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吳宗達(1575~?)字上於,號青門。江蘇宜興人。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楊守勤榜進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編修。升為國子監祭酒。充任《神宗實錄》副總裁。歷官禮部右侍郎。吳宗達雖被指為東林黨,但並未受到追究。崇禎初年,吳宗達被重新起用為吏部右侍郎。廷推閣臣,列名第二,他舉薦孫慎行自代。崇禎三年(1630),他與溫體仁一同晉升為東閣大學士,參與朝政。不久,又加少傅銜,進建極殿。曾出任會試主考官,號稱得人。晉少師、中極殿大學士,吳宗達堅辭不拜。終因積勞成疾,累疏乞歸。死後諡文端。
吳宗達,字上於,號青門,祖居北渠里(今屬閘口鎮),生於武進。明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廷試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編修。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進禮部尚書,後兼東閣大學士(宰相),晉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少保兼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少師兼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崇禎八年五月辭官。他為人正直,處事果斷,寬嚴適度,關心他人,深受朝臣、言官的愛戴和尊重。逝世後謚“文端”。他酷愛詩詞創作,其一首《前調》被《四庫全書》收錄。 著有《渙亭存稿》傳世。
生平
出身官宦世家。祖父吳性,弱冠時頗有文名,由於北渠里與武進交界,吳性年少時就讀文章被武進記名人冊,並得到推薦。不久,吳性就遷居武進洗馬橋,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考上進士,官至尚寶司丞。致仕後不願在官場混跡,家居著書教子。在他的教育和影響下,一門四代有10人考中進士,其中探花1名。生五子,次子吳可行,字子言,進士,官至翰林院庶吉士授檢討,致仕後學其父,家居訓子,所寫的文章練達而又工整;三子吳中行,字子道,隆慶五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中行剛直不阿,屢屢上疏彈劾權傾一時的大學士張居正,受到迫害,死於家中,贈禮部右侍郎。
吳中行生吳亮、吳元等八子。吳宗達是其從子(即侄子)。吳亮官至御史,大理少卿。吳元官至江西布政使,都頗有政名。
吳宗達入閣期間,正是奸相溫體仁野心勃勃玩弄權術,陷害忠良,篡權奪利之時,吳宗達則為人正直,一時難展才華。他處事果斷,寬嚴適度,關心他人。有言官得罪特旨都求助宗達,他總是與人為善,酌情相助。因此,深受朝臣、言官的愛戴和尊重。逝世後諡文端。吳宗達平生酷愛詩詞創作,其一首《前調》被《四庫全書》收錄,“蕉長青箋,筍抽斑管,悶懷欲寫無多。天公聽啟可否? 竟如何,小構數椽茅屋,須傍取千頃澄波。扁舟系、酒筒茶灶,隨意泊煙蘿。心知三兩客,朝朝暮暮,百遍相過,且醉醒,任量雅謔狂歌,風雨不妨閉戶。憑欄處,嫩蕊柔柯,沉吟久、才情標格,千載憶東坡。”全曲意境蒼涼,表達了詞人鬱悶憤懣和懷才不遇的複雜心情。遺著有《渙亭存稿》存世。
吳宗達與鄭鄤
溫體仁彈劾鄭鄤惑父披剃、迫父杖母,他的依據來自吳宗達。吳宗達是何許樣人,他與鄭鄤的關係如何,是這一篇要敘述的問題。
《明季北略》“磔鄭鄤”條目寫到:“鄤繼母,大學士吳宗達女弟也。”
鄭鄤與吳宗達有親戚關係是肯定的。但是,鄭鄤是他母親吳安人的親生兒子。吳安人不是吳宗達的嫡親妹妹,而是他的堂房姐姐。這個條目,《北略》是有誤的。
鄭鄤為他的母親吳安人寫的行狀里寫到,吳安人生於萬曆癸酉。即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湯修業標註《天山自敘年譜》,稱吳安人生於萬曆甲戌,與鄭鄤寫的行狀也不符。)
那么吳宗達生於哪一年?查宜興《北渠吳氏族譜》,吳宗達生於萬曆丙子,即萬曆四年,公元1576年,他比吳安人小三歲。
所以,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吳宗達是鄭鄤的母親吳安人的堂弟,他是鄭鄤的堂母舅。
第二個問題要說吳宗達是怎樣的一位歷史人物。
雖然吳宗達是崇禎五十相之一,但是《明史》沒有為他單獨立傳,可見他為官沒有值得記載的突出的事情,不管是好的方面,還是壞的方面。
吳宗達,字去聞,號青門,是一個官運亨通的人物。他是萬曆甲辰榜的探花,從翰林院編修做起,逐級提升,做到禮部尚書。崇禎三年與溫體仁一同入閣為大學士,崇禎八年退休,九年去世,享年六十一歲,死後謚“文端”。可見,他是比較受到崇禎帝寵信的一位高官。
百度百科詞條“吳宗達”的編輯者荊溪,對吳宗達的評價較高,說他為人正直,因為奸相溫體仁玩弄權術、陷害忠良,使其難展才華。但他與人為善,酌情救助得罪的言官。
而晁中晨所著《景山遊魂崇禎帝》一書,則對吳宗達持批評的態度。他說吳宗達漫無主張,平時只是秉承溫體仁的意志辦事,被稱為篾片,和溫體仁一起遭到當時京城流傳的民謠的嘲諷。
我的看法,吳宗達能夠在內閣中與溫體仁平安相處五年之久,就可以看出他諳熟為官之道,是一個旅進旅退、明哲保身的平庸官員。他能夠做大官,卻不能做大事。
他把鄭鄤的家事傳聞透露給溫體仁,則又可以看出他為人的另一個方面。
第三個問題是鄭鄤與吳宗達的關係如何。
按照《明季北略》的記載,鄭鄤和吳宗達是有嫌隙的,所以他向溫體仁揭發鄭鄤的事情。但是作者所舉的一個事例,不過是一件小事。說是吳宗達的兒子,說入泮的事情,被鄭鄤奪去了,吳宗達認為鄭鄤看不起他,心裡很不高興。入泮,就是生員入學的事情,為了爭奪名額,雙方產生了嫌隙。
黃道周在為鄭鄤寫的墓志銘里說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當時溫體仁當首輔,吳宗達追隨著他,時常在溫體仁面前說鄭鄤的壞話。吳宗達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枚卜推選大學士的時候,“南台”指斥他是逆黨劉志選的門人。“南台”與鄭鄤同出一個師門,互相友善。知道的人都能辨別其中的利害關係,而鄭鄤卻強項不辨。
這裡說的“南台”,應該是錢士升。他和鄭鄤是錢龍錫的先後門生,掌管過南京翰林院,擔任過南京禮部右侍郎。
黃道周的這段話,實際說到了政見問題。但是,劉志選是閹黨,並沒有證據證明吳宗達也是閹黨。黃道周的話,只能作為參考。
至於鄭鄤在《天山自敘年譜》中,提及溫體仁引用吳宗達的話來參彈劾他時,只說了一句:“何以多人之譽不足憑,一人之毀便可信也?”
鄭鄤在為自己辯護的《痛瀝奇冤疏》里說到,吳宗達是我的堂母舅,我父親和他宦途意見不同,我父母平時和他很少往來。
從鄭鄤的話中可以讀出,仕途意見不同,是鄭氏父子與吳宗達疏於往來的原因。在政見方面,他們不是同一類型的人,不會有共同語言。
那么,吳宗達為什麼向溫體仁揭發鄭鄤,似乎成了一個歷史的迷案。
黃道周的說法,是吳宗達為了報複錢士升對他的攻擊,他轉而攻擊鄭鄤。
我倒更傾向於另一種可能:
由於吳宗達和溫體仁私人關係很好,溫體仁知道鄭鄤和吳宗達有親戚關係,便從吳宗達口中打聽鄭鄤家庭的隱私。鄭鄤雖然官卑職小,但是在江南的士林中有一定的影響力,他本人在政治舞台上也具有發展的潛力,所以處在溫體仁的視線之內。
或許溫體仁開始都沒有想到,閒聊中得來的資料,後來竟成了擊垮政治對手的重磅炸彈,由此而釀成一樁歷史上的千古奇冤。
歷史,真是偶然與必然的巧合!
吳姓起源
1、上古時已有吳姓。一是舜的後代有封在虞的,因“虞”與“吳”音相近,故舜後有吳姓。一是顓頊帝時有吳權,其後亦有吳氏。一是少康帝時有神箭手吳賀,其後有吳姓。
2、出自姬姓,以國為氏,是黃帝軒轅氏的直系後裔。商時,黃帝的12世孫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兒子季歷頗有才幹,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時,有聖瑞出現,所以太王就屬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兒子太伯和二兒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傳位給季歷,再傳位給姬昌,就決定自動讓賢,便一起南下荊蠻(周人敵視楚國的稱呼)。太伯和仲雍給當時比較落後的江南帶去了中原先進的文化,被當地土著推舉為君長,號稱句吳。太伯死後,由仲雍繼位。周武王(姬昌為文王,其子姬發為武王)滅商後,仲雍的3世孫周章為諸侯,國號改稱吳,並追封太伯為吳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孫壽夢稱王,建都今江蘇吳縣。壽夢的第四子季札本該繼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為生。此後吳王壽夢的後裔分為兩支:一支在政治上發展,出現了吳王闔閭,吳王夫差等著名國君;另一支則是季札及其後裔獨立發展,人丁繁衍眾多,構成了當今吳姓的絕大部分。吳國被越國所滅後,其子孫便以國為氏,稱吳氏。
3、出自古帝顓頊時期吳權之後裔。據有關資料所載,相傳為上古顓頊帝(高陽氏)時吳權的後代。
4、夏代國王少康時有吳賀,其後為吳氏。
5、少數民族與漢族融合,產生吳姓。錫伯族、柯爾克孜族、朝鮮族、赫哲族等均有為吳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