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小堡村

南小堡村

南小堡位於山西省孝義市區東10.公里,全村264戶,1064人,土地總面積3967.1畝。位於文峪河東岸。南小堡村自古以來交通便利,既有肥沃土地,也有不利於農作物生產的鹽鹼地,灌溉便利,年平均氣溫10 °C,降水量450毫米,無霜期175天,本村有加工蘆葦的傳統,農作物以小麥、高粱、玉米、穀子、大豆等為主。南小堡古為通往平遙縣的要道,常有商旅往返於此,甚至定居於此地,故民間習稱二十里舖,後居民增多形成村莊,取名為東河堡,相傳到了宋代此村出了大官謝氏,謝公曰南有大堡,故改東河堡為小堡,謝亡故後立碑此村北,故又改為南小堡。

村莊起源

根據附近幾個村莊的歷史以及周邊墓葬、村內建築特點及族譜等來推斷,南小堡村有人居住並形成村莊應該在唐朝。

一、從村西的“三教廟”遺蹟來判斷,三教廟的建成年代應該在唐朝後期或者宋朝初期。

首先,唐朝是神州大地歷史上一個承前啟後,文化騰達,國力強盛,萬國來朝的盛世天朝。在唐朝歷代皇帝的扶持下,佛教和道教都達到了鼎盛時期,當時最主要的宗教建築———道教和佛教建築在數量和藝術水平上都得到極大的發展。在這種時代背景下,修三教合一的“三教廟”自然順利成章。

其次,宋朝也是一個多種宗教存在的年代,同時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之一,儒學復興,社會上瀰漫尊師重教之風氣,科技發展亦突飛猛進,政治也較開明廉潔。

正是由於唐朝宋朝經濟文化繁榮,村人才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去建造祠堂廟宇,據此分析,“三教廟”應該是唐末宋初建造的。

無論三教廟在唐朝後期還是宋朝初期建造,一定是村莊內形成一定的人口規模至少三五百口人之後方可進行。而形成一個繁榮穩定的村莊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歷史,據此分析推斷,南小堡村形成有人居住的村莊應該是在唐朝甚至更前。

二,從南小堡現在居住的“石”姓和曾經居住過的大姓人家“裴”姓的來源分析,也基本能和上述推斷吻合,參見《宗譜》一章。

三、從村名來歷的傳說分析,宋代已經出過大官,說明南小堡村在宋代已經形成一定的居住規模並有私塾存在。

周邊村莊村名來歷

程家莊:原在李家莊南頭,亦名小李家莊。明洪武年元年1368年程氏遷來,後人丁興旺,遂更名程家莊。

南船頭村:地處汾河南岸,為古河渡口。當地所建龍王廟似船形,故名。

司馬:北宋司馬溫公經宿此處,故名。

劉家堡:明代為仁智堡,村周有堡牆。清乾隆末年以姓氏改名劉家堡。

照片

村北真武廟:

真武廟 真武廟

舊大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