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粵廣繡

南粵廣繡

南粵廣繡,是全國四大名繡之一,歷史上指廣州、佛山、南海、番禺、順德等地的刺繡品,即專指廣府地區的刺繡工藝品,包括刺繡字畫、刺繡戲服、珠繡等。

簡介

南粵廣繡 南粵廣繡

據唐人蘇顎在《杜陽雜編》所載:“唐永貞元年,南海貢奇女盧眉娘,年十四,工巧無比,能於一尺絹上繡《法華經》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點劃分明,細如毫髮……”以上《杜陽雜編》記載的正是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南海14歲姑娘盧眉娘於皇宮中在一尺絹上繡《法華經》7卷,字如粟粒而點畫分明、細如毛髮,足見其技之精。

南宋時,廣東繡品開始從深閨小院和皇室內庭走向國內外市場,發展成為民間一項重要的副業生產。明正德九年(1514年),葡萄牙人購買了廣繡藝人繡制的龍袍袖片獻給葡王,葡王大喜,賞賜厚。廣繡從此名揚中外。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一位曾在廣州逗留了幾個星期的葡萄牙傳教士克羅茲,回國後在其所著的“回憶錄”中寫道:“廣州很多手工業工人都為出口貿易而工作。出口的產品也是豐富多彩的。有彩色絲線盤曲的繡在鞋面上的繡花鞋……都是絕妙的藝術品”。

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英國女王伊利莎白一世,十分喜歡廣東的金銀線繡,親自倡導成立英國刺繡同業公會,從中國進口絲綢和絲線,加工繡制貴族服飾;英王查理一世繼位後,進一步倡導英國人種桑養蠶,發展英國的絲綢工業和工藝,使廣繡藝術傳播到英倫三島,被西方學者稱譽為“中國給西方的禮物”。

發展歷程

1956年,廣州刺繡業實現全行業合作化。

1957年,廣州市工藝美術研究所成立,在配備繡工、設立實驗工廠的同時,吸收一批美術學院的畢業生和美術專業人才從事繡稿的設計和繡制。

1965年,新滘刺繡社與其它刺繡社合作,抽出人員專門從事珠繡品生產,從來料加工逐步向出口外銷發展。

1978年9月,新滘刺繡社轉為合作工廠,1979年改名為廣州珠繡品工藝廠。

1983年4月,廣州珠繡品工藝廠與南華工藝廠合併,定名為廣州繡廣繡大廈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加上製作廣繡的藝人的退休、轉行等,這段時間,廣州繡品工藝廠不僅沒有優秀作品面世,甚至曾經輝煌的廣繡工藝也幾乎成為一種絕藝。

2003年以來,廣州繡品工藝廠召集老藝人回廠帶徒學藝,經過新老藝人多年的共同努力,廣繡行回復生機,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又有所創新,傳統技術與現代藝術元素互相滲透,融會貫通,傳統的工藝品逐漸向藝術品層次提升。

2010 年3月,廣州繡品工藝廠正式改制。

廣繡大師

陳少芳

2001年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工藝美術大師的陳少芳:是廣繡的光榮。2001年9月至2002年6月在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展出的“陳少芳廣繡作品展”,吸引了眾多國內外觀眾,令廣繡再鑄輝煌。

許熾光

從藝60多年,指導和參與刺繡了一批享譽中外的廣繡藝術精品,其中有北京人民大會堂廣東廳陳列,被中央輕工部選作禮品參加莫斯科世界青年聯歡會,獲得國家級、省市級獎勵,被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收藏。先後獲得“廣東省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廣東省高級工藝美術師”、“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廣繡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等稱號。幾十年來,培訓輔導400多人(次)學習刺繡技藝,現仍在廣州繡品廠從事設計、刺繡,帶徒授藝。

梁秀玲

廣繡大師梁秀玲,廣東番禺人,1974年出生於廣州市番禺區新造鎮北亭村廣繡世家,北亭村是古時廣繡的主要基地和發源地之一,自幼受先輩刺繡藝術感染,從6歲開始對廣繡產生濃厚興趣,並追隨母親學習廣繡,熟練地掌握廣繡各種針法及繡制技藝, 10歲就可以獨立完成一幅新作品。她常到各地參觀刺繡,與不同的刺繡藝術名家切磋技藝,並從中吸收了許多新的手工刺繡技藝。所繡制的廣繡作品深受藝術家們的青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