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和白佛寺

南和白佛寺

白佛寺位於河北省南和縣白佛村內,始建於兩晉時期,占地數十餘畝。與後期南北時期的白雀庵招相呼應。

建築風格

白佛寺水陸殿建築形式為硬山式建築,台梁式四檐桴,用四柱,中部前高均有駝峰,梁檁均有彩繪,屋面部分經歷代重修已失去原貌,但扉、窗、梁、架均保留元代建築風格。整個大殿,分為明一間、次兩間、稍兩間,共五間組成,面闊16米,進深7.8米,高5.5米,殿內有八根青石棱形石柱,每根石柱中、上部,分別有神台、榜台、佛像,以及奉獻人的姓名。

得名原因

古言:先有白佛寺,後有白雀庵一說。據坊間傳聞,觀世音菩薩之本尊,古佛千光王靜住如來曾示現於此,為觀世音菩薩講授《千手千眼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即大悲神咒。並開示曰:「善男子汝當持此心咒,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樂。」據佛經記載:當時觀世音菩薩聽了此咒之後,即由初地證至第八地--不動地。於是發出誓願說:「設我當來之世能利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如此發願後,果真頓時身生千手千眼,並且十方大地都為之震動,十方諸佛亦都放出無量光明,遍照十方之無邊世界。因千光王靜住如來示現之時,通體白色,細膩光澤,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種種莊嚴,因爾,白佛寺由此得名。

建築布局

今將水陵殿建築情況介紹如下:

一、明間左前柱

柱為四面削角棱形柱,邊長0.42米,通高5米,下部柱礎為覆盆式,柱礎直徑0.68米,高0.45米,石柱中部有線刻斗匾龕,上陰刻楷書體直隸順德府、大明正德十八年四月十七建。獻柱人:武公、射氏、武天、武天祿等。
二、明間右前柱

柱為四面削角棱形柱,邊長0.42米,通高5米,柱為覆盆式,礎高0.45米,柱中部線刻斗匾龕,陰刻楷書體,大明正德十五年四月初七日,由杜氏、劉氏,孫志高等人獻。
三、明間後左柱

柱為削角棱形柱,邊長0.42米,通高5米,柱礎為覆盆式,礎高0.45米,柱上部陰刻一神台,台上陰刻楷書體:大明正德十五年重修建立,劉德公、劉寶安、李詩如和妻于氏等獻。
四、明間後右柱
五、左次間前柱

柱為四面削角棱形柱,邊長0.42米,通高5米,柱礎為覆盆式,高0.45米,柱上部線刻一斗匾形龕。陰刻楷書體,陰刻大字八個:“重建白佛寺水陵殿”。小字為十二行,行十四個字,此柱是大明正德十五年四月初七日,萬良妻子張氏孫男弟女獻。斗匾形龕上間,有一人面石刻,四觀音菩薩雲遊圖,下為仰蓮座,胸著纓珞,亮雲遊相,龕兩側有四力士。
六、左次間裡柱

柱為四面削角六稜柱,邊長0.42米,通高5米,柱礎為鼓式,高0.65米,柱中部線刻一榜,四邊起線刻波浪紋飾,柱中間有陰刻楷書體,11行,行15個字。陰刻“柱子一根,磚一窯,大灰一千五百斤,由劉邦里妻子趙氏、劉宗香妻子劉氏、劉邦貴妻子趙氏、劉宗先妻子宋氏奉獻”
七、右次間前柱

柱為四面削角棱形柱,邊長0.42米,通高5米,柱礎為覆盆式,高0.45米,柱上部素麵陰刻楷書體,8行、行13個字,由玉陵妻柴氏、萬紫妻王氏獻柱。
八、右次間裡柱

柱中部線刻一榜台,陰刻楷書,9行,行17個字,由劉金榮妻武氏、劉出〓妻馬氏等獻。
九、扉

五間一門,木結構,系元代建築原形。高2.10米,寬1.50米,門上窗高0.45米,寬1.50米。
十、窗

二間兩窗,木結構,系元代建築原形。高2.05米,寬2.30米。
十一、台階

青石條台階,長2.30米,寬0.85米,系元代重修遺物。
現存遺物:除水陸殿以外,還有廟產地碑一通,高1米,寬0.45米,厚0.15米,漢白玉石佛兩尊(無頭),漢白玉柱礎兩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