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橋

南明橋

南明橋,原稱南門橋,位於中華南路與新華路交接處的南明河上,是貴陽建築最早的橋。橋長72米(含引橋20米),寬13.2米,1995年,新華路、中華南路擴寬,橋顯狹窄,遂拓寬至40米,橋長84米,仍為6孔,另增2孔人行通道。

基本信息

簡介 

南明橋南明橋
貴陽建築最早的橋是南明橋,原稱南門橋,位於中華南路與新華路交接處的南明河上,清代木刻《南嶽壽山圖》中稱之為湘陽橋。此橋建於明永樂二年(1404年),為鎮遠候顧成修建。最初名叫霽虹橋,據明弘治《貴州圖經新志》說:“霽虹橋,在治城南明河上,凡九空,永樂二年(1404年)鎮遠侯顧成建。”明嘉靖《貴州通志 ? 城池》載:“(霽虹橋)在治城南,南明河上, 貴陽八景曰‘虹橋春漲’即此。”當時稱這一段河流為南津,故有“南津在治城南門外,霽虹橋跨其上”的記載。到了明崇禎年間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所著的《徐霞客遊記》中描述:“貴州東三里為油榨關,其水西流。西十里為聖泉北嶺,其水東流。北十五里為老鴉關,其水南流為山宅溪。南三十里為花仡佬,其水北流。四面之水,南最大,而西次之,北穿城中又次之,東為最微,俱合於城南薛家洞,東經襄陽橋,東北抵望風台,從其東,又稍北,入老黃山東峽,乃東搗重峽而去。”這裡所說的襄陽橋就是霽虹橋,亦即南門橋。由此可以推知霽虹橋改稱襄陽橋大約在明崇禎年間。
清末至民國時期,南明橋上已是歪歪斜斜一付破敗景象,1945年,楊森主政貴州重修此橋,到1947年橋竣工即改為“中正橋”,親題“中正大橋”於橋欄兩外側半圓形“安全島”下方。橋長72米(含引橋20米),寬13.2米,將原9孔改為6孔,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石橋。貴陽解放後,人民政府正名“南明橋”。1995年,新華路、中華南路擴寬,橋顯狹窄,遂拓寬至40米,橋長84米,仍為6孔,另增2孔人行通道。
南明橋一段的南明河,水面寬闊。近看,浮玉橋、涵碧亭、甲秀樓、觀音寺隔水相望,兩岸綠蔭垂地,民房嵯峨;遠看,觀風台、東山、仙人洞等名勝古蹟遙遙在望,相映生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