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發展微觀機制研究

區域發展微觀機制研究

《區域發展微觀機制研究》是由保建雲編著,經濟科學出版社於2009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封面

書 名: 區域發展微觀機制研究

作 者:保建雲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4-1

ISBN: 9787505881167

開本: 16開

定價: 35.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在對相關概念進行界定和文獻綜述的基礎上,構建經濟學理論分析框架與模型,利用多國經驗證據,從理論解析、案例與實證分析角度研究區域發展的微觀機制問題。對生產要素區位與空間均衡、微觀經濟主體區位選擇與空間均衡、資源空間配置最佳化及空間配置均衡、區域經濟成長、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區域分工合作、區域經濟政策、區域發展差距與區域發展競爭的微觀機制進行分析論證。認為土地、勞動力、資本、知識四種生產要素的投入及其地域空間流動與配置是區域經濟運行的微觀起點;以企業為核心、包括家庭戶和經濟個人的微觀主體是區域經濟運行的基本經濟單元及最終推動者與承擔者;區域經濟運行效率提高與經濟結構最佳化,應以生產要素報酬率提高、微觀主體市場競爭力增強、微觀機制改進為前提;區域經濟發展的數量效應與結構效應主要表現在區域資源配置最佳化、區域經濟持續增長、區域產業結構合理化、區域分工合作及區域特色經濟形成等多個方面,受區域經濟政策的直接影響;區域發展差距越大,區域發展競爭越激烈,則地方政府推動地方保護的積極性越高,根本原因在於地區之間在產業市場競爭力方面存在著較大差距;提高生產要素平均報酬率、增強微觀主體的市場競爭力是欠發達區域開發成功的關鍵因素。本書共分10章。

第1章,首先對“區域發展”、“微觀主體”、“微觀基礎”及相關概念進行界定,揭示出它們之間的關係。從微觀角度對西方1826年以前的區域經濟思想、古典區位論、空間結構理論、現代西方區域經濟思想、馬克思區域經濟思想、我國學者對區域經濟問題的理論研究進行回顧,評價其理論貢獻,指出其中的缺陷、不足及可改進之處,為後續研究做準備。

第2章,在生產要素四分法的基礎上,利用相關經濟變數,分析土地、勞動力、資本和知識四種生產要素區位、空間流動與空間配置均衡的特徵與規律,認為生產要素投入及空間流動與配置正是生產要素區域屬性在產業配置與地理區位方面的表現。土地要素空間流動具有相對穩定性,依賴於其他生產要素空間流動;勞動力要素空間流動的制度約束較強;資本要素空間流動的區位選擇性與報酬率導向性明顯;知識要素空間流動具有周期性、創新性。受市場供給、需求與價格變動的衝擊,生產要素空間流動表現出均衡與非均衡變動。

第3章,研究了企業空間聚集與擴散的經濟激勵、農戶空間移動的土地要素約、居民戶空間移動的要素與產品市場條件、消費者地域運動的利潤平均化效應,認為微觀主體作為區域經濟運行的基本經濟單元、最終推動者和承擔者,決定著區域經濟運行的數量規模和結構特點。本章對同一區域不同時期微觀機制空間演變、不同區域微觀機制空間分異的經濟動因、不同區域間微觀經濟結構空間互動的地理區位效應進行分析,認為微觀主體平均收益率變動是導致微觀經濟結構空間演變的主要原因,微觀主體間分工合作收益形成與分配的空間非均衡演變是微觀經濟結構空間演變的經濟激勵基礎,微觀主體空間位移是影響不同區域微觀經濟結構間空間互動的關鍵因素,區域分化重組起因於微觀主體間空間分工合作的根本性調整。廠商、家庭、消費者作為區域經濟運行的最終推動者和承擔者,決定著區域經濟運行的規模與結構,經濟結構空間演變的基礎在於微觀主體間區域分工合作,以微觀主體平均利潤率變動的空間分異為前提。

第4章,在分析區域資源配置最佳化三種類型的基礎上,對區域資源空間配置最佳化程度與效率、區域資源優勢與資源開發優勢進行微觀分析,把區域資源空間配置最佳化分為總體最佳化、單個需求者最佳化、單一資源最佳化三種類型,認為區域資源優勢是價格優勢與數量優勢的綜合表現,資源開發優勢最終表現為微觀主體將資源轉化為最終產品與勞務時的成本優勢。區域生產力空間布局以微觀主體為基礎和最終落實者。本章還利用統計數據和相關文獻對我國東中西三大區域各省區市的資源空間配置進行實證分析,認為生產要素與微觀主體空間運動的制度和市場約束是導致資源空間配置低效、錯位的主要原因。

第5章,在區域經濟成長解釋的基礎上,分析了區域經濟成長對區域經濟運行的影響,對區域經濟成長的生產要素與微觀主體基礎進行研究,並對區域經濟成長量進行微觀分解,認為區域經濟成長的使用價值與價值構成,最終決定於微觀主體介入區域經濟活動時的生產要素空間投入及其貨幣化價值量,區域經濟成長量可以進行微觀分解。本章還利用統計數據對我國東中西三大區域各省區市的經濟成長進行微觀實證對比分析,認為我國區域經濟成長差異與波動的主要原因在於生產要素平均報酬率的區際分異與變動。

第6章,在從生產要素角度劃分區域產業的基礎上,對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生產要素與企業基礎進行了微觀分析,認為以企業為核心的微觀主體,既是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基本經濟單元,又是主要的推動者和承擔者,其目的在於提高邊際產業純產值較高的生產要素比重。此外,還利用統計資料對我國區域產業結構調整進行了微觀實證分析,認為我國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在生產要素、微觀主體的市場化。

第7章,分析了區域分工合作的生產要素和微觀主體基礎,重點研究了純粹生產經濟體系、純粹交換經濟體系、生產——交換經濟體系中企業內部區際分工合作的微觀機制,認為區域分工合作以生產要素空間組合配置為基礎,必須落實到微觀主體經濟活動,才能產生實際經濟效果。本章還利用統計資料對我國區域分工合作進行了微觀比較實證分析,認為生產要素與微觀主體由西部向東部運動和聚集是區域差距形成的主要微觀動因之一。

第8章,研究了區域經濟政策與微觀主體之間的價格、稅收、利率、匯率互動關係,分析了區域經濟政策制定與改進的微觀依據,提出相應的微觀評價標準,認為區域經濟政策必須落實到以企業為核心的微觀主體經濟活動,才能產生實際效果,價格、稅收、利率、匯率是二者之間互動關係的經濟信號和紐帶。

第9章,以中國區域非均衡發展與經濟轉型為背景,在文獻評析的基礎上利用面板數據(Panel Data)從理論和實證角度分析區域發展差距、地方保護主義與區域發展競爭的微觀機制問題。主要探討區域差距擴大對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效應。筆者發現:為了實現追趕目標、最大化地方就業與財稅利益、充分顯示官員政績。地方政府有進行地方保護的積極性;區域發展差距越大,地方保護的積極性越高,根本原因在於地區之間在產業市場競爭力方面存在著較大差距;如果本地市場上外地產品所占比重較高,本地區產品對外輸出量較小,則地方保護積極性較高,產出能力提高則會降低地方保護的積極性;只有縮小區域發展差距,才能從根本上消除地方保護主義產生的根源。本章從區域非均衡發展與大國經濟轉型角度構建了一個解釋區域差距、地方保護主義與市場一體化發展之間相關關係的理論框架,還提供了較強證據支持該理論解釋框架下的相關假說。

第10章,利用中國、韓國、日本、印度、美國、俄羅斯和歐盟國家的經驗證據,從案例與實證角度分析區域開發特別是欠發達區域、特殊類型區域、問題區域開發與發展中的微觀機制改進與重構問題。供給不足與需求制約是導致中國西部生產要素空間非均衡、低效率配置的主要原因,微觀主體轉移性、財產性、經營性收入過低與分配不均嚴重製約著中國西部區域經濟的發展,生產要素與微觀主體的市場化、產權明晰化和市場運行機制的形成是推進中國西部地區區域發展微觀機制改進與重構的方向。韓國的“新村建設”、廣域圈區域開發與西部開發,日本的全國國土綜合開發計畫、據點式區域開發模式、定居圈區域開發模式與北海道地區開發,印度的經濟特區開發與西北地區區域開發,在促進這些國家工業化與城市化發展的同時,最佳化了生產要素空間配置結構,為發達區域與欠發達區域均衡發展創造了條件。美國的西部地區開發、南部地區開發與田納西河流域開發,促進了美國巨觀國民經濟的增長與發展。俄羅斯的東部地區開發經歷了複雜的歷史進程,在經濟轉型背景下各個地區、各個聯邦主體之間的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性、區域發展差距有所擴大。歐盟在推進成員國區域一體化發展過程中,充分、靈活利用各種政策工具與手段,促進了各成員國、各經濟區域的協調、穩定與均衡發展。

作者簡介

保建雲,男,漢族,1970年生於雲南省陸良縣,經濟學博士(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經濟學副教授,國際政治系副主任,中國國際經濟關係學會理事,世界經濟專業與國際政治經濟學專業碩士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轉型與區域發展、國際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與國際政治經濟學。2001年畢業於四川大學經濟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南京大學商學院經濟學系理論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2003年進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從事國際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和國際政治經濟學的教學科研工作。2006年10月~2007年1月在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經濟學系做“國際經濟學與歐洲區域經濟一體化”項目的ErasmusMundus訪問學者。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教育部應急項目、中國人民大學亞洲基金項目與中國人民大學“985”自由探索項目等多項課題。已出版《國際區域合作的經濟學分析——理論模型與經驗證據》(2008)、《轉型經濟中的政府行為與發展模式選擇——中國經驗及其理論解釋》(2005)、《知識資本——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資本的開發、經營與管理》(1999)、《企業速度》(2000,與徐梅博士合著)、《會展經濟》(2000,與徐梅博士合著)五部學術著作。在《經濟學動態》、《財貿經濟》、《經濟評論》、《改革》、《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80餘篇。曾獲四川大學優秀博士生寶鋼教育獎(1999)、四川大學優秀博士生一等獎(2000)、南京大學優秀博士後獎(2002)、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科研成果院長獎(2006~2007學年)。

圖書目錄

導論

第1章 概念界定與文獻綜述

1.1 概念界定

1.2 文獻綜述

1.3 本章小結

第2章 生產要素區位、空間流動與空間配置均衡

2.1 生產要素區位、空間屬性及相關經濟變數

2.2 土地要素供給與勞動力要素空間流動及配置

2.3 資本與知識要素的空間流動與配置

2.4 生產要素空間流動與配置的均衡與非均衡:一個理論模型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廠商、家庭和消費者的區位選擇與空間均衡

3.1 廠商、家庭和消費者的區位選擇與空間流動

3.2 微觀機制空間演變

3.3 本章小結

第4章 資源空間配置最佳化及效率的微觀解釋:計量與均衡模型

4.1 經濟資源空間配置最佳化類型及計量:方法與指標

4.2 區域資源空間配置效率:一個均衡模型

4.3 區域資源優勢與資源開發優勢:一個理論解釋及微觀模型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區域經濟成長的微觀機制

5.1 經濟成長對區域經濟運行的影響

5.2 區域經濟成長的微觀基礎

5.3 區域經濟成長的微觀機制:變數分解、模型及解釋

5.4 區域經濟成長速度差異的微觀解釋:時間系列數據分析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微觀機制

6.1 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生產要素基礎

6.2 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生產要素基礎:封閉區域與開放區域.

6.3 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微觀機制:基於廠商行為的分析

6.4 區域產業結構演變的微觀解釋:截面數據比較分析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區域分工合作的微觀機制

7.1 區域內部分工合作的微觀機制

7.2 區際分工合作的微觀機制

7.3 企業內部區際分工合作的微觀機制:模型及理論解釋

7.4 本章小結

第8章 區域生產力空間布局與經濟政策的微觀分析

8.1 區域生產力空間布局的微觀基礎:目標與原則

8.2 區域生產力空間布局動力機制

8.3 區域經濟政策制定與評價的微觀依據

8.4 區域經濟政策的微觀分析:互動機制與影響效應

8.5 本章小結

第9章 區域發展差距與區域發展競爭的微觀機制:理論模型、假說及實證檢驗

9.1 引言

9.2 文獻回顧與評析

9.3 模型假設與模型描述

9.4 模型討論與理論假說

9.5 相關經濟變數的設定與測算

9.6 回歸方程與估計結果

9.7 地方影響效應分析及進一步的討論

9.8 評述性結論

9.9 本章小結

第10章 案例分析與實證研究:來自多國的經驗證據

附表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