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馬嶺村

養馬嶺村

養馬村是苦竹鄉余塘管理區的一個丘陵村,西與大河鎮聶閘村相鄰,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235戶,1006人,共產黨員33名,現有耕地面積718畝,山林面積1700畝,水面80餘畝。 苦竹有個養馬嶺。2015年12月22日14:30作者:曹錦軍。2015年12月20日,天降小雨。我撐著雨傘,挎著相機,隨著黃梅文化館《黃梅文藝》雜誌社採風團一起去苦竹養馬嶺採風。 2017年11月,養馬嶺村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

黃梅縣養馬村 黃梅縣養馬村
黃梅縣養馬嶺村 黃梅縣養馬嶺村

從湖北省黃梅縣縣城出發,沿著橫山公路,在苦竹鄉後山鋪村轉個彎直行,十來分鐘就到了人文底蘊厚重的養馬嶺村。

“岳家軍較撼山難,忠骨潯江倏已去。孤家楊柳向月上,石麟遙對臥匡山” 。清朝詩人梅雨田詠嘆的就是這裡。養馬嶺在古代又叫楊梅嶺,因岳家軍在這裡養過馬而改名養馬嶺。傳說中,北宋楊五郎也曾在這裡駐過軍,於是,易守難攻的五郎關就成為了當地人津津樂道的一處景觀。

養馬嶺村聶家灣的老樹坡下,岳飛三子岳震、五子岳霆在此長眠。拾級而上,大墓前有一塊石碑,刻有“大宋敕封朝奉大夫岳震、朝散大夫岳霆之墓”。古墓碑據說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被人抬回去砸碎,做了磨刀石。

南宋時,岳飛曾以長江為防線,率軍鎮守過五郎關,牛皋還在這裡養過馬,操練軍士。當年岳飛遇害後,岳震、岳霆就隱居於此,繁衍生息。站在老樹坡上俯瞰,村莊裡房屋錯落有致,乾淨的道路蜿蜒,古樹參天。走著,走著。耳旁響起了幾聲鳥鳴碎語,是那樣婉轉動聽。

我們這次採風團12人,最大年齡的是樂老師,他居然有88歲高齡,是黃梅一個文化陣地執著的堅守者,從他的身上,我們似乎讀懂:熱愛文學,沒有年齡大小的區別,只是有沒有認真投入?!

走到養馬嶺村委會門口,是該村的洪塘墩。沿塘硬化的道路,一塵不染的池塘,蔥蔥鬱郁的竹林,還有那石刻的牧童晚歸,以及福綠壽石刻,給人安寧祥和的感覺,

這幾年,該村在建設美麗鄉村,他們因地制宜,用天然的泉水連線到門口塘,用於生活用水。把過去的污水塘進行改造為乾淨的池塘。新修了橋樑,安裝了路燈,村容村貌都發生了大變化。如今這裡早不見了金戈鐵馬,鼓角爭鳴,惟有百姓安居樂業。

墩中有棵要三到四個人環抱的古楓,在樹腳下就是一口池塘,塘邊,有口古井,外面那么冷,可井水是熱的,還冒著熱氣,當地村民天天在這裡打水。這口井據說有幾百年。

忍不住蹲下來,雙手伸進井中,捧著帶有熱氣的水,喝了一口,好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