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吳

而千頃烏家則是正黃旗皇室血脈,裕憲親王愛新覺羅·福全乃順治帝之子,康熙帝二兄。 所以當時以裕憲親王愛新覺羅·福全和烏雅氏為祖的整個家族的身份和地位及其高貴,也備受尊敬。 此家族乃清朝歷史中較為罕見,源於兩隻正黃旗家族,愛新覺羅氏和烏雅氏,可謂正黃旗正統血脈。

裕憲親王 愛新覺羅·福全

乾隆皇帝欽賜匾額,上書千頃烏。此匾乃賜予裕憲親王福全(世祖第二子)之子裕親王保泰子孫。愛新覺羅福全乃康熙帝二哥,愛新覺羅·福全。裕親王於康熙二十七年七月,公元1688年任撫遠大將軍,征準噶爾部噶爾丹叛亂,在烏蘭布通(今內蒙古赤峰附近)大獲全勝。三十五年,從聖祖再征噶爾丹。立下大功。康熙四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日病卒,享年51歲,謚曰憲。

裕親王 愛新覺羅·保泰(福全之子)

裕憲親王福全之子,愛新覺羅保泰康熙四十一年封世子,康熙四十二年承襲裕親王。雍正元年二月管理理藩院事務,任鑲黃旗滿洲都統,七月議政,九月兼任鑲白旗漢軍都統。雍正二年二月管理禮部,四月管理宗人府事務,協理總理事務。

福全保泰之子孫

在保泰之後,乾隆年間乾隆皇帝為賞賜裕憲親王福全和之子裕親王保泰家族世代功勳,又因裕親王愛新覺羅·保泰之母、裕憲親王愛新覺羅·福全之側福晉為(索爾托之女)烏雅氏。此烏雅氏乃國戚,和康熙皇帝德妃烏雅氏(雍正皇帝生母,後尊為孝恭仁皇后烏雅氏)是同父異母姊妹。

烏雅·索爾托 ,賜匾之寓意

烏雅氏之父烏雅·索爾托曾在順治二年正月與多羅饒余郡王阿巴泰同征,代豪格征山東。在多次激戰中屢立戰功,被封為一等鎮國公。所以即為紀念開過功臣鎮國公烏雅索爾托,同時也為太皇叔裕憲親王福全在八旗中確立至高的身份地位,乾隆帝賜匾“千頃烏”予愛新覺羅保泰子孫。因為裕憲親王乃姓愛新覺羅,由於皇家姓氏忌諱賜字的問題,所以以一等鎮國公烏雅索爾托的姓氏首字“烏”來代表這個家族。寓意這個為大清朝立國汗馬功勞的正黃旗家族永有千頃土地,代表在當時地位身份極為尊貴。

八旗中家族地位

在清朝,皇族後裔包括三部分:近親宗室,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貴族後裔;宗室嫡系子孫;閒散宗室。而千頃烏家則是正黃旗皇室血脈,裕憲親王愛新覺羅·福全乃順治帝之子,康熙帝二兄。而福全之側福晉保泰之母烏雅氏,乃雍正皇帝生母(後尊為孝恭仁皇后烏雅氏)的妹妹,貴為國戚。所以當時以裕憲親王愛新覺羅·福全和烏雅氏為祖的整個家族的身份和地位及其高貴,也備受尊敬。後嘉慶,道光年間,其子孫一直世襲親王和貝勒,貝子等爵位。家族大宅位於近京郊占地千頃有餘。

正統正黃旗 ,家譜

直至1937年之前康德偽皇帝在偽滿洲國最後一次整體的修繕了家族譜系,所有宗室、覺羅都羅列其上,包括此家族的記錄(愛新覺羅氏和烏雅氏的後代),現存中國國家圖書館。此家族乃清朝歷史中較為罕見,源於兩隻正黃旗家族,愛新覺羅氏和烏雅氏,可謂正黃旗正統血脈。

從“烏”到“吳”的改字原因

辛亥革命後,皇族後裔紛紛改姓,文革前後的一段時間裡又強調階級劃分,因此皇室後裔對“愛新覺羅”姓氏比較忌諱。所以愛新覺羅保泰子孫因乾隆皇帝此匾上書“千頃烏”,漢語中烏和漢姓吳乃同音,遂該姓為吳,而千頃烏家族也隨之改稱為千頃吳,以此避免引來判斗之禍。建國文革以後,此正統正黃旗家族的子孫既可以與漢族和其他民族進行婚配,漸漸的正統正黃旗也就慢慢消失了。

如今家族後代

現如今,在北京,在皇城根下,一定還有為數不多的當時“千頃烏”家族的子孫後代依舊生活在這裡。不論他們知不知道自己的家族曾經是源於尊貴的滿洲正統正黃旗,即使那塊乾隆皇帝御賜的“千頃烏”牌匾已經隨著歷史的動盪變化而毀壞消失。但他們依舊是愛新覺羅家族和烏雅家族的子孫後代。正是因為這樣,在他們的骨子裡血液里永遠都有一種其他人沒有資格所具備的皇家氣質和驕傲,這是與生俱來不會改變的。因為在他們身上流淌著的是屬於滿洲正統正黃旗皇室血液。而曾經那個立過赫赫戰功、尊貴、顯赫、驕傲的家族,即使歷經數百年歷史的滄桑變化也永遠不會消失,因為血統是不會改變的,那份榮譽,那份尊貴的驕傲也會世代相傳下去,經久不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