.26億噸;分布於碑壩、福成鉛鋅礦5.49億噸、矽礦儲量約1000萬噸、鐵礦882萬噸、銅礦1.54萬噸、黃玉礦石600萬立方米。境內礦產資源潛在價值約754億元,已初步開採14種,其餘尚待開發利用。
河流水文
南鄭區境內河流眾多,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10條,總長度413.61公里;流域面積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5條,總長度935.95公里。河網密度每平方公里0.46公里。河流分屬長江流域的漢江水系和嘉陵江水系。以米倉山主脊為界,除漢江過境外,北面的濂水河、冷水河、漾家河流入漢江,屬漢江水系,流域面積1669.7平方公里;南面的西流河、碑壩河、後河、白玉河、長潭河、焦家河屬嘉陵江水系,流域面積1145.93平方公里。在諸河流中,以漢江、濂水河、冷水河為主幹流。濂有水河、冷水河支流眾多,呈樹枝狀分布,流域面積占全縣一半以上。河流年徑流深835.14毫米,多年平均徑流總量23.52億立方米。通常情況下,年內分布以7~10月最高,占全年的53.7%,易造成江河沿岸洪澇災害;5、6月徑流量僅占全年的16%,造成部分區域夏季水稻插秧時節用水困難。2015年6月25~28日,全區普降大到暴雨,河流普遍漲水,冷水河、碑壩河、喜神河等河流出現超保證流量洪峰;冷水河三華石洪峰流量1840立方米/秒,碑壩河洪峰流量1200立方米/秒,法鎮河洪峰流量550立方米/秒,濂水河新集段洪峰流量520立方米/秒;強降雨造成了嚴重的洪澇災害。
植物資源
南鄭區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地帶,適宜多種植物生長繁衍。境內植物種類繁多,區系複雜,溫帶、亞熱帶植物均有。其中:
(1)人工栽培植物主要有水稻、小麥、玉米、洋芋、紅薯、油菜、菸葉、花生等;蔬菜主要有蘿蔔、白菜、番茄、黃瓜、苦瓜、茄子、山藥、芋子、魔芋、蘆筍、瓜類等35種;水生植物主要有蓮藕、茭白、荸薺、慈菇、芡實(雞頭米)、菱角等。
(2)森林資源豐富。據省林業勘察設計院截至2009年末森林資源二類調查結果顯示:全區林業用地313.23萬畝,其中有林地265.66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576.5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62.94%,林木綠化率68.43%。野生植物以喬灌木、中藥材、花、草為主。已知喬木55科164種,灌木29科42種,竹類9種。主要有油松、巴山松、馬尾松、櫟類、樺類、漆類,杉、柏、椿、竹等,還有油桐、油茶、油橄欖、茶葉、桑、花椒、棕櫚、楠竹等亞熱帶樹種;果類主要有核桃、板栗、柿子、石榴、獼猴桃、桃、李、杏、梨、枇杷、櫻桃、柑、桔、大棗等;藥用樹種主要有杜仲、厚朴、樟類。
(3)珍稀植物共17科20種。主要有蘇鐵、銀杏、水杉、珙桐、紅豆杉,秦嶺冷杉、粗榧、櫸樹、長序榆、香連樹、鵝掌楸、厚朴、水青、香樟、楠木、紅豆、喜樹、水曲柳、香果樹、紅春樹;古樹名木2007年命名39株(已死亡7株),013年命名33株,現存古樹名木65株,涉及14科14種,主要包括銀杏、桂花、柏樹、香樟、紅豆杉、黃連木等,樹齡在千年以上7株(最具影響力的為聖水漢桂、協稅張坪側柏)。
(4)藥用植物600餘種,已開發利用169種,大宗藥材有杜仲、天麻、黃柏、棗皮、五倍子、附子、黨參、元胡、梔子、細辛、金銀花等,其中黨參、天麻、何首烏、附子等分布廣,出產多。
(5)草地植物56科600餘種,可用作飼草者500餘種。
動物資源
據陝西省林業勘察設計院1998年野生動物資源普查資料顯示:境內已發現獸類5目11科22種,鳥類12目28科81種,兩棲爬行類5目8科14種。其中,屬國家Ⅰ級保護動物有雲豹、金雕、林麝、朱䴉(遊蕩)4種;Ⅱ級保護的28種,主要有獼猴、黑熊、大靈貓、小靈貓、鬣羚、鴛鴦、雀鷹、斑頭鵂鶹、紅腹角雉、斑羚、豺、金貓、黃羊、蒼鷹、禿鷲、燕隼、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普通雕鴞、長耳鴞、川陝哲羅鮭、秦嶺細鱗鮭、中華虎鳳蝶等;屬陝西省重點保護動物有狼、豬獾、花面狸、小麂、豹貓、白鷺、畫眉、秦嶺腹蛇、秦巴北鯢等29種;一般保護的動物有麻雀、野兔、野豬、狐狸、黃鼠狼、竹鼠、杜鵑等51種。家畜家禽主要有豬、牛、驢、羊、兔、犬、貓、雞、鴨、鵝、鴿、鵪鶉等。境內水生動物主要有魚、蝦、鱉、蟹、蚌、田螺等30餘種,其中人工養殖魚類有鯉、鰱、鱅、草、魴、鯿、鯽、黃鱔和甲魚等10餘種。同時,在大巴山河流中有大鯢、齊口裂腹魚、水貂、水獺等名貴水生動物,其中大鯢、水獺屬國家Ⅱ級保護水生動物,齊口裂腹魚、山溪鯢屬陝西省Ⅱ級保護水生動物。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6年末,全區戶籍人口192967戶,總人口565324人,比上年減少2565人,下降0.45%。其中,男性292749人,占51.8%;女性272575人,占48.2%;男女性別比為107.4:100。在戶籍人口中,城鎮人口155465人,占總人口27.5%,比2015年末173416人減少17951人,下降10.35%;鄉村人口409859人,占總人口72.5%,比2015年末394473人增加15386人,上升3.9%。全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1.25人。
民族
截至2016年末,區內居住17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占總人口99.9%。此外,有回族、滿族、蒙古族、壯族、土家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朝鮮族、黎族、侗族、維吾爾族、土族、仡佬族、畲族、藏族、佤族、拉祜族、仫佬族等17個少數民族共627人,占全縣人口總數的千分之一。少數民族相對集中的有聖水鎮、漢山街道辦、大河坎鎮、新集鎮、梁山鎮等,其中聖水鎮五愛村聚居回民138人。
政治體制
區委領導
區委書記:李宏傑區委副書記:李志剛
區委副書記:白曉輝
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寬
區委常委、組織部長:李劍歌
區委常委、紀委書記:徐姮
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張軍
區委常委、統戰部長:蘇智剛
區委常委:郭繼翔
區人大領導
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馬詠梅
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孫俊英
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康漢文
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徐華
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汪貴寶
區政府領導
區長:曹俊強
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李宏偉
區委常委、副區長:張長弓
副區長:夏紹銘、丁濤、何寶鵬、李興會、蘇有軍、郭曉清、王軍
區政協領導
區政協主席:鄭漢生、齊鴻濟、何麗
經濟概況
綜合
2016年,南鄭區實現生產總值(簡稱GDP)174.0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8.3%。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4.06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96.81億元,增長9.0%;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3.20億元,增長8.7%;從結構上看,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3.8%,55.7%,30.5%。同2015年比,第一產業比重上升0.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下降2.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上升2.3個百分點。全年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85.90億元,占GDP比重為49.4%。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區人均生產總值達到36550元,增長5.2%。2017年,完成生產總值192.4億元、增長9.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1.3億元、增長21.3%,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5億元、增長13.5%,地方財政收入6.96億元,同口徑增長8.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93元、增長8.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97元、增長8.8%。培育“四上企業”62戶,超額完成任務。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89.6億元,居全市第二位。
第一產業
2016年,南鄭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4.33億元,增長4.4%。其中:農業產值23.91億元,增長9.5%;畜牧業產值15.72億元,下降2.7%;林業產值1.68億元,增長6.2%;漁業產值1.11億元,增長6.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91億元,增長1.8%。實施的“豬藥茶菜煙”五大主導產業實現產值28.87億元,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為65.1%。糧食作物種植面積49.86萬畝,比上年減少0.21萬畝;油料種植面積24.24萬畝,與上年持平;蔬菜種植面積8.83萬畝,比上年增加0.18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15.16萬畝,比上年增加0.53萬畝;茶葉年末實有面積17.53萬畝,比上年增加0.39萬畝;園林水果年末實有面積2.42萬畝,比上年增加0.10萬畝。2016年末全區共認定區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42個,按註冊級別分:省級3個,市級13個,區級26個。其中當年新認定市級園區2個。現代農業園區建成區面積71608畝,占全區常用耕地面積15.7%。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數達到222家,其中當年新發展27家。
第二產業
工業
2016年,南鄭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87.55億元,增長13.7%。按隸屬關係分:中央屬企業9.83億元,增長1.4%;省屬企業47.98億元,下降18.4%;區屬企業129.74億元,增長34.5%。
實現工業增加值81.38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79.57億元,同比增長7.9%;規模以下工業實現增加值1.81億元,同比增長3.2%。截至2016年末,全區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7戶,全年實現產品銷售率89.9%,同比增長0.6個百分點。其中64戶獨立核算工業企業全年實現利稅總額35.62億元,同比增長4.0%,其中:利潤總額3.79億元,增長54.7%;應交增值稅7.25億元,增長9.9%;營業稅金及附加24.58億元,下降2.5%。
2016年規上工業企業能源消費總量14.91萬噸標煤,下降4.9%。其中:電力消費62165萬千瓦時,下降2.8%;煤消耗6.73萬噸,下降12.5%。
投資建築
2016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4.78億元,增長36.8%;其中:固定資產投資103.63億元,增長36.8%。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9.24億元,增長38.5%;第二產業投資14.74億元,增長7.6%;第三產業投資79.64億元,增長43.9%。總投資項目中當年新開工項目99個,完成投資75.11億元。
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26.45億元,增長27.6%。其中,住宅投資14.7億元,增長0.87%;辦公樓投資0.28億元,增長250.0%;商業營業用房投資5.7億元,增長43.0%。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216.6萬平方米,增長12.2%;竣工面積26.4萬平方米,增長44.6%;商品房銷售面積32.2萬平方米,增長27.76%;全年商品房銷售額11.03億元,增長25.4%。
截至2016年末,全區資質以上建築企業9戶,實現總產值7.50億元,增長27.2%。房屋建築施工面積82.27萬平方米,增長26.8%;房屋建築竣工面積50.53萬平方米,增長151.3%。
貿易
2016年,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83億元,增長14.5%。按銷售地區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6.41億元,增長13.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8.42億元,增長16.7%。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額29.75億元,同比增長13.7%;餐飲零售額5.08億元,增長19.1%。限額以上單位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10.67億元,同比增長26.3%。全年實現貿易進出口額4663萬美元,同比增長20%。
金融
2016年,全區財政總收入31.62億元,下降9.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21億元,同口徑增長8.6%。財政支出31.11億元,增長6.1%-10-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186.42億元,比年初淨增加21.32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46.48億元,比年初淨增加17.85億元。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69.84億元,比年初淨增加12.65億元。保險業保費收入13449萬元,增長4.2%。其中:人壽險保費收入9556萬元,增長5.3%;財產險保費收入3893萬元,增長1.5%。全年各類保險賠款給付支出8057萬元,增長22.0%,其中:人壽險給付支出6266萬元,增長26.7%;財產險賠款支出1791萬元,增長7.9%。
交通運輸
截至到2016年末,實現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3.71億元,增長2.6%,占全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1%。全區公路通車裡程2290.6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3公里(西漢高速41.2公里、十天高速2.8公里、寶漢高速39公里),國道47公里,縣道333.23公里,鄉道343.84公里,專用公路94.17公里,村道1389.37公里。2016年末,全區擁有各類機動車輛7.58萬輛。全年旅客周轉量16303.19萬人公里,下降0.24%;貨物周轉量42804.05萬噸公里,增長5.4%。
郵政業務總量7560.67萬元,增長16.4%;電信業務總量68998.45萬元,增長65.8%。年末固定電話用戶數4.16萬戶,行動電話用戶34.87萬戶,網際網路用戶6.70萬戶,分別較上年增長-7.6%,5.8%和13.4%,有線電視入戶5.12萬戶,有線電視入戶率26.8%,較上年下降2.4個百分點。
社會事業
教育
2016年末,全區共有各類學校230所。其中,普通中學31所(普通高中4所,普通國中27所),中等職業學校1所,國小71所,特教學校1所,幼稚園126所。普通國中招生5389人,在校生16132人,畢業5576人;普通高中招生4289人,在校生12594人,畢業3839人;國小招生5026人,在校生28812人,畢業4961人;中等職業學校招生1271人,在校生3766人,畢業1208人;學前教育在校生14254人;國中畢業升學率達到99.7%。全縣4438人參加高考,上線4311人。其中一本1174人,二本963人,三本733人,專科1441人,上線率97.0%。與去年相比,一本以上上線人數增加42人,二本以上增加109人,有10名考生被北大、清華錄取。
衛生
2016年末,全區共有醫院、衛生院30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1588床,醫療衛生機構技術人員209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709人,註冊護士696人,藥師(士)145-11-人,技師(士)124人。全年向省市申報科技項目15個,其中:省級項目12個;市級項目3個。實施完成“5311工程”項目13個,其中:創業服務平台項目1個,工業項目3個,農業項目5個,文化、衛生和教育項目4個。
科技
2016年全年南鄭區申請專利134件,專利授權74件;完成技術市場交易額720萬元;完成科技研發投入(R&D)8170萬元。
社會保障
2016年,根據城鄉住戶抽樣調查,全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34元,增長8.9%,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5649元,增長8.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10元,增長8.4%。2016年全區城鄉養老、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305688人、14034人、24851人和20565人,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42萬人;城鎮醫療保險參保人數70522人,其中:城鎮居民參保39805人。年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45.59萬人,參合率99.99%。全縣農村五保供養機構11個,共有床位1080張。供養農村五保對象2182人,其中:集中供養479人,分散供養1703人。救助站救助流浪乞討人員1709人次。全年納入城市低保2714戶,4531人,支出2344萬元;納入農村低保6434戶,11651人,支出2992萬元。
環境保護
2016年,南鄭區全年化學需氧量排放4596噸,較上年減少74噸,下降1.6%;氨氮排放量700噸,較上年減少20噸,下降2.8%;二氧化硫排放量1520噸,比上年減少1102噸,下降42.0%;氮氧化物排放量811噸,比上年減少349噸,下降30.1%。全區主要污染物減排率為10.07%。全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97.0%,比上年提高了0.6個百分點;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88.0%,與去年持平。2016年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率為3.71%。2016年,大河坎片區環境空氣品質二級和好於二級的天數達到270天,空氣品質優良率73.8%;周家坪片區環境空氣品質二級和好於二級的天數達到285天,空氣品質優良率77.9%。全區土地總面積280903.63公頃,森林覆蓋率65.45%。
旅遊風景
聖水寺
聖水寺位於南鄭區聖水鎮,背依靈泉山,面對漢江,距漢中市10公里,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明代嘉靖時(1552—1566)。因有青、白、黃、烏、黑五泉環繞佛殿,取“五龍捧聖”之意,故名“聖水寺”。
川陝革命根據地南鄭紀念館
南鄭人民為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創建,鞏固和革命鬥爭做出了偉大貢獻,1979年中共陝西省委決定建立川陝革命根據地南鄭紀念館,也是川陝革命根據在陝南唯一的紀念館。
龍崗寺遺址
龍崗寺遺址(又稱龍崗寺古人類遺址)位於南鄭區梁山鎮,距中心城區約3.5公里。遺址由舊石器時代文化、新石器時代文化、漢代墓葬群、龍崗寺宗教文化、紅色革命文化五部分組成,內涵豐富,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科學藝術價值和社會經濟價值。
紅寺湖
紅寺湖景區距離南鄭區中心16公里,景區面積1560多萬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積240多萬平方米,林地面積300多萬平方米。有鴛鴦、白鷺、錦雞等20餘種珍稀野生動物,和松、杉、楓、楠竹、茶樹、油茶等近20餘種名貴植物,為陝西省十大自然生態游泳景區。
黎坪國家森林公園
黎坪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南鄭區元壩鎮境內,該公園屬揚子準地台北部邊緣,龍門大巴山隆起褶斷帶地貌,深切河谷。該森林公園是以森林景觀、地貌景觀,水體景觀以及現代人文景觀和田園風光景觀為主,集山景、林景、水景、石景為一體。
南湖風景區
南湖風景區位於南鄭區大漢山腳下省道211穿過景區。始建於1954年,1981年被命名為“南湖公園”,1995年更名為南湖風景區。它以山水自然景觀見長的自然風景區。景區面積4.65平方公里,水面1109畝,湖水迂迴於七山八溝之間,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亭立榭臥,為漢中近效的一處幽美的遊覽勝地。
著名人物
何挺穎(1905~1929)周家坪鎮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
程德章(1910~1933)殷家壩鄉人,字子文。中國共產黨烈士。
趙華軒(1905~1934)黃官鎮人。中國共產黨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