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靈應景區

南安靈應景區

南安靈應景區,南安市洪梅鎮加大扶持靈應風景區創建4A級旅遊景區的力度,發展鄉村生態旅遊,打造“人文靈應、朝聖靈應、休閒靈應”鄉村旅遊品牌。

基本信息

今年來,南安市洪梅鎮加大扶持靈應風景區創建4A級旅遊景區的力度,取得明顯成效。一是投入配套資金200萬元完善景區建設,包括拓寬景區內道路、擴大停車場面積、修繕旅遊廁所、配套景區導向標識系統及安全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加快景區提級改造,開發五百羅漢長廊、拜亭,升級改造大雄寶殿、觀音閣、觀音廣場。三是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遊,打造“人文靈應、朝聖靈應、休閒靈應”鄉村旅遊品牌。四是加強靈應文化宣傳,通過電視、網際網路、廣告牌等方式宣傳推介靈應風景旅遊區
又名靈應岩、紫帽岩,位於南安六都仁宅鄉(今南安市洪梅鎮北部仁宅)玳瑁山南麓半山腰,東連鸚鵡嶺、香嶺、凌雲寨、氈坪山,西接楊梅山雪峰寺,正面與馬甲雙髻寺對峙,是閩南著名古寺之一。 玳瑁山,海拔660米,因山峰拔峭,林壑優美,時有雲霧盤繞峰巔,像戴著一頂大帽子而名“戴帽山”,雅稱為“玳瑁山”。
靈應寺創建於唐末天�元年(904年)。旁立石碑《唐神僧靈應祖師現化記》記載:李文愈祖師(俗稱靈應寺李公祖師)系“三真人六祖師”之一。師字文愈,誕生於唐代仁宅李家,幼有孝行,家貧有志,博超群倫,福而有德,常現神愛事跡昭聞,如渡溪飛笠、立石朝天、播竹茁地等,坐化于山中“茄藤”。鄉人就其肉身塑像,祀於紫帽岩中,尊為李公祖師。五代・後唐年間(923―936年)建寺。
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南安縣令梁韻清來寺祈雨,甘霖普降,遂題刻“靈應”兩字作匾額。
明末清初焚毀,清初寺僧如幻法師、狀元黃培松、刑部尚書黃彌漚及華僑、鄉人等募捐重修,改稱靈應寺。
後又幾度修葺擴建,清末定眉和尚出力最多。*****中頹廢,*****後重新修建。1941年弘一法師曾駐錫此寺,閉門著述,研究佛經.
從護界亭拾級而上,約等140級石階,便到靈應寺。最早為土木石結構,現為磚石木結構, 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占地近50畝,由大殿、彩柱、兩廂、涼棚、護界亭、塔等組成七落漢式寺廟群落。雄偉 壯觀,仿佛一座民間平時作“超度”用的紙厝,富有民俗風貌。
兩座牌坊式山門並峙寺前,飛檐、紅磚,層次分明。山門之後為放生池,清澈如鏡,游魚歷歷。位於群屋中間的肉身殿,五開間,面積約200多平方米,朱梁畫棟,頗為可觀。殿中供奉靈應祖師肉身像,右邊供奉其父母神主靈位,左邊供奉觀音菩薩,以及韋馱、伽藍諸菩薩;殿後供奉十八羅漢。殿前拜庭寬敞,拜庭兩翼輔有平台,可縱觀東山日出和環山景色。殿之兩側為一座座不同時間建造的廂房,約30多間。
寺門殿宇,名家書跡楹聯林立。
清・武狀元黃培松題:“潤物洪深".
清末狀元林騷題:“此寺號靈應,後唐身化來。溪山兩亭峙,周宋一塵埃。夢逐寒鍾去,僧攜老衲來。君看竹倒拋,大造不能栽。”
【注】在李文愈圓寂處有一片綠竹,傳說原來還有一株倒生竹。
林騷碑記《倒拋竹》立寺左旁。
清・刑部尚書黃彌漚題:“天下大嚴林似此亦稱古剎,箇中佳山水游來始駐真人。”
清・如幻有《寓居靈應寺同井公》詩。
鄉人名客黃圭、黃位中題寫門聯:“靈承帝事昭神化,應感人心奏佛力;為憫眾生多靈應,長存萬古大真身。”橫披:“果然靈應”。
1914年,弘一法師駐錫靈應寺一年余。弘一法師留下佳聯:“即今休去便休去,若欲了時無了時”。
寺後一棵千年杜笙引人注目。據說有此寺便有此樹。樹高30餘米,樹圍4、6米,歷經滄桑,現仍枝繁葉茂。山中盛產荔枝、香蕉、桃、李等水果和茶葉,靈應茶聞名遐爾。
明・黃鼎象《靈應岩祖師竹》: “靈性原來物物有,況復耽經解脫久。 生老病死苦根纏,枯竹生華根誰受。 夾岸青青色空浮,植自道人牧牛手。 道人牧牛歸純白,鞭笞不用盡回首。 生意長存萬劫秋,優缽蘿花對悠悠。 至今人指祖師竹,牧卻自家心上牛。”
【注】祖師竹:李公祖師手植的“倒栽玉竹”,每竿偏枝倒掛,芽芽向下,年年都有新竹破土而出,青蒼翠綠。耽經:專心致志,深入研究佛經。解脫:佛教名詞,佛教徒認為,修道到了最後階段,脫離煩惱業報束縛,自在無礙,叫“解脫”。華:同“花”。根:高等植物的營養器官,也為佛學名詞,佛教以人身之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根是“能生”的意思,因眼、耳等對於色、聲等能生起感覺,故稱為根。受:通“授”。生意:生機、生命力。劫:佛教名詞,古印度傳說世界經歷若干萬年毀滅一次,重新開始,這樣一個周期叫一“劫”。缽:僧徒食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