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906年2月22日,法國天主教南昌主教王安之強迫南昌知縣江召棠擴大傳教特權。江堅拒不允,遂被刺死。南昌民眾數萬人集會,連毀法英等國教堂、學堂,打死王安之等傳教士,發生了震驚中外的“南昌教案”事件。清政府懾於英法勢力,對內鎮壓,對外賠償銀兩了結此案,然而“南昌教案”揭開了反對外國教會勢力侵略鬥爭的序幕。
起因
1904年張惟聖、彭素民、周養浩、鄧文輝等在南昌組織了易知社,表面上是研究學術的團體,實際是反帝反滿的組織,積極進行反帝反封建宣傳活動,並與湖南華興會的黃興取得了聯繫。1905年同盟會成立後,革命志士蔡復靈把同盟會江西支部設南昌市系馬樁街,在他和張世膺、鍾震川等人的努力下,深入江西武備學堂、測繪學堂、測量司和陸軍國小傳播革命思想。這時,江西留學生俞應麓、李烈鈞、彭程萬、彭素民、歐陽武等也先後回南昌,進入軍界工作,經常向士兵灌輸革命思想,發動優秀學生加入同盟會,使南昌的革命局面有了新的突破。當時,南昌人民革命意志昂揚,參加同盟會的人很多……“1906年江西組織了新軍,同盟會派了不少會員投入新軍,因而辛亥革命時,江西的新軍幾乎全操在革命黨人的手裡”。在南昌新軍起義之前,革命思想在新軍中廣泛傳播,革命已經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比較成功地把一支維護清朝封建統治的反動武裝轉化為反清的革命力量。正是這樣,南昌革命條件比較成熟,正待時機到來。
發展
籌划起義
1911年10月23日,九江革命成功的訊息傳到南昌,南昌新軍中的革命黨人歡欣鼓舞,積極準備起義;新聞學界密切配合,報導九江起義經過,宣傳全國革命形勢,鼓吹“大清政府從此長辭矣”,“使社會一般人心”莫不趨向革命;商界也冒險盡力支持革命。10月25日,《江西民報》刊登九江獨立捷報,南昌更是風雲突變,傾向革命的清廷參議官張季煜、新軍協統吳介璋與革命軍加緊聯繫,南昌新軍起義勢在必發。
清廷江西方面當得知武昌首義後驚慌失措、日夜籌商應變之計,企圖將革命鎮壓下去,他們一方面宣布軍隊加倍給餉、安慰軍心;另一方面,嚴加戒備,擴充軍隊,急調舊派軍隊和上饒防營限期到達南昌,準備用武力對付新軍。官府的反動措施,激起了革命黨人的義憤,加緊了起義的準備。10月28日,革命黨人在工程兵隊召開秘密會議,決議將馬炮工輜各營隊編成“光復軍”,從工程兵隊抽調人員組成精悍的越城隊,設法奪取衙門守衛的武器,派周兆麟接洽城內警察,還確定了起義的日期。
起義成功
10月30日晚11時30分左右,革命軍越城隊順著順化門城牆飛身登上城頭後,打響了辛亥革命“南昌起義”的第一槍。傾向革命的原清廷巡撫衛隊和警察按事前約定,一面在城內巡撫兩側的鼓樓和旗桿處澆了煤油,投了火把,引得火光沖天;一面大開城門,迎接光復軍進城。12時,“光復軍”發布行軍命令,方先亮率領騎兵營進城占領軍裝庫;蔡傑率工兵隊、宋炳炎率輜重隊蜂擁入城,分頭占領各重要據點,而清廷所掌握的少部分武力無力抵抗,巡撫馮汝騤正準備頑抗,越城隊就已進入城內,他慌亂中帶著衛兵狼狽的躲入旺子巷的店鋪里,城內在革命黨人俞應麓的組織下,學紳商界聯合組織了一支“保全團”,維護地方秩序。革命軍“在巡撫衙門放了幾槍,燒了巡撫衙門門口的吹鼓亭和一根旗桿”,南昌就這樣兵不血刃地光復了。南昌的光復宣告結束了清政府在江西省會封建統治,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得到了進一步傳播。
結果
1911年10月31日,革命黨人在契約巷萬壽宮召開軍、學、紳、商、新聞各界的代表會議。會上因省商務總會李國珍等代表得知馮汝騤還未離開南昌,決議請馮汝騤參加革命,提議他擔任都督。馮汝騤得知訊息道:“要我仍做撫台,司道照常辦事,則可。要我為都督,寧死不願,即砍頭亦不做。”這充分暴露了馮與革命為敵,與清朝共存亡的反革命立場。11月1日,革命黨在萬壽宮再次召開會議,通電全國宣告江西獨立,義軍推吳介璋任都督,蔣群為軍政府參贊,劉鳳起為民政部長,雷恆為財政部長等。於是,定鐵血十八旗為國旗,暫改行黃帝紀年,規定剪掉男子的長辮,廢除作揖、跪拜封建禮節,將青衣藍布衣定為禮服,查抄貪官污吏的財產。
社會影響
受南昌新軍起義勝利的鼓舞,江西境內的袁州、萍鄉、贛州、鄱陽、宜豐等地也相繼起義,辛亥革命在江西取得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