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縣新石器時代遺址

浚下沽遺址:在黃甲村南約600米處,1977年發現,文化遺物散見範圍約8000平方米,有硬陶、泥陶、灰色夾砂陶片,器型有豆、釜等。 蜘蛛山遺址:在西溪下游南岸溪美鎮露江村下寮自然村東100米處,面積約1000平方米。 鳳母山遺址:在金溪北岸豐州鎮桃源村東北部鳳母山東南坡,面積約100平方米。

南安縣新石器時代遺址現存如下:
福社尾遺址:在英都鎮大新村英溪南岸福社尾山東南坡,面積約1200平方米。1977年發現時文化層已破壞,只散見有石錛、石刀、陶紡輪和泥陶、細砂陶、硬陶和夾砂陶片,器型有罐、盆、釜等,有方格、直線、圓點、席紋飾。
運尾山遺址:在英溪與西溪會合處南岸侖蒼鎮侖蒼村運尾山,面積約5000平方米。1961年發現,山上散見文化遺物有硬陶、泥淘、夾砂陶片,器型有罐、釜、盆等。文化層因開荒造田受破壞。
寨仔箍遺址:在西溪中游北岸侖蒼鎮黃甲村西南約500米處,面積約3000平方米。1977年發現時文化層已破壞。其山南坡散見有灰色硬陶、黃色泥陶和夾砂陶片,器型有釜、罐、盆等。
浚下沽遺址:在黃甲村南約600米處,1977年發現,文化遺物散見範圍約8000平方米,有硬陶、泥陶、灰色夾砂陶片,器型有豆、釜等。
蜘蛛山遺址:在西溪下游南岸溪美鎮露江村下寮自然村東100米處,面積約1000平方米。1977年發現,有石器、硬陶和夾砂陶片。
寨寮仔山遺址:在西溪下游南岸溪美鎮帽山井園自然村泉(州)南(安)公路北20米處,面積30平方米。1977年發現,文化層已被破壞,散見有灰色泥質陶片和黑色夾砂陶片。
前鞍山遺址:在晉江兩支流東、西溪會合處北岸豐州鎮雙溪村井兜自然村前鞍山東南坡,面積約5000平方米,文化層已被破壞,遺存有貝冢及泥質陶、夾砂硬陶片,器型大多無法辨認。
金雞山遺址:在晉江幹流中段金溪南岸豐州鎮金山村麻山自然村金雞山東北坡,面積約8000平方米。1977年發現時文化層已受破壞,遣物有石器、陶拍及夾砂陶、泥陶和印紋硬陶片等。
獅仔山遺址:在金溪北岸豐州鎮華僑中學北面獅仔山東南坡,面積約1萬平方米。1956年發現時文化層已受破壞。遺存石器有石錛、敲砸器、三棱刮削器等,有夾砂陶和泥陶片,器型有罐、盆等。
鳳母山遺址:在金溪北岸豐州鎮桃源村東北部鳳母山東南坡,面積約100平方米。1977年發現。有陶拍和夾砂陶片,質地粗松、素麵、火候不高,器型有罐、釜、缽、盆等。文化層因修水庫受嚴重破壞。
坑尾山遺址:在大盈溪上游南岸水頭鎮文斗村坑尾自然村東約100米的山坡上,面積約200平方米。1977年發現,未見堆積層。遺物有石錛及硬陶、泥陶和夾砂陶片,可辨的器型有釜、罐等,有葉脈、方格紋等。
刺尾山遺址:在水頭鎮文斗村西南約500米處,面積約500平方米。1977年發現。當地民眾反映在60年代幾次開荒造田,都見有大量成堆磨製石器及玉器,現僅於東面山坡散見少量石器和夾砂陶、泥陶片,紋飾可辨有雲雷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