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脈[中醫藥術語]

十二經脈[中醫藥術語]
十二經脈[中醫藥術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十二經脈,亦稱十二正經。是人體手、足三陰三陽十二條主要經脈的合稱。十二經脈是經絡理論的重要內容,是經絡系統的主要組成。包括: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

基本信息

概念

人體手、足三陰三陽十二條主要經脈的合稱。

解讀

十二經脈是人體內行血氣、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的主要功能承擔者。十二經脈全部內屬相應的髒或腑,並各有一條大絡伸出與相互表里之經相聯繫;十二經脈各有其相別出的正經即十二經別;十二經脈按循行在體表分布有十二皮部;十二經脈分別有其所屬的筋肉系統即十二經筋;十二經脈在人體內運行有其固有循路線及血氣流注方向、經脈銜接規律。以十二經脈為中心,人體內經絡成為一個“陰陽相貫,如環無端”,內屬臟腑、外連體表、溝通氣血、運行陰陽的網路系統。

十二經脈在人體以正中線為軸,左右各一條,呈對稱狀態分布;十二經脈各有其數目不同的腧穴。十二經脈按陰陽屬性分布於人體,四肢部陽經在外側,陰經在內側;太陰、陽明在前(外),少陰、太陽在後(內),厥陰、少陽在中。手足三陽經脈皆會於頭部,陽明在前,少陽在側,太陽在後。胸腹部分布著手足三陰經脈及足陽明經,腰背部為足太陽所過,側胸腹為足少陽所過。

中醫套用

十二經脈各屬於一定的臟腑,陰經屬髒而絡腑,陽經屬腑而絡髒,從而構成臟腑、陰陽、表里相互結合的聯絡關係。十二經之間,互相銜接,成為氣血流注的主要網狀通路。各經脈還在體表分布有一定的喻穴(穴位),這是臟腑氣血輸注出入之所。

中醫學從陰陽五行臟腑氣血的生理論述到診斷治療判斷預後的全部臨床實踐,尤其是直接與經絡學說有密切關聯的針灸學、推拿按摩、氣功養生等,均以十二經脈理論有著因果關聯。近年來關於經絡理論的探討、經絡實質的研究,“循經感傳”現象的描述,也多以十二經脈為著眼點。

十二經脈分類可按手足分為手三陰三陽經與足三陰三陽經,亦可按陰陽分為手足三陰與手足三陽經,其銜接順序及名稱為: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手太陰肺經。十二經脈按手足陰陽分類,其走向為:“手之三陰從髒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靈樞·逆順肥瘦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