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南歌子 又名《南柯子》、《風蝶令》。唐教坊曲,《金奩集》入仙呂宮。二十六字,三平韻,例用對句起。宋人多用同一格式重填一片,謂之雙調。雨暗初疑夜,風回便報晴。淡雲斜照著山明,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 卯酒醒還困,仙村夢不成。藍橋何處覓雲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原文

雨暗初疑夜,風回便報晴。淡雲斜照著山明,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
卯酒醒還困,仙村夢不成。藍橋何處覓雲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詞牌釋義

南歌子 又名《南柯子》、《風蝶令》。唐教坊曲,《金奩集》入仙呂宮。二十六字,三平韻,例用對句起。宋人多用同一格式重填一片,謂之雙調。
南歌子.閨情 歐陽修
題考〕 張衡【南都賦】云:“坐南車歌兮起鄭舞。”隋唐以來,曲多稱“子”,本調調名殆濫觴於此。又萬氏【詞律】本調下注云:“歌又作柯”。毛先舒【詞學全書】亦云:“﹝南歌子﹞題,采於淳于棼事,一名﹝南柯子﹞。”是本調先後有二名也。淳于棼事見唐李公佐【南柯記】,系敘一蟻穴中之夢境。此調凡有四體,獨本詞又名﹝望秦川﹞、﹝風蝶令﹞。至唐劉采春另有﹝南歌子詞﹞,系五言絕句,與此無涉也。
作法〕 本調五十二字,前後闋相同,起二句為五言對句;首句仄起仄收,次句平起平韻,與平起之五言律詩頷聯無異。第三句七字,為平起平韻之七言句,故第一三字可平可仄。末句九字,句法上二下七,與﹝相見歡﹞末句相同。萬氏【詞律】云:“兩結,語氣可上六下三,亦可上四下五。”然終以上二下七為順。如本詞前後闋末句下七字,蓋現成唐詩句,只是句頭加兩字也,豈可割裂耶!
鳳髻金泥帶,
⊙●○○●(句)
龍紋玉掌梳。
○○●●△(平韻)
去來窗下笑相扶,
⊙○⊙●●○△(協平韻)
愛道畫眉深淺入時無。
⊙●⊙○○●●○△(協平韻)
弄筆偎人久,
⊙●○○●(句)
描花試手初。
○○●●△(協平韻)
等閒妨了繡功夫,
⊙○⊙●●○△(協平韻)
笑問鴛鴦兩字怎生書。
⊙●⊙○●●●○△(協平韻)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賞析 

 這首詞寫於元豐二年(1079)蘇軾任湖州(今浙江嘉興)知州期間。詞中通過作者於江南水鄉行路途中的所見所感,反映了他在宦海沉浮中的複雜感受,抒發了人生之不得成仙而去的感。上片首句描寫雨後初晴的景象:由於夜來陰雨連綿,時辰到了,不見天明,仍疑是夜;待到一陣春風把陰雲吹散,迎來的已是晴朗天氣。“淡雲斜照著山明”,把清晨陽光透過淡雲斜照遠處山色的景象表達得貼切而有神韻。“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這一句寫得清新輕快,表達出作者春朝雨後乘馬行於溪邊路上之情味。此句由景及人,勾勒出一幅清麗優美的山水人物圖。下片借傳奇故事而抒情,寓意深遠。“卯酒醒還困”一句,寫作者早晨飲酒,仍感睏倦,非因路途勞頓,而是夜間尋仙夢境使然。“藍橋何處覓雲英”這一問句,借用唐代裴航遇仙女雲英之典故:唐人裴鉶所作《傳奇》中,有一篇題作《裴航》的小說,故事離奇曲折,略謂:裴航下第歸,與一仙女同舟,得其所示詩,有云:“藍橋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嶇上玉清。”及至藍橋驛,下道求漿,得遇雲英,雲英,女仙之妹也。裴航經歷訪求玉杵臼、搗藥服食諸曲折,終得結褵而升仙。蘇軾此詞中所謂“仙村”,即指藍橋而言;所謂“夢不成”者,謂神仙飄渺不可求,故有“何處覓雲英”之感嘆。最後,作者覺得路邊的溪水也還是有情的,這就是“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這首詞的結尾一句——“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與李煜筆下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有異曲同工之妙。作者在流水這一無情的客體中賦予主體的種種情思,讀來意味深長,餘韻不盡。欲成仙而不得,從夢境回到現實,空對流水惆悵不已,這正是詞人孤寂、落寞、淒婉的心緒之寫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