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南轅北轍](/img/7/6e2/nBnauM3XzITNzYTNwQTMyADO4QTM4QjN0IjMzQTNwAzMxAzL0E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南轅北轍](/img/8/d8b/nBnauM3X4YjN5EjN0QTMyADO4QTM4QjN0IjMzQTNwAzMxAzL0E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衣焦:衣裳皺縮不平。
申:伸展,舒展。後作“伸”。
大行(hang):大路。
方:正在。
北:面向北方。
持其駕:駕著他的車。
之:動詞,到……去。
楚:楚國,在魏國的南面。
將:又。
奚:為何。
用:費用,錢財。
御:駕馭車馬。
者:…的人。
御者善:車夫駕車的技術高超。
此數者:這幾個條件。
恃:依靠,依仗。
廣:使動用法,使……廣大,擴展。
猶:猶如,好像。
作品譯文
魏王想要攻打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季梁聽說這件事後,半路返回,來不及抻平皺縮的衣服和去除頭上的塵土,去拜見魏王說:“今天我來的時候,在路上遇見了一個人,正在面朝北面駕著他的車,他告訴我說:‘我想到楚國去。’我說:‘您去楚國去,為什麼往北走呢?’他說:‘我的馬很精良。’我說:‘你的馬雖然很精良,可這不是去楚國的路。’他說:‘我的路費很多。’我說:‘你的路費雖然多,可這不是去楚國的路。’他說:‘我的馬夫善於駕車。’這幾個條件越是好,就離楚國越遠了。大王的行動是想成為霸王,舉止是想取信於天下。依仗魏國的強大,軍隊的精銳,而去攻打邯鄲,以使土地擴展,有好的名聲。大王這樣的行動越多,那么(您)距離稱王的事業就越來越遠了。這就好像到楚國卻向北走一樣。”創作背景
戰國後期,一度稱雄天下的魏國國力漸衰,可是國君魏安厘王仍想出兵攻伐趙國。謀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鄰邦,聽到這個訊息,立刻半途折回,風塵僕僕趕來求見安厘王,勸阻伐趙。作品鑑賞
季梁為了打動魏王,來了個現身說法,以自己的經歷,帶出了南轅北轍的故事,形象地說明了魏王的行動與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馳的道理。其實這個故事並不一定就發生在季梁身上,他之所以與自己的親身經歷相聯繫,是為了讓故事顯得生動和真實,從而更具有說服力。我們在說服他人時不妨也用這種說法,將一些故事、案例融入自己的親身經歷,這樣就更容易打動人。作者簡介
![劉向](/img/2/748/nBnauM3X4UzMxgTN4QTMyADO4QTM4QjN0IjMzQTNwAzMxAzL0E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