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宇令三首

《十六字令三首》為毛澤東於1934年到1935年所寫,三首小令皆以“山”開篇,故“山”字可視為詞題。

作品原文

十六宇令三首 

其一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作品注釋

離天三尺三:民謠成句。形容山高。

酣:盡情,痛快。

鍔:刀劍鋒刃。《莊子 ·說劍》:“天子之劍,以燕溪石城為鋒,齊岱為鍔。”

作品題解

《十六字令》又名《蒼梧謠》、《歸字謠》。單調,16字,四句,三平韻。

1934年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率領中央紅軍與中央機關人員共8.6萬餘人,從瑞金出發,被迫實行“長征”。毛澤東10月18日傍晚帶警衛員離開於都城,踏上征程,這一走,競走了整整一年!1935年10月19日,毛澤東隨部隊進駐吳起鎮(今陝西吳旗)。三天后,中共中央在此召開政治局會議,宣告長徵結束。十六字令三首,即寫長征由初期到後期整個過程中對“山”的感受。“山”的形象,經擬人化處理,有了生命的、政治的寓意。

作品鑑賞

三首小令皆以“山”開篇,故“山”字可視為詞題。

中國南方、西南方多山,是事實;這個多山的區域正是紅軍長征必由之路。經歷長征,即是經歷山對人的考驗。人在被考驗時,也加深了對山的理解。

第一首詞,突出山的巍峨高峻。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劈空一個“山”字,是在飛馬馳騁中的視覺形象。“未下鞍”,是對民謠“馬過要下鞍”的反用。強調紅軍戰士的戰鬥英姿。“驚回首”二句,極狀山之“高”;人又在山上,故實寫“人”之高。

第二首詞,突出山的磅礴氣勢。

“山,倒海翻江卷巨瀾”。是將靜態的山,加以動態化。山連山,如浪打浪,如此,群山連綿便形同大浪前奔。這是毛澤東的藝術發現。因為以“水”勢摹擬“山”勢情猶未盡,所以詩人復以乾軍萬馬比擬群山之勢。“奔騰急,萬馬戰猶酣”,是山的雄姿,也是紅軍雄姿!

第三首,突出山的挺拔堅固。

“山,刺破青天鍔未殘”。是“劍”的形象,是堅不可摧、銳不可擋的形象,是擎天柱的形象。故下句才有“天欲墮,賴以拄其間”的結論。這結論是一假設性比喻,用以形容1935年時的中國形勢極恰當。“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華野心日趨猖狂,中國的“天”,有下“墮”可能。蔣介石不積極抗日,卻積極反共,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務自然落在中國共產黨人肩上。有擎天柱,天不會塌;有中國共產黨,中國不會亡!

該篇是詠物詩。詠物而有寄託,其意也深,其志也宏。一曲“山”的頌歌,實為一曲中國共產黨的、中國工農紅軍的頌歌。又不是純然的頌美,身當大任的自信溢乎言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