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觀古建築群位於千山北溝,是千山道觀中建築最早的一個,規模宏大。觀的周圍有30多處著名的景點。古往今來,遊人甚多,據記載,遠在明代已成為遊覽勝地。1962年被遼寧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無量觀又稱無梁觀、老觀。始建於清代康熙年間。由龍門派第八代弟子郭守鎮的徒弟劉太琳所建。據碑載:“歷十餘載辛苦備嘗勵志梵修正已化人,至康熙十七年(1678年)劉修無量觀。此乃本觀開山肇基之始也”。劉太琳成為千山道教開山祖師。後經歷次重修與擴建,逐步形成現在的規模。整個建築群包括:羅漢洞、觀音閣,玉皇閣、山門、老君殿、三官殿、觀音洞、八仙塔、祖師塔、葛公塔、客堂、經房等。
山門是硬山式建築,磚木結構,石雕門枕上雕有小石獅一對,門上方懸掛“無量觀”三字匾額,門兩旁桂楹聯,篆刻“靈谷空青元鶴起舞,仙華隱秀天賴齊鳴”。
齋堂始建於清代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為硬山式建築,磚木結構,五間,前面有迴廊。南修配房二間,東修配房三間。齋堂柱枋之間嵌有燕尾木雕,施彩繪。西山牆上開一個小券門通往迴廊,門券上刻有“抱元守一”四個字。
三官殿是無量觀的正殿,始建於清代道光二十六年。為硬山式建築,磚木結構,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前面有迴廊、石柱,柱枋之間嵌燕尾木雕,施彩繪。殿脊上磚雕游龍,斜脊磚雕跑獸。殿內泥塑天官、地官、水官、土地、王靈官、八仙過海、瑤池赴會等。殿兩旁修東、西配房各三間,為硬山式建築。
老君殿始建於清代康熙年間,後經嘉慶九年(1804年)、道光五年(1825年)、同治元年(1862年)多次重修。殿內奉泥塑老君。殿外建有道士房三間。
觀音洞,又稱觀音閣。是清代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人工開鑿。高約1.5米,寬約1.5米,深約1.5米。洞內奉圓通自在天尊。
玉皇閣為磚木結構,面闊一間,歇山式,正脊兩頭有鴟尾,滴水瓦雕游經,檐下有仿木磚砌斗拱,造型古樸,閣內奉玉皇,閣院外有石經幢一甬,立於蓮花座上。
西閣建在彌勒峰上。出無量觀山門,有“紫氣東來”角門,門兩側有翼牆,進入二道門有一院落,建有觀音殿。硬山式建築,正脊兩頭有大吻,斜脊雕跑獸,前面有迴廊,柱枋之間嵌有燕尾木雕,施彩繪。殿內奉有觀世音、子孫娘娘等。殿外明柱上掛有清代光緒癸未年(1883年)木刻楹聯“水界遼河山通華表歷數代毓秀鍾靈真乃東都勝跡,千峰拔地萬笏朝天看四時晴嵐陰雨遙連南海慈雲”。這是千山盈聯中文字最多的一幅。殿柱上掛篆體木刻盈聯:“瀚月空山 落,露風靈響海天高”。觀音殿西面建有客房五間,殿後修有監院三間,殿前二道門外有鐘樓,內懸掛鑄鐵鐘一口。
羅漢洞是一天然石洞,長約10米,寬約5米,高約6米,洞口安裝木柵門,洞中間磚砌一道隔牆,留一個小門,形成南、北兩個洞,北洞兩側塑十八羅漢,中間塑觀世音菩薩;南洞內砌有石板火炕一鋪。
祖師塔位於無量觀山門外,用花崗岩石疊砌成,六面七級密檐實心塔,高約5米,底為須彌座。塔南面嵌有塔銘“皇清羽化先師劉公偉太琳之墓”。塔銘龕上橫額刻“開基始祖”四個字。塔頂為圓形覆缽式。
葛公塔位於祖師塔南,為花崗岩石砌築,六面七級密檐實心。塔基為須彌座,塔身六面均嵌漢白玉石板,在南側小龕內,嵌漢白玉塔銘:“太清堂上二十代律師月潭真人明新之墓”。龕外石刻“澹泊寧靜”四個字,北側刻有“海為龍世界,天是鶴家鄉”,其餘四面刻有各種形態的山石、蘭花等,均為葛公生前精心題繪。塔身各層均用大石塊鑿成檐角疊砌,略有內收,塔頂為圓寶瓶。葛公塔的下面是地宮,宮門在塔基南面,深約2米,宮內與地面上的塔一樣也是六面,相對的兩面距離6米。地宮內安放著葛公的遺體。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葛公的遺體被掘出,隨葬物品被盜走。塔的四周修築望柱和欄板,塔後砌有石牆。塔前原有碑刻兩甬,碑文記載愛國將領張學良等籌款數萬銀元於民國22年(1933年)建塔,可惜的是這兩甬碑刻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破壞。
在葛公塔的西南是聚仙台,聚仙台是在一塊巨大的石頭上設一個圓形石桌,石桌周圍有六個鼓形石墩,四周修築八角形望柱、欄板,南、北各有一個門,相傳曾有仙人在此聚會,在聚仙台南面的石壁上橫刻篆體“聚仙台”三個字,豎刻“震庚道人月潭題”。
八仙塔為六面十三級密檐實心磚結構,高約30米,塔基為磚砌須彌座,塔基周圍有磚砌仿木圍欄,六角有磚砌圓柱。塔身南面有一拱門,高約2米,拱門上面有一石額,刻“道教無極”四個字,再上面有磚雕壽星像,北面刻有“萬古長青”四個字,其餘四面是磚雕八仙象,“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砸毀。
伴雲庵又稱遁頤庵,建在半山腰,是一個十分幽靜的小院,依山修建小屋一面,院內有一眼水井,一棵松樹,山門外的石額上刻“遁頤庵”。伴雲庵是道人修身養性的佳處,據考證,此庵是清代鹹豐年間慈祥道人所建。
在將軍峰上刻有“毛主席萬歲”五個大字。據記載,在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鎮守邊城的一位黑龍江將軍,在此峰上刻了“攻鳳攻海,功虧一簣”八個字。日偽時期,日本人將這八個字剷平後刻上“日滿一德一心”六個字。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鏟掉了原字,刻上“毛主席萬歲”五個大字。
無量觀景區內景點頗多,比較有名的諸如:夾扁石、一步登天、天上天,一線天、木魚石、八步緊等。
相關詞條
-
無量山自然保護區
無量山自然保護區1986年建立,2000年4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23355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山地混合森林生態系統及珍稀動植物物種...
百科名片 簡介 自然地理 植物資源 動物資源 -
無量觀
無量觀或稱無梁觀。在遼寧省千山東北部。創建於清康熙六年(1667)。舊或稱為無梁觀,踞千山東北部。創始於清康熙年(1662~1722),劉大琳開山於此。...
簡介 歷史 建築特色 意義 -
無量山
無量山,古稱蒙樂山,位於雲南省普洱市景東縣西部,北緯23°57’——24°44’,東經100°22’——101°04’之間。西北起於南澗縣,向西南延伸至...
位置 概述 景點景觀 無量山百合 無量山自然風景保護區 -
千山
千山,位於遼寧省鞍山市東南17公里處,總面積44平方公里,素有“東北明珠”之稱,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他南臨渤海,北接長白,群峰拔地,萬笏朝天,以峰秀、...
景觀簡介 歷史沿革 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 自然資源 -
千山楹聯
千山楹聯是指千山古建築上的各色銀聯作品。由千山正門、小黃山山門、無量觀等十二處近千副楹聯組成,數量之多,文筆之驚奇雄偉令人稱奇,是非常難得的古代楹聯佳作。
簡介 詳細信息 -
千山道教
千山道教,是東北道教的重鎮。 數百年來,道教在千山先後興建了寺觀宮庵20多座,其中無量觀、慈祥觀、五龍宮、普安觀都是道士們活動的中心。千山道教的流派是全...
歷史沿革 千山道曲 歷代仙長 著名道觀 -
《大乘無量壽宗要經》
《大乘無量壽宗要經》又作大乘無量壽經、無量壽宗要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內容敘述無量智決定王如來之陀羅尼及其功德。
概述 原文 意義 -
無量壽經
佛教經典:全稱《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二卷,曹魏康僧鎧譯。 淨土三經之一。此經說無量壽佛(阿彌陀佛)的因地修行,果滿成佛,國土莊嚴,攝受十方...
部分經文 關於譯本 關於會集 四十八願 攝生三願 -
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又作大乘無量壽莊嚴王經,略稱無量壽莊嚴經、莊嚴經。北宋法賢譯,凡三卷(或二卷)。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內容敘述阿彌陀佛之本願及其淨土之相...
卷上 卷中 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