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木林

(二)突出了“三農”工作的基礎地位,推進了農牧業產業化進程1、以最佳化結構為目標,穩步推進了“三產”結構調整。 3、加強了牧業工作力度,確保了牧業穩定發展。 (三)加快了社會事業的發展,努力推進了和諧南木林建設1、生態建設與保護日益加強。

南木林縣基本情況

南木林縣位於西藏自治區中西部,日喀則地區的東北部,雅魯藏布江中上游北岸。東與拉薩的尼木縣交界,西與謝通門縣相鄰,北與那地區的申扎、班嘎兩縣接壤,南與日喀則市隔江相望,全縣總面積8848平方公里,絕大部分地方海拔在3790——4950米之間,轄17個鄉鎮,152個行政村,421個自然村,全縣總人口7.4萬多人,2005年全縣GDP實現21565萬元,人均GDP2850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596元,糧油總產5840.4萬斤,人均占有量達到789斤。

2005年各項工作完成情況

2005年,我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深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十六屆四中全會、自治區六屆六次全委(擴大)會、地區工作會、地區經濟工作會議等一系列重要會議精神,團結帶領全縣各族人民,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建設和諧南木林為目標,十分珍惜大好形勢,十分珍惜歷史經驗,十分珍惜寶貴機遇,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務實推進,開創了各項工作新局面。
(一)國民經濟實現了快速發展
2005年全縣GDP預計實現21565萬元,增長速度達15.5%。其中第一產業11553萬元,第二產業3209萬元,第三產業6803萬元,三次產業比是53.6:14.9:31.5,人均GDP2850元;完成財政收入410萬元,增長4.33%;農村經濟總收入16593.1萬元,比上年增加1855.8萬元,增長12.6%;多經收入10681.6萬元,比上年增加1683.1萬元,增長18.7%;鄉鎮企業收入達206.4萬元,比上年增加63.7萬元,增長44.8%;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596元,比上年增加144.6萬元,增長10%;其中現金收入757.3元,占純收入的47.4%;勞務輸出23833人次,比上年增加2323人次,勞務輸出收入4381.8萬元,比上年增加673.2萬元;糧油總產5840.4萬斤,比上年減597.8萬斤;牲畜出欄率22.2%,總增率22%,牲畜死亡率控制在了1.14%一下。
(二)突出了“三農”工作的基礎地位,推進了農牧業產業化進程
1、以最佳化結構為目標,穩步推進了“三產”結構調整。
2、以提高糧食單產為目標,加大了科技套用力度。
3、加強了牧業工作力度,確保了牧業穩定發展。
4、以四大特色產業為主的新的經濟成長點凸現。
(三)加快了社會事業的發展,努力推進了和諧南木林建設
1、生態建設與保護日益加強。今年春季完成治沙生態林工程12000畝,補栽4500畝,雨季造林500畝,義務植樹35.5萬株,封山育林10萬畝,城鎮綠化72畝4公里,種草2.3畝。加強了天然植被的保護,禁止了亂挖草皮,亂伐灌木等現象。
2、扶貧濟困工作邁出較大的一步。2005年縣級領導、各部門、各鄉鎮共為扶貧事業捐款捐物折資達54.97萬元,完成脫貧118戶644人,鞏固198戶1018人,提高214戶1186人,建房72戶101間1999平方米。
3、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2005年,以“兩基”攻堅為切入點,以“普九”目標為突破口,紮實推進農牧區教育發展,開創了“兩基”攻堅工作的新局面,“普九”的36項指標全部完成,10月27日,我們接受了區“普九”驗收組的驗收,並順利通過驗收,給地委、行署和全縣人民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4、廣播電視文化工作繁榮進步。按照把握方向、圍繞中心、抓好隊伍、有所作為的總體要求,深入開展文明鄉村,文明單位活動,著力加強農牧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我縣152個行政村全部完成了“村村通”工程安裝,行政村覆蓋率達100%。完成了“6+1”有線網路點4個、“4+3”有線網路點13個,自然村“1+1”廣播電視工程15座。
(四)求真務實,真抓實幹,對口援藏工作成效顯著
濰坊市在項目建設、資金投入、技術引進、人才培訓等方面給予了我縣巨大、無私、真心實意的援助,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援助的局面。
總之,經過全縣各族人民一年來的艱苦努力,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局勢持續穩定,人民民眾安居樂業。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實現2006年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計畫的開啟之年。“十一五”是我縣全面實現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必須經過的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是我們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機遇期。在這樣的關鍵時期,我們耽誤不起、失誤不起、可以說從現在起到2010年,對於南木林來說太難得了,也太重要了,更是太緊迫了。我們將按照“一加強、兩促進”三大歷史任務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以新的起點、發展新的優勢,實現新的跨越,建設社會主義新南木林。
2006年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五中全會,區黨委六屆七次全委會以及地區工作會議精神,貫穿“一加強、兩促進”這一主線,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局勢日益穩定,對口支援機遇,進一步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把發展作為執政為民的第一要務,把發展作為硬道理,把增加民眾收入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與時俱進,大膽開拓,狠抓經濟結構調整,特色經濟發展,努力擴展增收渠道,促進跨越式發展。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民主法制,加強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堅決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統一,促進社會長治久安。培養和教育幹部努力踐行“三個代表”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全面加強黨的建設。
2006年的工作思路是:根據地區確定的“十一五”期間“1234567”工作思路,結合我縣實際,堅持和完善“3333”工作思路。突出“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突出一個品牌,強化三大特色,奮力實現六大在突破,全力在六個方面在創新篇章。在保持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率先謀劃、率先發展、不斷最佳化經濟結構,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注重發展社會事業,走出一條符合南木林實際,具有縣域特色的生產發展,生活改善、生態良好、資源節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實現社會和諧穩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