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秦、李兩姓自山西平陽府洪洞縣遷民與此,此地官道傍鄰,沃土水豐。因地處滑州老城門之北,滑縣老城,寨牆高壘。據《民國重修縣誌》載:明洪武七年(1375)年,廢白馬州,改為滑縣,始建土城。明朝嘉靖、崇禎和清朝乾隆、光緒年間,歷經四次重修,更土為磚城(1948年廢棄),1949年,縣政府從八里營遷住道口鎮,該城定為區駐地,1958年,人民公社時期,更名為“城關”。北關村,由此得名。
自然資源
耕地860畝
人口民族
全村人口1200人,全漢族,兩個村民小組,中共當員45名。姓氏有:李、秦、吳、朱、王、馮、申、唐、郭、魏、康、張、宋、陳十四個姓氏。
著名人物
李天俊: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設義學,貧民子弟不收學費,年近七十仍教書育人,其學生多有成才。開闢了北關歷史上首例義學私塾。
秦武烈:貢生,家境殷實,每逢災年,莊稼欠收,時常周恤鄰里,補貼傭人。乾隆五十四年(1788年),武烈出錢幫人贖回妻室,並留夫妻二人傭工餬口,豐年後,二人歸回家中,鄰里稱讚。
李長泰:光緒年間,任北關保正,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推舉為城北八村斷沙會會長,兼城北治安聯保保長。為人耿直,俠肝義膽,扶弱濟貧,不徇私情,廉潔奉公,後人傳頌。
秦發孟:字希之,光緒年間,任縣署司外委。
李紹芳:縣武生員,官職九品,監管全城商務。清朝鹹豐十一年(1861年),首創“聚盛祥”字號,知縣姚詩雅親筆題寫匾牌,成為北關歷史上第一家驢肉專賣商鋪。
秦新春:自幼勤奮好學,14歲時,其父秦永紹送他進城,在萬壽街劉家銀飾鋪當學徒。同治五年(1866年)自立門戶,籌建銀爐,經數年苦心經營,在光緒至民國初年成為滑縣及周邊區域最大的銀器製作批發基地,商界稱“銀爐秦”。
李堂然,滑縣大平調劇團團長。
李倒然:幼入私塾,精通醫道,善治瘡疾。
李新慶:中共黨員,1946年參軍,少尉軍銜,立功多次,1958年復員還鄉,鄉間從醫多年,醫德高尚,善治小兒麻痹症。
李祥然:小名凡妞,自幼習武,身強力壯,內功過人,長垣縣著名武師王奇現親傳弟子之一。
李國富:中共黨員,1986年入伍,1990年復原,2002年5月本村村委換屆,推選為村委委員至今,2008年被推選為村支部委員,在任其間,分管村財務,民調工作。
秦自軍:藝名子郡,中國美協會員,民俗畫家、民間藝人。擅長市井素彩水畫,畫以長卷聞名。捐本素墨長卷‘應詔員徒圖’、‘大運河’等長卷,畫界名家,爭相收藏。