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協定,未來共同國家的名稱將由目前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改為“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同國家的總統和政府總理將由一人擔任,國家機構將由政府、議會和法院組成。協定還規定,三年後,共同國家的組成成員有權退出。4月9日,塞爾維亞和黑山的議會分別以多數票通過了兩個共和國未來關係協定。5月31日,南聯盟議會公民院和共和國院分別以多數票通過了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未來關係協定。今年1月27和29日,南聯盟塞爾維亞共和國議會和黑山共和國議會先後通過了“塞爾維亞和黑山憲章”。
1882年和1910年,塞爾維亞和黑山相繼成為王國。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成立,1929年改國名為南斯拉夫王國,塞爾維亞和黑山成為其中的一部分。1945年,南斯拉夫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同年11月29日,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成立,1963年改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此時的南斯拉夫由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簡稱波赫)、馬其頓、黑山六個共和國以及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兩個自治省組成,面積25萬餘平方公里,人口為2300多萬。
隨著蘇聯解體和東歐巨變,南斯拉夫也發生了分裂。1991年6月,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宣布獨立。此後,馬其頓、波赫也相繼宣布獨立。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議會通過新憲法,宣布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共和國聯合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南聯盟面積10萬餘平方公里,人口1054.4萬,主要是塞爾維亞族、阿爾巴尼亞族、黑山族、匈牙利族及其他少數民族。官方語言是塞爾維亞語。主要宗教是東正教。首都貝爾格勒。
在南聯盟中,人口不到70萬的黑山共和國始終認為自己人少位卑,與塞爾維亞貌合神離,黑山內部要求獨立的呼聲也始終未斷。 南斯拉夫(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斯拉夫字母:Југославија,拉丁字母:Jugoslavija),建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由原本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爭取獨立的斯拉夫民族各族組成。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南斯拉夫實行社會主義,由狄托出任總統,與蘇聯保持距離之餘,努力發展自己的經濟,使南斯拉夫在東歐國家裡成為比較富有的一員。1980年狄托逝世,南斯拉夫開始走下坡之餘,國內各民族之間的衝突不斷加劇。在1991年前蘇聯解體之後,各民族開始各自爭取自治和獨立。及至2003年改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之後,南斯拉夫作為國名正式退出了歷史舞台。
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聯邦徹底解體,由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共和國組成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正式宣告成立。
1992年4月7日歐共體承認南斯拉夫波赫共和國獨立。同日美國宣布承認波赫、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共和國獨立。12日波赫穆斯林、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3政黨再次達成停火協定,然而15日,波赫武裝衝突又起。在歐共體調解下,波赫衝突3方於23日再次簽署停火協定,同日,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共和國分別通過建立新的共和國家憲法草案。
1992年4月24日,聯合國安理會舉行緊急會議,要求外部勢力停止干預波赫局勢,並決定向波赫派遣100名軍事觀察員幫助執行停火協定。27日,南聯邦議會聯邦院通過了由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共和國組成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的憲法,這意味著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徹底解體,同日,南聯邦主席決定改組南人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