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修憲危機

1990年圍繞聯邦主席團於2月提出頒布新憲法以取代1974年憲法的建議,南斯拉夫各方主張對立,導致聯邦憲法無法運轉的事件。

事件背景

南斯拉夫修憲危機

1990年圍繞聯邦主席團於2月提出頒布新憲法以取代1974年憲法的建議,南斯拉夫各方主張對立,導致聯邦憲法無法運轉的事件。南斯拉夫在修憲問題上的鬥爭自狄托1980年去世後,日趨尖銳。1984年建立了一個“政治制度分析委員會”的修憲籌備班子。該委員會1987年提交一份不惜一切代價維護現行憲法的報告,為南各方所不滿。

事件經過

1987年春,南斯拉夫集體總統——聯邦主席團終於被迫作出修改憲法的決定。1988年底提出了39項憲法修正案,修改的條款達135條,占憲法總條款的1/3。並計畫在二、三年內完成制訂一部符合現實情況的新憲法的工作。由於塞爾維亞與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在修憲問題上的分歧,修憲工作無多大進展。塞爾維亞認為,南斯拉夫1974年憲法造成了南斯拉夫政治、經濟和社會危機,使南斯拉夫解體和邦聯化,故要根本修改或重訂憲法。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則認為1974年憲法只需稍作修改。
但到了1990年2月聯邦主席團建議頒布新憲法以取代1974年憲法時,南斯拉夫圍繞修憲的鬥爭焦點已發生根本變化,出現多種方案:原來主張維護1974年憲法的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極力要求改變現有憲法秩序,廢除現行憲法,將聯邦制改為邦聯制的主權國家聯盟。原來主張根本修改1974年憲法的塞爾維亞則竭力強調現行憲法的合法性,強調一切要以現行憲法為基礎,反對邦聯制。1990年9月27日,聯邦主席團向聯邦議會提交《為解決憲法危機而改變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內憲法關係的行動綱領》,明確指出南斯拉夫現行憲法制度正處於危機中,受到抵制而無法運轉,需修改憲法,主張就南斯拉夫前途問題進行公民投票。此後,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共和國經過公民投票,決定於1991年6月開始脫離南斯拉夫聯邦而獨立,此舉導致了塞爾維亞、南人民軍與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之間的武裝衝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