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吳介璋(1875—1926),字德裕,號復初,江蘇省無錫市陽山鎮人。自幼聰穎好學,16歲被人聘任塾師。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遂棄文從戎,考入江南陸師學堂。1898年畢業,留校助辦教務。同年,陝西巡撫魏光燾到江南物色訓練新軍人才,被邀請去主持文案及營務處幫辦等,不久升任武威新軍統帶,為陝西訓練了一批新軍人才。嗣後清政府下令各省成立督練公所,吳介璋受江蘇巡撫署邀請,歸籍任督練公所提調兼徵兵處提調。吳介璋主張重新招收年齡較輕的有志青年,並改“募”為“征”,聽從自願報名。並先在常州設立徵兵處,徵招府屬各縣的鄉民子弟進行訓練。為改變百姓中“好男不當兵”的狹隘觀念,親赴各縣演講,用“國不強,焉能安”的道理,激勵青年報效祖國。府縣鄉民受其精誠感召,報名者多達千餘人。後吳到江西任江西武備學堂總教習及江西陸軍測繪學堂總辦,為江西訓練了一大批新軍人才,如李烈鈞、熊式輝、劉峙等均出於他的門下。
1904年冬,江西武備學堂總教官吳介璋奉北京練兵處令,飭選四人赴日留學,在學生中挑出李烈鈞、歐陽武、胡謙、余鶴松。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吳升任江西督練公所總辦。次年清政府在全國各省籌建新軍、統一編號,將駐紮在江西的清軍編為暫編27混成協,任吳為協統。
清宣統3年(1911年)武昌起義後,辛亥革命爆發後,江西革命黨人積極回響, 11月1日成立江西軍政府,由於他在江西軍界聲望較高,被推舉為第一任江西都督。負責贛省光復後的軍政事宜,裁撤府、道、州等舊建制。然而,吳介璋過於敦厚,不能用鐵腕,駕馭不住局面,以致人心浮動,城內形勢極為混亂,更不用說九江、萍鄉、贛州等地的軍分府,不久,駐紮在九江的前混成協53標“洪門會”會員植黨營私,發動內江,倡言“江蘇人不宜為江西都督”,推53標標統馬琉寶取代。吳孤掌難鳴,被迫離開南昌回到常州隱居。吳介璋任江西都督僅12日。
民國5年(1916年)出任北洋政府多倫授勳使,前往蒙古考察邊防。事畢撰有《蒙古邊防計畫書》,建議國家集中人力財力開墾蒙古邊防,收復被沙俄侵吞的外蒙古邊防。可當時的北京政府根本無意顧及“蒙邊計畫”,吳非常失望。
1916年4月孫中山到廣州成立護法軍政府,吳任軍事參贊。不久被李烈鈞聘任參謀部總參議,1917年奉命入川,集師北伐時,任兵站總監。1919年7月7日吳介璋被授陸軍中將。
1923年,孫中山在上海重新改組中國國民黨黨部,成立13人軍事委員會,當時這13人中有蔣介石、吳介璋。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後,張宗昌南下常州,將商團負責治安的槍械全部繳收。吳受里人之託,與惲禹九等出面交涉,使地方財產免受損失。1923年11月23日(民國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孫中山發布大元帥令任命吳介璋、葛光庭、彭程萬等為大本營高級參謀。
1926年11月1日(農曆九月二十六日)吳介璋外出活動,在上海南京路不慎被英美電車公司的汽車撞死,終年51歲,1927年被南京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上將。
人物墓地
1926年吳介璋遭遇車禍而歿,時年51歲,以陸軍上將身份安葬於無錫市濱湖區蓮花山下。當時是吳介璋的三個兒子一同立的碑。吳介璋的小兒子吳有榮是西安交大教授,解放後還曾來這裡掃過墓,後來漸漸沒人來了。因修建公路取土需要在蓮花山挖了個大水塘。吳的墓沈入塘底,墓碑被拋在塘邊。
2005年,無錫市考古愛好者賈揚偶然間在水塘邊,發現了吳介璋的墓碑,碑面刻有“公元一八七五年十月二十六日生,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一日卒,吳公介璋之墓,男有炎、有楠、有榮敬立。”的字樣。
2010年1月,水塘抽乾水捕魚,結果淤泥里露出半截棺木。經考察,系吳介璋之棺木。受市文管會委託,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專門組織人手,將滑落水庫底部的棺木拖上岸,並按照當地習俗重新安葬。封土後立上原先的舊碑。
2011年3月,長孫吳其斌和兄弟姐妹共四人聯名給無錫市統戰部寫信,請求無錫市政府部門幫助重修吳介璋墓。
子女後人
次子吳有炎1968年去世了。獨生女兒美秋,61歲,在上海工作
三子吳有榮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留學生,後任西安交大教授,文革時曾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1992年81歲時去世。“1957年上海交大遷往西安之際,曾專門帶著我來掃墓。長女吳婷婷是西安著名的鋼琴家,已經去世了。次女吳妽妽是太原鋼鐵廠高級工程師。
2011年4月18日,吳妽妽、史美秋來掃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