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由來
建村於明代,因匡家老塋在此處,有看瑩的居住,立村後,名叫匡家莊村。清朝道光年間(1850年),標為匡家莊。因縣內重名,1980年9月,改為匡家嶺村。
政區人口
匡家嶺村位於膠州市南部,九龍鎮政府駐地北部,距離膠州市區5公里,距離鎮政府5.7公里,南與宋家塋村接壤,東面、北面與菩薩廟村、李家莊交界,西與柘溝村為鄰。全村面積800畝,其中耕地450畝。2005年,全村共有203戶,722人。
經濟狀況
建國前,村民生活極為貧困,少吃缺穿,無柴燒。匡家嶺村正處在丘陵地帶,十年九旱,少雨缺水,農作物沒有好收成,遇上好年景,糧食畝產100市斤。碰上旱災之年,顆粒無收。村民只能外出逃荒、要飯。新中國成立後,匡家嶺村以農業為主,興修水利,大搞農田基本水利建設。由村里投資15萬元挖大口井3個、水庫3座(每個水庫容量20萬立方水)。2004年糧食總產量達到400噸,單產500公斤。村民生活步步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有快速發展,到2004年全村有大小拖拉機9台、東方紅鏈軌車1台、農用汽車12輛、播種機2部、收割機2台、脫粒機3部,從耕種、收割到運輸、脫粒基本實現了現代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匡家嶺村經濟有了快速發展。1981年建立龍山鑄造廠,1996年改為青島正大鑄造有限公司。村裡有鍛打機械廠、機電維修廠、油坊、磨坊加工廠,全村個體私營企業已發展到46戶、建築隊、商店、飯店9家,翻砂廠有33家,年產值在50萬以上,有3家年產值在一千萬以上。全村建廠房50000平方米,並形成鑄造加工一條龍,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轉化農村勞動力200多人,村裡的勞力不夠用,雇用外村100多人。全村有大小運輸車輛35部,2005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500萬元,其中,工業產值4300萬元,農業收入200萬元。人均收入6000多元。
村莊建設
村投資60萬元整修街道、硬化路面, 2005年,鎮裡規劃了第二工業園,就在村西,與村裡的廠房連成一片。工業園裡新鋪了路面,與九城路相接,交通十分方便。
社會事業
村里在解放前沒有學校,於1953年建一處學校,三個教師。六十年代,成立了完全國小。2002年,學校合併到柘溝國小。全村戶戶拉上有線電視,村民家家喝上甘甜的自來水。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