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南畇學派是清人彭定求所創立的學派。彭定求(1645~1719),字勤止,號南畇,清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此學派因其號而名。
彭定求幼承家學,長師事湯斌。1676年(康熙十五年)中一甲一名進士,授修撰,在官三年,乞假歸,侍父講學。既而人都奉職,擢國子監司業,又擢侍講。後引疾歸。
彭定求有曾孫彭紹升傳其家學。彭紹升,字允初,號尺木,乾隆進士,家居不仕。定求交遊者有朱用純、顧培、徐世休、潘耒等。紹升交遊者有汪縉、羅有高等。
學術主張
南畇學派之學,以無錫高攀龍、顧憲成為宗,左袒王守仁,以不欺為本,以踐行為要。定求初好朱熹、呂祖謙所撰《近思錄》,而後服膺“明七子”,即陳獻章、王守仁、鄒守益、羅洪先、高攀龍、劉宗周、黃道周。
時論學者多詆王守仁,有謂“明之亡,不亡於朋黨,不亡於寇盜,而亡於學術”之說,彭定求則指出:“誠使明季臣工以致良知之說互相警覺提撕,則必不敢招權納賄,則必不敢妨賢虐忠,則必不敢縱盜民,識者方恨陽明之道不行,不圖誣詆者顛倒黑自,逞戈矛,弄簧鼓,一至於斯!”故著《陽明釋毀錄》以辯護王學。
彭定求又認為人德之方莫先於主靜,而默坐澄心乃其要領,故著《密證錄》以闡發其意。
又以為寡過之方莫備於《易》,故以程頤《易傳》為主,博採諸家,著《周易集注》。
彭紹升素喜陸、王之學,好佛經,曾絕欲素食,持戒甚嚴,“論學則欲徹儒、釋之樊而游大同之宇”,戴震曾貽書與之辯論。
代表著作
南畇學派代表著作除上述者外,還有彭定求《國小纂注》、《孝經纂注》、《明賢蒙正錄》、《南購文集》,彭紹升《二林居集》、《一行居集》、《測海集》、《觀河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