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義務
協助義務:
指契約當事人應協助對方履行義務,以使契約能順利履行的義務。
協助義務:
附隨義務是指契約關係發展過程中及契約關係終止後的一定時期,依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所應負擔的給付義務以外的義務。附隨義務的理論基礎來源於誠實信用原則,確立附...
類型 歷史演變 特徵 內容 與從給付義務的區別次給付義務是由原給付義務的給付不能、給付遲延或者不完全給付而產生的損害賠償義務,或者是由於契約解除時所產生的回覆原狀義務。次給付義務是由於行使同時履行抗...
概述 區別 分類 主要情形 問題分析後契約義務,在理論上又稱作“後契約義務”,是指契約終止後,當事人依照法律的規定,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的義務。後契約義務是與先契約義務相對而言的。
性質 構成 特徵 內容契約義務,是法律中術語,一是法律規定的當事人必須遵守的強行性義務,二是附隨義務。
契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國教育法規之一。1986年4月12日六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
應運而生 風雨行進 盛世修法 法律條文 性質法定義務是指法定契約義務,即當事人即使在契約中沒有約定,依據法律規定也應承擔的義務。
狹義 廣義義務工作,常見於義工之中,是在不為任何物質報酬的情況下,為改進社會而提供的服務。
簡介 義工精神:《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的根本大法。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實施義...
概述 修訂歷程 特徵 亮點 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刑事司法協助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的法律。2018年10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
制定歷程 法律發布 法律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