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江

十字江簡介十字江有十條支流匯合而成,下游環繞城陽城、太子城西北入淮河的三大支流形狀也像大十字,因此,後人稱這條江為“十字江”。 十字江發源於城陽城西北的查山東北麓,全長四五十里,下游流經跑馬嶺西北入淮河。 十字江發源於城陽西北的查山東北麓,全長四五十里,下游流經跑馬嶺西北入淮河。

十字江簡介

十字江有十條支流匯合而成,下游環繞城陽城太子城西北入淮河的三大支流形狀也像大十字,因此,後人稱這條江為“十字江”。十字江發源於城陽城西北的查山東北麓,全長四五十里,下游流經跑馬嶺西北入淮河。十字江是城陽內城、外城和太子城西北面的天然護城河,原來江邊還建有十字巷,為水、陸碼頭,可以想像古時候這裡車水馬龍四通八達的繁榮景象。

十字江的傳說

傳說黃帝有個兒子住在“江水”,西周春秋時城陽城東還有一小諸侯國“江國”。當地老百姓習慣把纏繞江國的這條河流叫“江”, 這條“江”有十條支流匯合而成,下游環繞城陽城、太子城西北入淮河的三大支流形狀也象大十字,因此,後人稱這條江為十字江。十字江發源於城陽西北的查山東北麓,全長四五十里,下游流經跑馬嶺西北入淮河。
傳說很久以前,城陽城西從南到北有一條十里長的山嶺,有一條土龍靜臥下面。有一天,人們突然發現穿過龍山腰部的河床抬高了,上游積蓄有江水淹沒農田,下游的缺水導致乾旱。於是人們便組織起來挖土, 疏通河道。誰知頭一天擔起的土,第二天又漲起來了,周而復始。土仍舊擔不下去。正值大夥發愁之時,來了一位風水先生,在村莊四周看了看,說:“十字江原為一土龍,現快成形,它一直向北翻身,一直翻到明港出土,屆時,它翻身之地,特別是明港,將是一片汪洋。俗話說:‘不怕擔,不怕挑,就怕桐釘釘在腰’,只要釘上七個桐樹樁,就能大功告成。”於是,村民就按風水先生指定的位置在莊上釘了七個桐樹樁,當夜漲起的土自己就消下去了,十字江水也就暢流而下,村民又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如今,十字江兩岸仍是良田沃野、旱澇保收的魚米之鄉。十字江廟在日本侵入時被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