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明永樂年間(1403-1425年),一說為明末,遲姓由山西省遷來建村定居。因建村處西北部有一片茂密的柞樹林,故命村名柞格莊。後取“卓越”之義,更名為卓格莊。相繼有於、宋、張、榮、李等姓遷來定居。 卓格莊坐落在海陽市西南部,地處東經120°57′,北緯36°37′。東鄰大山所村,南與魯口村交界,北距埠後村2公里,西連南馬家村。自1984年起,隸屬大山所鄉。2000年底,隨大山所鄉撤併,隸屬辛安鎮,距鎮政府駐地5公里。 全村轄區總面積約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03公頃,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花生、蔬菜等。 2002年,全村480戶,1340人。有遲、於、宋、車、張、榮、李等姓,均為漢族,其中遲姓占總人口80%以上。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解放初期,村有初級國小,學生40餘人。1977年,建新校舍36間,教師9人,學生400多名。曾被評為“煙臺市花園學校”。到2002年,全村有40多名學生考入大中專院校。 1988年,村委派15名有志青年到有關院校進行培訓學習,學成後回村充實到各企業單位發揮特長。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80公斤左右,外加糠菜維持生活。解放後,村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1957年,人均糧食180公斤。1975年達225公斤,全村收入15萬元。 1995年前,村有皇冠轎車1部、微型客貨兩用車3部、大型貨車3輛、拖拉機20餘台、推土機2台。 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1300餘元,有各種車輛16部,大小拖拉機70多台,挖掘機1台,推土機4台,機車80餘輛,電話200部,電視機460台,電冰櫃80台,洗衣機50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莊破舊不堪,街道犬牙交錯,房子全是一把泥的草屋,人均居住面積不足4平方米。1975-1984年,規劃修建機耕路4條,長8公里。1983年,村內統一規劃新房區。2002年,人均居住面積達22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0年以來,隨著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村成立了合作醫療站,村民治病方便及時。1981年,用上電網供電,當年還購置了電影放映機。1983年,村民吃上了自來水。1985年起,集體報銷喪葬費,連續10多年為村民交納“三提五統”費及農業稅。1989年,村委投資安裝閉路電視,為每戶訂報紙1份,村民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4年,遲守占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5年成立黨支部,遲守占任黨支部書記。在黨支部領導下,村成立了農救會、婦救會、職工會、青抗先等民眾組織,帶動村民進行土地改革、土改複查和反奸、鋤霸、反特鬥爭,配合主力部隊作戰,支援前線。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本村有56人參軍參戰,其中10人為國捐軀、16人被評為殘廢軍人。出支前民夫550人次、牲畜44頭、小車16輛、擔架2副,做軍鞋500餘雙,支前物資折款800多元,為全國解放做出了貢獻。1949年10月黨組織公開,全村有黨員49名。2002年,全村有黨員69名。曾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遲守戰、遲永敬、於瑞連、遲作敬、遲炳昌、遲炳瑞、遲炳勝、遲文高、遲作森、遲春儉。2004年2月起,遲文高再任村黨支部書記。 1983─1996年,遲文高任黨支部書記期間,因工作成績顯著,黨支部曾榮獲山東省、煙臺市、海陽縣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5年設村政府。1958年改為大隊管委會。1968年,改為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1994年,本村曾榮獲煙臺市文明村、海陽縣文明村稱號。曾擔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遲祥增、遲文科、遲炳昌、於瑞連、遲明曰、遲敏敬、遲德敬、遲本通、遲學善、遲炳勝、遲作令、遲作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